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年招那么多公务员,基层还是很缺人?
2017/1/9 基层干部参阅

    

     来源:南说北讲,作者:神棍猫

     所谓的基层人手不足,其实只是表象,问题的本质是由很多元素构成的,包括但不限于:人员偏少、干活的人少、工作效率低下、为民办事能力不足、官僚风气严重、形式主义严重等等。说白了,这是综合症、并发症。

     一、基层工作人员确实不足

     大家不要吐槽我国公务员人员过多,其实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明显感觉基层人员非常缺。

     举个例子:

     给农民办社保,一个小镇就算2万人,需要办理社保的按1万人算,工作量就有多少?登记信息、审核材料、整理材料、上报材料,错了再修改信息。如果真有在乡镇工作的人就知道,好多农民连自己身份证号都不知道,名字写不清楚,更不要提那些反感这项福利政策想省点现钱不愿意办社保的了。

     再举个例子:

     大家非常关注的低保。大家都知道,低保是有很多限制条件的,比如说家里不能有新房有车,甚至不能饲养观赏性宠物。而这些信息只能基层工作人员到一线核实。

     但农村呢,有几个特点,村干部和村民都是本村人,一般不爱得罪人,另外大家平时都各有各的事,不能天天看着他人生活,所以对其他人具体的信息也没法完全知晓,还有一些人会故意隐瞒信息。

     所以很多时候乡镇工作人员就得来挡住了,但一个乡镇当中,专职负责办理低保的民政办就几个人,面对一个2万人的镇,可能一个个走访、一个个深入核实信息吗?当然不可能。

     在我眼里,我国的行政体制是典型的“上大下小”,上级层级太多、人数过剩。比如设区市这一级就为很多人诟病,不少人认为设区市完全没有必要存在。还有很多部门的设置纯属多余。

     二、基层工作人员干活的少

     这一点有很多答主已经回答过了,说得非常具体。我只简单地一笔带过。乡镇里的人员格局往往非常有意思,最有冲劲的是两位主官,其次是有发展潜力的副职(通常不多),再次是比较有责任心的副职、普通年轻人和站办所工作人员,其余的都是混日子。

     我们也经常看到整天无所事事的副职和站长所长,还有得过且过的年轻科员。大概比例就是一半干活一半不干活,一半干活里的人呢,又有一半工作责任心不会很强,大多数人在过了35岁之后,如果没能提拔,就消极怠工了。

     三、工作量大

     说到这个,很多人就要吐槽了:你们工作量大个JB啊?天天看你们在那喝茶啊!老子办点事跑了好几趟啊!工作人员都在聊天啊!

     说到这个,我得详细解释一下。实际上乡镇工作很多东西群众是看不到的,比如检查某一块田是否农田改造,如果项目能下来群众还会觉得做了实事,如果乡镇主动争取了却没有争取到呢?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就是无用功了,群众就会认为乡镇屁都没干。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想只有公务员才会明白。所有公共部门的工作都分成对外和对内。

     所谓对外,就为管理公共事务,或称为民服务,这些事是对老百姓有直接意义的并且能直接看到的。所谓对内,就是内部的组织、管理、协调,这方面老百姓是看不到的,或者看到了也觉得毫无意义。

     事情的关键就在于对内工作。

     任何组织都要有适当的对内工作,但毫无疑问我国的对内工作太他妈多了,比例高得惊人。

     这些对内工作包括:平时的会议、总结、报告、检查、考评、考核等等。

     这类工作比例有多高?

     以我为例。我去年刚上任,平均一周接待一批检查,有的检查领导就只来个15分钟就走了,随意地说句“不错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些事情老百姓当然不会知道,也觉得没意义,但占据了我们的大量精力和时间,精力可能比时间更宝贵。为了应付一次检查,我要提前找人交待事项,准备材料,打扫卫生,拉好横幅,并且站在路口,为领导开车门,面带微笑说“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然后开始解说。

     你们以为这很轻松么?

