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拯救生命的护士”
2021/1/23 21:51:38 护理界

    

     医生办公室里,病人的母亲看上去很憨厚,红肿的眼圈和来回紧张磨蹭的双手更加放大了她的不安。试想一番,正值壮年未婚的儿子突然间倒下,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精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谁能接受这个现实?

    

     在心内科岗位工作数年,这种场景见识很多,可我还是会被家属这种情绪感染,以为自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强对不良情绪的抵抗力,然而事实却总是背道而驰。高频次的接触着、感受着不同患者的痛苦、焦虑,作为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及时的调适,就会将这种负面的情绪投射到工作中。特别是作为经常接触患者的病区护士,对于病情好转的病人、康复的病人,需要微笑,需要正性的情绪引导。所以对于护士而言,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要用乐观的、积极的、正向的情绪去感染患者。

    

     护士长常常教导我们:没有同情心、同理心便不能做好护理工作。然而,每天都辗转于不同情绪的波动,对护理人员而言,就更加需要心理上的疏导。特别是护理职业表现出高危险、低认同等特征,护士须经受来自职业环境及社会关切话题等方面的影响,更容易出现共情疲劳,这不但会损害身心健康,且关联到我国护理职业的稳固和服务水准的提升[1]。医院都在强调“以人为本”,在护士采取自我疏导的同时,还需要管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正确实施压力管理和情绪疏导,使我们的工作压力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

    

     目前我国护士压力主要来源于5个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如认为护理职业地位低、经常倒班、工资待遇低、工作性质独立性欠缺需要依附医嘱等;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不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占用护士生活时间、工作强度大、护理技术性工作太少等;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方面,工作环境特殊,如拥挤、易发生职业暴露、所需仪器不足等;患者方面,病情重、变化快,护士担心出差错事故、患者及家属不理解护士且偏执地将一些痛苦性的护理操作怪罪于护士等;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2]。

    

     根据调查显示,84%的护士的共情疲劳处于中等风险水平[3]。全国有28%的医护人员有焦虑、烦躁感,12%的医护人员患有抑郁症。80%的医护人员有疲劳感、40%以上的医护人员缺少工作中的成就感。职业倦怠率高达54.71%。心理压力导致医护人员五高:高离婚率,尤其是护士;服用安眠药的比例高;过量抽烟的人数高;患慢性病,尤其是消化性疾病的人多;自杀率高。过多不确定的因素与压力,结合临床工作中与不良情绪的接触,护理人员的情绪与压力管理显得愈发紧急。

     对护士个人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进行调节。

     1

     认在临床沟通能力中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加成功经验的积累以及观察榜样和与自己相似的他人的成功等方法来提升自我效能[4]。

     2

     认通过正念冥想训练,减轻个体压力,加强情绪管理,进而提高个体心身调节能力,促进个体临床适应性,调节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抗压能力[5]。

     3

     重视自我护理意识,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建立成长型思维,控制可控因素,面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如意和不良刺激,要消除无益的情绪,告别消极和忧虑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和生活态度。

     4

     在提升普通情景下沟通能力的同时,完善特殊情景下沟通能力,比如:临终、癌症患者,老年痴呆患者、死亡患者家属的沟通等。

     5

     选择适当的减压方法,常用的自我减压方式包括倾听和转移注意力等,学会自我情绪发泄的合适途径。

     6

     同时建立亲人、朋友、同事等社会支持系统。

     其次,管理者更要认清形势,从宏观大局上把握方向,掌控护理队伍的工作状态,积极调整,激发护士精神面貌,积极引导护士情绪和压力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定于以下方面。

     1

     为激发护理人员热情,建立情绪减压站、激励机制,落实分层级别护理管理,优化工作环境,从上到下参与改善护理人文关怀。

     2

     落实叙事护理干预,提高护士对压力的应对能力和幸福感[6]。

     3

     确保适当的护理人员配置,确保员工的健康,增加护士职业获益感,提升护士满意度。

     4

     管理者应当认知到家庭对护士的两面性,建立护士创伤性保护机制和心理护理支持,缓解共情疲劳。

     5

     护理管理者增强与护士的沟通,耐心、开放式提问和倾听,以共情力量联系彼此应对。

     6

     应高度关注新护士的成长,制定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护士留职率。

     7

     打开沟通的渠道,确保护士的发言权,特别是对于一线的护士,他们了解护理过程中的困难,可以对此提出创新型的解决方法。

     8

     医院加大对护士的培养,提高护士待遇,提升护士成就感。

     不良情绪的刺激是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而护理行业因为职业特性情绪暴露的风险更高,而且,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进一步深化,对护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达到“六个满意”,成为了目前艰巨的任务。临床护士在管理者落实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将工作幸福感在日常中传递给每一位患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丰富了护理内涵。

     (赵妍何璐瑶田静)

     参考文献:

     [1]许珂,张森,任辉.临床护士心理弹性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12):858-863[2]周业红,王锐霞.影响护士压力的中介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07):95-98.[3]庄琳丽. 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20.[4]曾凯,卢惠娟,李铮,吴燕,李映兰.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7):29-31.[5]张晓娇. 正念减压疗法对护士职业获益感及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D].遵义医科大学,2020.[6]吴宾宾,雷雪贞,骆宏,封亚萍,邵赣琴.叙事护理对护士职业倦怠干预的影响[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50(08):677-679.

     来源:中卫护研院

    

    

     护士高薪选择

     护理管理师|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

     健康管理师 | 心理咨询师 | 高级营养师

     小儿推拿保健师|母乳指导|产后康复师

     小儿推拿师资班|哺乳顾问研修班中医康复技术

     医养结合管理师| 月子护士 | 口腔护士

     护士资格 | 初级护师 | 主管护师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学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护理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