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2017/3/10 护理界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下在固定的场所进行焚毁。

     针刺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的意外伤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1]。这种刺伤可能导致多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从而产生致命的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险的主要种类。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艾滋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而医院恰恰是这些传染病的集聚地。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其中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产生致命后果的同时还可造成受伤者严重而持久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预防和处理针刺伤,将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1 预防

     1.1 临床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职业感染的潜在危险极大,因此,医院应对工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以提高针刺伤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临床护士一些不安全行为,如回套针帽、分离针头等,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规范操作行为。

     1.2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调查显示,有一部分护理人员由于自身粗心、技术不熟练、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生针刺伤。所以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不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械,操作完毕及时做好收尾工作不随手乱放,手持无针套注射器或锐器行动时,不要将针头及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等。一定要规范技术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

     1.3 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 注射器使用后禁止对使用过的针头重新盖帽,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2];采用单手复帽技术或使用一种器械夹持住针头鞘帽以复帽盖住针头;避免用手分离针头;禁止运输未盖帽的针头,将针头遗留在床边或治疗盘内;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应该在一个清洁明亮的环境中进行;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他尖锐物品应立即丢弃至专用的锐器盒中,锐器盒应放在注射器使用处;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时必须有他人协助。

     1.4 建立针刺伤的报告制度 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定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制定使用锐器时安全操作的守则。

    

     2 处理

     2.1 护士在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反复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伤口用0.5%碘伏或70%酒精等消毒液浸泡或涂抹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对乙肝或丙肝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拉米呋定,并通知医院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2.2 当不慎被针刺伤时,护理人员应尽早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受伤护士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必要的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为医院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提供有效的资料。

     2.3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下在固定的场所进行焚毁。目前许多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再进一步分类处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2.4 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医护人员在针刺或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数据时,可定期进行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来源:山西焦煤古交矿区总医院 作者:尹素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护理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