     一开始不适应,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一套程序走完,人像泄了气的皮球。根本没有精力再做其他事情。

     特别是有的领导来还爱摆架子,净说些废话官话,挑些无关痛痒的小毛病批评,有的更搞笑,明明什么都不懂,就说我们卫生没搞干净、烟灰缸里有烟头什么的。懂点行的人都知道,以农村的条件,要做到办公楼一尘不染那是有多难,一夜之间勤劳的蜘蛛就能结张网。

     有些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经常接受检查,简直不胜其烦。有钱的地方还好办,多请几个保洁员就是了,没钱的只好自己动手。

     至于考评什么更不用说了,一堆一堆的材料,有的还只能平时准备。比如要留工作照,要留会议照,要留领导照,要留工作记录,光这些细细碎碎的东西,就能折腾个半条命。经常为了一个材料,就要来回数次改动,这些改动到底产生了哪些实质性影响呢?谁也不知道。

     应当说,这类多余、无意义的检查指导、还有各种考评占据的时间比例过高,甚至高过了公共事务管理的比例,老百姓自然会觉得公务员不干事,公务员则觉得自己忙死了,加上办具体事务的兵往往身兼数职,觉得人手不够是自然。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公务员应付检查考评的时间多了,为民办事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而我个人倾向于少搞些材料,多做点实事。

     另外,一个基层工作人员很可能身兼数职,一个职位就要面对上面十几个科室,忙起来,可能一天2、3份报表,这些就够忙的了。

     在这里顺便吐槽一下一些单位的所谓“创新”。很多所谓的创新在我眼里就是无(Ji)用(Ba),对,我就是这么粗鲁。为什么?这些创新的立足点是领导为了引起上一级领导的关注,而不是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做事,完全不考虑可行性、实效性。尤其那些没到过基层一线的人,更会想出一些乱七八糟的创新来。

     有的纯属自己给自己找事做,刷存在感,有的纯属在纸上创新,把实务工作换个词,有的纯属说是制度创新,其实就是多写几份报告。简而言之,至少我看到的所谓创新,瞎折腾居多。

    

     四、工作效率低下

     乡镇工作的效率其实非常低。原因很多。

     首先,乡镇街道这一级的工作人员其实相当有意思:从某些方面看,副职像外勤、科员像内勤,站办所也是领导像外勤、办事人员像内勤。一般情况下,对外沟通、协调、组织的是领导,副职们大多经常跑来跑去,一会跑县里,一会跑村里,内勤往往负责具体事务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手上没有权),一有业务上的难题就要问领导,碰上困难了,问领导,领导再去找其他部门的头沟通协调。这种模式效率往往不高,而且会显得官僚。

     其次,乡镇本身没有执法权,没有审批权,只有办事权(就是干活的命)。一有事还是得找其他单位来。这种沟通协调占据了很多时间精力。我当年当村第一书记,为了一个项目,跑了好几个部门,来回跑,材料印了有一箱,问完科长问副局长,问完副局长问局长,问完局长问书记镇长,还得问村干部,最关键的还有村民。这特么效率能高吗?所幸这个项目所涉及的单位我都熟,也都乐意配合我工作,镇里领导更是有力支持,但就是这样,这个项目仍然跑了近两年。

     第三,是乡镇基层工作人员时间的严重碎片化。

     乡镇交通通常不比城里,而且比较远。

     比如我工作过的两个乡镇,从城里到镇的时间大概都要一个小时,尤其现在这个,交通很糟糕,大巴还经常不准时,其他人的车也不一定刚好顺路,如果运气足够不好,班车足够任性,我去一趟得用2小时。

     在穷点的地方,办事人员是没有车可用的,经常要搭便车或坐班车。加上现在各种官僚主义,经常为了一点小事,比如说材料上少盖了个章,填错了一个数字,就要跑一趟,时间被严重浪费了。

     城里开会也经常让人纠结。

     乡镇人员通常周一上午从城里到镇里上班,有时县里安排周二上午开会,这个就麻烦了:周一上午刚到,办公半天,下午还得赶一小时回去,某些交通不便的地方最后一班车往往只到4点半,再考虑任性的班车,所以得提前等车,于是最多4点就要留意车了。基本上一个下午也干不了什么活。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的选择就是周一不去上班,周二开完会再说。有时安排周四上午开会呢,也尴尬。下午坐一小时刚到,办点小事,刚热身,周五上午就到了,下午又该回家了。

     这还不是最纠结的。

     最纠结的是领导来检查指导工作,9点到、11点走,8点之前基本上其他工作也不要开展了,11点之后收拾一下东西,基本上也干不了什么活了。领导来呢,有的就纯粹来说几句废话,然后走了。我就见过一位领导来,开了半天会,只说了一句:很好,这项工作很好。然后这项工作也没有什么新支持力度。

     此外,由于工作人员经常身兼数职,各种工作打架也是常有的事。这边正要帮老百姓解决个问题呢,那边领导来检查了。妈蛋这还办个什么事?

