酣畅淋漓!省厅一位年轻干部在河南大学演讲时说......
2016/11/19 基层干部参阅

    

     以只争朝夕的姿态迎接人生的盛夏

     ——在河南大学法学院的演讲

     (2016年11月19日)

     “只争朝夕”,出自于毛主席的《满江红》,“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盛夏”是说,虽然从时令上讲已是冬天,但从整个人生的角度看,青年时期,特别是大学期间,正值人生的盛夏。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三个设问:

     ——人生何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大学何为?说千道万,还是读书。

     ——读书何为?归根结底,就是做事。

     主要围绕为何要读书、怎么样读书,及读书做什么的话题,谈一些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一、人生何为?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自考入大学以来,至今十六载。以08年毕业为分界点,读书学习与上班工作,时间各占一半。成功的经验,就是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失败的教训,要么时间不对,要么事情不对。

     大学期间,对的事情,就是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求得真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把自己锻炼成才,为以后从事社会所需要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作以后,对的事情,就是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做好本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是选择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绝不浪费这最好的时间;还是选择昏昏噩噩、草率应付的心态,让这青春年华白白流走?这是每个青年必须严肃面对并认真回答的问题。

     我们通过列举几个事例或现象,来进一步说明,无悔的人生,必然是在每个阶段干好属于这个阶段的事情。

     1激进与保守

     西方政治谚语:年轻却不激进,没心;老了却不保守,没脑。三十岁的人不进取,六十岁的人不守成,这个民族就没什么希望。

     90后的刘媛媛在《年轻人能为世界做点什么》演讲中大声疾呼:“我们不是来适应社会的,而是来改变社会的。”对青年人来说,重要的是创新,是前进,是改变;老年人要的是稳重,是把握住航行的方向,是懂得要时不时地停下来反思和休整。

     2儿童与成年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等规定。

     当前社会已形成共识,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不提倡、不宣传、不鼓励,避免盲目模仿。道理非常简单,他们本身就是社会应予优先特殊保护的对象。

     儿童的天职就是玩,没别的事,如果让儿童去救国,那有点荒唐。首先在大人方面是失职,没有把国家治理好,让儿童来救国;而对儿童来说,这也不是他的事。这是儿童和成人所承担的责任有所区别。

     3春夏与秋冬

     钱理群先生在《漫谈大学之大》演讲中指出:

     一个人的成长应顺其自然。人的生命就像自然的四季:小学和中学是人生的春天;大学是人生的夏天,即盛夏季节;毕业后到中年是人生的秋天;到了老年就是人生的冬天。人生的季节跟自然的季节一样,春天该做春天的事,夏天该做夏天的事。

     自然季节不能颠倒,人生季节同样不能颠倒。

    

     4少年老成与少不更事

     著名翻译家和作家李霁野先生在《试谈人生》的演讲中提出,一个人应当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生活。

     少年时,要避免早熟,不要“少年老成”,不要将小孩子看成或变作小老头。青年时,要避免早衰,要朝气蓬勃、“少不更事”,不要暮气沉沉,把什么事情都看透了。老年时,要避免早死,也就是精神的死亡,不要变成排斥新事物和新思想的老顽固。

     童年乃至少年时期如何,我们自己无从掌握,也没有能力支配,并且都已经过去,遗憾和后悔无济于事。但青年以后的生活,主要操控在自己手中。是打算把自己镀造成金的、铜的?还是铁的?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和努力。

     5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有一篇《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1941年1月31日)。在信中毛主席谆谆教诲:“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从怎样更有利于青年接受教育的角度看,两种文化知识在适当时机可以倒置的观点是有科学依据的。青年人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较强,记忆力也较好,这时更适合学习一些自然科学;待其思想较为成熟后,摈弃了先前的幼稚看法,也增加了对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免疫力,再来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避免误入歧途的危险。

     6高中与大学

     目前的高考还是择优录取的选拔性考试,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了考上更好的大学,目的性非常强,可供学生个体发挥独立性的地方很少。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学习,时机并不成熟。

     考上大学后,一切从头开始。不论成绩高低、环境优劣,每个人几乎又重新走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再加上大学毕业是取得证书的资格性考试,成绩和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尺。

     这就使大学期间,同学们获得了前所未有、此后也不可能再有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机会。大学期间最应该做的,就是通过不断地读书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和素质,塑造健全人格。

     我们不可能指望,在课堂上掌握的某一具体专业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直接予以运用,甚至一一对号入座。实在地说,天底下并没有可以套用的现成理论。

     我们所能得到的,仅是通过各种知识的汇合而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这就是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它让我们明白该怎样看待自己、人生和社会,又该怎么做人、做事。

     《红楼梦》中有两句话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的体会是,若要做到“人情练达”,前提必须要“洞明世事”,很大程度上,这得靠我们在学校学来的本事。

    

     二、大学何为?

