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你扎针技术真好,昨天那个护士太差劲了!
2019/4/8 18:00:00一枚小护 护士笔记

    

    

    导语:静脉穿刺技术,是临床护士的基本功,也是最频繁的操作项目,更是病人对护士态度的基石。

     事例

     工作中,每次遇到病人跟我说:“你这个护士技术真好,一针见血还不疼,昨天那个护士可不行,扎了两针没扎上,还疼得要命,太差劲了。”我都要抽时间跟他多费一番口舌。

     “谢谢您对我的肯定。扎针也是要碰运气的,血管状态受很多因素影响的。首先是饮食,饮食充足血管更好扎,如果有空腹检查,十个小时没有进食,扎针就比较困难了;其次,血管受气温影响很大,你想想夏天血管比冬天明显得多吧,如果有外出检查或者天气比较冷,手温低,扎针就更困难了。”

     这时如果病人说“对了,我昨天是很长时间没有吃饭喝水呢。”或者“昨天我是去一楼检查刚回来,一楼真是冷呀。”

     我会继续说:“看来我今天真是走运了。碰上您血管状态好呢。”

     当病人对同事的技术表达不满时,不要急于沾沾自喜,一定要做出合理的解释,尽力给同事挽回颜面,最重要的是将患者的不满降低甚至消除,以免患者怨气淤积引发更大的护患矛盾。同时与当事同事沟通,尽量避免与此患者接触,不可避免地接触时也要注意对待其的态度一定要温和耐心。

     同事们都是有至少两年临床经验的“老手”,既然能给患者连续穿刺两次都失败,就说明患者的静脉情况不好,即使我第一天穿刺成功,也难保第二次穿刺不会失败。一定不能默认是同事技术不足,更不能托大,自认技术超群,以免日后“打脸”。

     遇到静脉情况确实不好的病人,一般我在穿刺前,就会向别人说明他的静脉情况,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并会说明穿刺会越来越难,以为可选择的静脉会越来越少。

     偶尔遇到一种尴尬的情况就是,同一个病房四个病人,一个同事连续失败三个,就不好用外在因素解释了,需要提高穿刺技术。

     (1)静脉评估,穿刺之前一定要扎好止血带,仔细评估静脉。静脉选择粗、直、弹性好、避开静脉瓣和关节处,尤其是应用血管刺激性药物患者,重点评估血管弹性。因为血管受损之后即使能够穿刺进血管,液体也不会顺畅,受损血管表现之一就是弹性极差,触之如树枝。

     (2)进针角度区别对待,血静脉粗直,直刺血管,见回血角度放低送针;静脉细瘪,5度角即可,见回血针头放平送针;静脉粗弹性差活动性高,左手拇指食指固定血管两端,绷紧摁牢,侧面直刺静脉。

     (3)进针长度,视与关节距离而定,距离关节远则可以多送,距离关节近则尽量少送。一次性头皮针如果进针长度实在太短,则可翻转头皮针,使针头斜面向下,可保证液体输注顺利。

     (4)回血不是“金标准”。护士万不能仅仅依靠有无回血来判断穿刺是否成功。很多情况下患者是没有回血的,除了回血还有落空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依据。为增加“回血率”,可将调节器调至墨菲氏滴管以下;血容量不足患者,可将针头连接抽吸生理盐水的五毫升注射器,一名护士穿刺,另一名护士持注射器回抽,抽回回血则放低角度送针少许就撤枕芯送软针,防止枕芯刺破对侧血管,导致穿刺失败。

     (5)穿刺部位选择。个别病人因住院时间长,长期输液,常规穿刺选择的静脉条件差,可以选择手指,尤其是小指、拇指和示指指掌关节处静脉;个别手背、前臂静脉条件差的病人,肱静脉粗直且明显,可做后备只选。如果患者一只手的静脉条件差,一定查看另一只手,而不是先扎一针试试,两只手静脉情况是不同的。

     (6)善于改善静脉状态。当病人的静脉不明显时,可以让病人先行温水浸泡双手和前臂,或者将双手、前臂放于被中保温,或者用温水杯捂手等。各种能便捷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方式都可以,一般情况下病人都乐于配合,因为这可以避免他承受反复穿刺之苦。

     静脉穿刺是考验一个护士临床经验和分类总结能力的一种操作。就像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也没有两个相同的静脉,即使是同一个人身上的两只手的静脉也是各有特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大方向的指导下,注意摸索不同病人静脉的特征,才能有所提高。

     来源:华医网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护士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