     还有一点,乡镇副职经常要往上面跑各个单位,要么要钱,要么要项目,所以经常不在岗。有人要说了,为什么不能通过电话沟通?为什么不能让科员跑?通过电话沟通不是完全不行,其实已经这样做了,但很多事还是要当面问,否则搞不清楚。而科员去呢,很多单位的人会认为不够尊重他们,而且科员掌握的信息和权力也不足够办好这些事。

     五、其实不光是乡镇缺人,任何单位都缺人

     县级单位缺人干活,就会从乡镇抽人,或借用或调动,市级单位从县抽,如此循环。而乡镇的工作条件差、晋升空间小,理所当然地留不住人。要说起来,大多数单位都有那么几个老板凳,一辈子升不了官,工作积极性低得跟什么一样。

     六、部分工作占用了大量人力、时间和资源

     没错,你们猜对了,我首先要说的就是信访人员。很多人还以为如今上访的都是有冤有难有苦的人,实际上如今的信访充斥着大量无理访、重复访,有的称之为混账都不为过。

     而正是这些人,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我们经常能在新闻中看到,某某地有一群众,因什么什么问题天天上访,经乡镇、村工作人员,甚至县委书记、县长走访上百次,历时经年,终于感动了他,另外再给予什么什么补助,他终于不再上访了,还说“还是政府好!”这类话。

     这特么的不是瞎扯淡么?

     从上到下那么多人围着一个不通情理的人转,还要补钱,用那么多时间,才搞定一个事,这不是对其他群众的不负责任吗?花在一个人身上的公共资源多了,花在其他人身上的公共资源就少了。要是其诉求有理还好,问题是大多数这类诉求都是无理,说来说去不外乎钱和折腾的事。

     也有相对正当的。比如要改造一片农田,涉及100户人,99户人都同意了,但一户不同意,原因是他认为他的田不需要改造,而且其田就在关键位置,不能动。如果他不同意,其他人的田也动不了。这时候就要反复做工作。如果各位真碰上这种事,心里一定会非常想骂人。表面上,尊重他一个人的权利,事实上他也损害了其他人的权利。很多乡镇干部花了不少时间在这种磨嘴皮子的事上。

     最后,就是一些上级单位不切实际的工作指标。不要认为如今的政府考核有多科学,因为方法极其简单粗暴——下指标。中央下给省,省下给市,市下给县,县下给镇,镇下给村。村里有时实在完不成,镇里只好帮忙造假。

     你们以为各项指标有什么可行性的科学预估吗?

     当然没有!

     基本全是一群没有基层经验的人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这些事我真不忍心举例,因为想当年我在机关的时候,也做过拍脑袋的决定,虽一小科员,想想也给全县乡镇造成了不少无效的工作量。想想真是罪过。

     但说句实在的,要政府使用“奥卡姆剃刀”将无效的工作刮去,可能性约为0。

     说了很多,这些货并不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或者从外国刊物上能看到的,从政府各种报告、调研文章中更看不到——谁特么敢在领导面前说这些?找屎差不多。

     这就是现实,最一线的真实。我也毫不怀疑我的这些东西给基层干部看了,他们会说这是真的。我也认为,基层人少事多效率低的现象将长期存在,这些情况的改变也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靠聘用制、考评机制、所谓制度完善能改变的。

     注:微信群已满,你可以加参阅君的微信(hnzsck99),帮你拖入交流群。

     大家都在看

     乡镇精准扶贫的困惑与反思

     乡镇干部2017年十大心愿!

     80后公务员别不服,你正在慢慢变成“老干部”!

     白岩松: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一定是它走下坡路的时候

     忙的忙死! 闲的闲死!

     一文教会你如何交友!做人!惜时!读书!

     一公务员霸气辞职信: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一名基层干部的酸甜苦辣,真实到想哭!

     乡镇干部,你到底是弄啥哩?

     小王,交待给你的事,办完了就不能回个话么

     公务员队伍里的活死人

     我为什么选择留在体制内?(看完豁然开朗)

     省厅一位年轻干部在机关青年论坛上的发言

     公务员大郭和业务员小郭的奋斗十年,看哭无数人

     欢迎合作及投稿,合作请加微信(hnzsck99)或qq(2646884327),投稿请发邮箱2646884327@qq.com,一经采用,送精美礼品一份。

    

     基层干部参阅

     立足基层,放眼全国。

     读懂体制,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搜索“hnzsck”加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基层干部参阅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