     ——说千道万,还是读书!

     关于读书,名家大师们讲得很多。此刻,只谈谈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从提升综合能力和人格素养的角度,而不是从做学问、搞研究的角度,怎么样才算是会读书呢?归纳起来,就是做到“八要”。

     1要打破藩篱

     就是要合理调配好教材与专著、专与博、法学与其他社会学科之间的关系。

     攻读社会科学,不要受专业的限制,要敢于打破专业藩篱。“法之理在法外”。法学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学习法律的人,如果对法律之外的知识所知甚少,那不仅是他自己的悲哀,更将是整个社会的不幸。

     对于法学职业人来说,“专”是本职,“博”是基础。对一些基本法律,要精通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主要精神;但绝不能将自己的知识视野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是应当广泛地猎取诸如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将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要提一下历史。历史是过往经验的总结。读史可以明智,可以知兴替、鉴得失。从事社会实践,固然可以获取一些直接经验,但更多的,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间接经验,读历史就是最好的途经。

     2要多读经典

     就是要注意调配好经典与普及性、知识性书籍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越是繁忙,时间精力越是有限,读经典越是有其必要性;在经典与普及性、知识性的书籍之间,有一个层次关系,而我们的阅读,也就相应地有一个阶段转换。

     经典与普及性读物,各有其价值所在。普及性读物当然需要读,至少可以获得先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这就是效果。一旦获得了相关知识,就应适时地选择一些经典来读,否则只能停留在“知道”和“了解”的层次,无法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甚至不能“知其所以然”。

     关于经典与普通读物的区别,打个比方,如果要读朱元璋、张居正、李鸿章等人,在开始时,可以到网上或书店找一些相关的材料或书籍来读,但如果要深入研究,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吴晗的《朱元璋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这几本书就绕不过去;并且只有当你已经读了一些普及性、知识性读物之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名著的伟大和不同凡响之处。

     取法乎上,仅得为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我们在大量地阅读了经典之后,不但不会贬低普及性、知识性读物的价值,反而会获得一种平常心,会更加认识到它们各自的价值所在,真正做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

     需要说明的是,读经典,不是局限在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实则读书无古今之别,无中外之分,甚至无所谓有用无用,关键在于能够融会贯通,不要人为地给自己设定圈子。莎士比亚的悲剧、曹雪芹的《红楼梦》,马克思的《资本论》、康德的“三大批判”,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荷兰人高罗佩的《大唐狄公案》,都可以进行严肃认真地阅读。

     3要多读原典

     就是要注意调配原典与解读性、评论性书籍之间的关系。

     原典,与经典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能完全划等号,二者的参照物有所不同。经典对应的是普及性、知识性读物,而原典对应的是解读性、评论性作品。金克木先生认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

     读书应以读原典为主,要多读那些经常被人提及和被解读的书,多读那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而不要只读或者少读那些解读或评论别人著作的书。延伸一下就是,要多读纸质的、有系统的书籍和著作,少看微信文章,少喝“心灵鸡汤”。

     在著书创作方面,顾炎武有“采铜于山”和“废铜铸钱”的比喻。来新夏先生也有“挑水倒水”的解说。“挑水者,用桶从源源不断的河里挑水,用完再挑,水无穷尽;倒水者,则由别人从河里挑来的水桶中倒水,虽云轻而易举,但倒水时洒一些,势所难免,一如资料之一转再转而走样。一旦别人之桶空,则不知别人桶中之水从何而来,只能‘望桶兴叹’。”

     读经典,是古今中外都适用,但读原典,对多数人来说,则更适用于读中国书,特别是历史古籍、国学原典。诸如“四书”、《史记》《资治通鉴》、唐诗宋词,要尽量读原典,自己去领悟体会。只有在遇到不解的地方,才想着去读一读注解,不要只读或一开始就读现代人翻译的白话文。

     与其读《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不如自己用心把《论语》、《三国志》等书好好读一读,哪怕是只有一点的心得,也是自己的切身体会,其现实意义,恐怕要比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多得多。

    

     4要抓住时机

     就是要合理调配好听课与自学、社交与读书之间的关系。

     大学期间,虽然时间宽裕,但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还是有一些必要的事务需要处理,有一些社交应酬场合。提倡读书学习,不是要我们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因此,就要合理调配利用好时间,既要在课堂上学,更要充分利用好各类知识讲座、图书馆的资源。大学的图书馆就是一座知识的宝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天认真听课的学生,未必就是合格的大学生,但每天都能坚持走进图书馆的学生,一定会是个合格的大学生。

     另外,真正读一些大部头的书,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下大力气,用“猛火煮”。否则,像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类的书,若是以每天只能读几页的速度,多长时间才能看得完呢?

     5要注重方法

     读书靠领悟,也是有方法的。这里的方法毋宁说是态度,因读书无他法,只管读便是法。(《朱子读书法》)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每读书仅观其大略”。南宋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唯知入知出,乃尽读书之法也。”曾国藩说:“读新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甚至马克思的“没有量的累积,谈何质的提高”,都可以用来作读书的态度。

     比如阅读速度的快慢问题。“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不过是骗人的谎话。“快”是由“慢”打基础的,一开始读书,不可能是“快枪手”,要先慢而后快。

     一方面,只有一定量的积累之后才会有质的提高。由于知识之间的相互继承,在阅读了大量的著作之后,对于某方面的知识,基本层面上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不管哪本书,只要涉及到这个主题,许多知识就是已经掌握了的,阅读起来就比较容易,在外人看来也就显得快了。

     另一方面,古语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套用到读书上,是由读难懂的书到读易懂的书,速度相对较快,就是由经典、原典,到读普及性、评论性的书籍,是相对简单的。如果你读了康德、黑格尔的哲学,再去读其他哲学著作,或许就会容易一些。

     因此,时不时地读一些看似费时费力、晦涩难懂的著作,也是提高阅读速度的一个方法。

     6要勤动笔墨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坚持做笔记,多尝试写写小文章。一些名家大家和会读书的人,往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看毛主席读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到处都是批语、评论、标注,就是这个道理。

     朱光潜有一篇名为《如何把“死”的知识变“活”》的文章,其中说道:“知识要借写作才能明确化,思想要借写作才能谨严化,知识和思想都要借写作才能系统化、有机化。”

     爱读书的人常有个感觉,一些书,刚读过时颇有些心得,如不能随手作些笔记、札记或文章,日子一过,这些心得就会不知不觉地消逝。有些书,看书名是读过的,但若说里面的内容,就含糊其辞了;再问当时读它的感受,就只能“顾左右而言他”了。这都是不做笔记的遗憾。

     相反,由想法诉诸于文字的过程,既是需要作出更多努力的过程,你得查找资料,在下笔写一句话之前,可能要搜罗数十甚至千把字的资料才行;这也是使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需要经过大脑不断进行思考,对先前的一些想法进行修正,并不断完善,有时一些想法只有在形成文字后才能有所完善。

    

     7要独立思考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容易得到的东西,失去它也就容易,知识更是如此。曾国藩有言:“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大意是说:不深思就不能掌握道理,不经过深思而得到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也容易失掉。

     独立自主的思考,不鹦鹉学舌、亦步亦趋,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特别是微信、互联网时代,各种谣言、谣传满天飞,到处是伪知识、片面极端言论,独立思考、辨别真伪、自主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批判的精神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具备。真知识是必须在认真严肃地阅读大量经典著作之后,才能确定属于自己的。谁都不可能瞬间就获得独立的思考能力、批判的精神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无非是阅读的过程中多动一点脑筋,逐渐地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8要持之以恒

     曾国藩在《与诸弟书》中写道:“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有志,是要立常志;有识,则更主要是一种学习和实践后的成果、效果;唯有恒心,是自己必须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也是最紧要的。

     谁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读书更是如此。相信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定能有所收获。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势理必然。据称,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60多年里,钱钟书先生不间断地记笔记,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000多页,装在铁箱、木箱、纸箱、麻袋、甚至枕套里。

     这该是一幅怎样壮观的场景!背后承载了多少艰辛的付出!

    

     三、读书何为?

     ——归根结底,就是做事!

     大学期间,除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还要学会做事。我们学习思考的目的,归结到最终,还是要做事。

     1用心做事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心去做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凡职业无论大小,官阶无论高卑,若不能立志,虽做皇帝,做总统,亦无事可做;若能立志,则虽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并且,还对“大事”下了一个确切的定义:“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

     他对青年学生们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我贡献诸君的,就是要诸君立志,要有国民的大志气,专心做一件事,帮助国家变成富强。”

     梁启超先生也有类似的观念。他于《1923年11月5日致思顺书》写道:“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任公教育子女的成功,举世共睹。

     新津春子,因为最会打扫卫生,被封为日本“国宝级匠人”。面积76万平方米的“东京羽田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干净的机场”。春子从来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么了不起,而总是谦恭地说道:“我只是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好好招待客人,用尽心思让他们感受到‘理所当然的日常环境’。”

     2敢于担当

     “大事难事看担当”。遇到困难挫折要迎难而上、敢于担当。

     北宋中叶,内忧外患频仍,士大夫群体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揣着明白装糊涂,唯有王安石挺身而出,变法革新,成就大有为的事业。

     南宋初建,赵构只想偏安一隅,苟延残喘,但岳飞的目标从来都是收复中原、直捣黄龙,他心中所想的是中土万千的生灵。

     面对土木堡之变造成的灭顶之灾,满朝文武谁不清楚局势已然危如累卵,但只有于谦力挽狂澜,使得整个局面转危为安。

     张居正公忠体国、呕心沥血,即便得罪天下人,也要致力于再造大明中兴。

     至于文天祥,在宋元之战胜负已定、朝廷征兵无人响应的情况下,起兵勤王,以身赴难,岂非“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担当?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面对困难,敢于不顾非议,挺身而出,毅然担当起自身甚至是整个阶级、民族所担负的职责。他们都是实干家,把毕生所学完全地奉献给了国家、民族。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平常多读一读这些人物,心中所想的是大格局、大人生、大事业,多多少少会感染自己一些。男儿生长于天地间,总须有一番抱负立于心头,视野不可局限一隅,格局亦不可局限一处。

     3知行合一

     空言无益,不如付诸于实行,崇尚实干、注重实践。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所谓“做事”,就是读书,或者主要是读书,而不是其他。真知即行。

     现在许多人将读书和做事对立起来,以为读书仅仅是获得知识,做事才是真正实行,却不知读书也是实行的一种,读书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都是一件必须下定决心脚踏实地去做的实事。

     开始读书便是开始去做一件事了。只说读书好,感觉哪本书很值得读,但就是不老老实实去读,等于白说。若要着实去做事,且把读书这件事做好。

     当然,在已然从事具体工作之后,读书应“不碍于办事”,应当在办事之闲暇时挤出时间用来读书,不宜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因读书而误了工作。

     最后,赠送大家一段话共勉,作为此次演讲的结语。

     这是八年前毕业时写给同学的赠言: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我们总是在哀叹过去和梦想未来之间遗失了现在,使现在成为过去,再接着梦想未来。而一个人真正拥有的却只有现在,时间唯一能从他那里夺去的也只是现在。让我们把现在的每一秒都视为生命的最后时刻来度过吧!

    

    子聿专栏省厅一位年轻干部在机关青年论坛上的发言

     民族复兴需要尚武的精神底蕴

     从张居正人生沉浮看改革之艰(深度好文)

     壮志未酬身已殁,千年一叹王安石(深度好文)

     于谦:不懂圆滑是我最大的缺陷,但血不曾冷,风孰与高!

     看两千年前霍光如何将公务员做到极致:两立一废再造汉室

     狄青:为何战功赫赫却忧惧而死

     名将岳飞的另一面:弦断有谁听

     词坛盟主辛弃疾:千军万马之中取人首级,犹如探囊取物

     诸葛亮的政治人生:遭关羽嫉妒、被李严劝进称王.....

     特稿│圣之狂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阳明六谈之一)

     特稿 | 行动圣哲:知行合一书生立军功(阳明六谈之二)

     特稿 | 权变意识:博学忠厚却用兵诡异(阳明六谈之三)

     特稿 | 传道精神:何谓身之主宰便是心(阳明六谈之四)

     特稿│现代气息:人人胸中各有个圣人(阳明六谈之五)

     特稿│驿路心灯:国人内心的道德法则(阳明六谈之六)

     G20习主席提出“弄潮儿向涛头立”,青年人该怎么做?

     随笔:从苏格拉底“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说起......

     与友书 | 我们该以怎样的姿势读书?

     一文教会你如何交友!做人!惜时!读书!(心浮气躁者慎入!)

     声明:

     1、原创文章欢迎个人用户转载分享;微信公众号若转载,请联系后台或作者取得授权,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欢迎合作及投稿,合作请加微信(hnzsck99)或qq(2646884327),投稿请发邮箱2646884327@qq.com,一经采用,送精美礼品一份。

    

     基层干部参阅

     立足基层,放眼全国。

     读懂体制,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搜索“hnzsck”加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基层干部参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