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留置针输注药物时,患者直喊疼?!结果是…...
2019/7/12 18:00:00董明芬 护士笔记

    

    

    案例分享

     输注刺激性药物外渗,怎么办?

     基本信息:患者,女性,45岁,右侧乳腺癌术后,入院时带入PICC导管一根。近日因出现发热,畏寒寒战,体温最高达39.7℃,抽血培养提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为排除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予拔除PICC导管,并行内置管培养,未检出真菌及细菌等。目前治疗为经静脉抗感染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盐酸万古霉素1000mg q12h;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250ml qd)。

     2019-07-04-8:30,经手背外周静脉留置针刚输上莫西沙星不久,患者的手背就发生了药物外渗。责任护士立即予拔除留置针,并在手背上用水胶体透明贴外敷。

    

     因患者右侧上肢禁忌输液,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医生不建议现阶段重新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而患者术后有经过多次化疗,因此,其左上肢静脉细而脆弱,即使留置了套管针,使用时间也长久不了(很少能超过24小时那一种)。

     更要命的是,每次经留置针输注万古霉素时患者都会痛的哇哇大叫,因此,责任护士只能在其左侧前臂用一次性头皮钢针重新穿刺输液。到了中午12:00,患者上了趟厕所,想不到前臂正在输注的万古霉素又发生了外渗。值班护士立即用水胶体透明贴贴敷局部。

    

     为使水胶体与皮肤贴合牢固,责任护士告知患者用另一侧手掌心将水胶体捂热片刻。

    

     2019-07-04-17:30,在莫西沙星外渗9小时、万古霉素外渗5小时后评估,患者诉局部疼痛缓解,可见外渗局部红肿已减退,继续水胶体外敷中。

    

    

    药物外渗三管齐下,预防为先

     万古霉素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给药,因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所以要十分注意药液的浓度和静滴的的速度,再次静滴时应更换注射部位。药液渗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坏死,所以在给药时应慎重,避免渗漏于血管之外。

     1、预防为先:在没有条件选择中心静脉输注的情况下,要做好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维护,合理选择血管,有计划的使用血管,确保留置针在血管内才进行液体输注,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做好输液及皮肤交接。一旦发生液体外渗,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使其对患者的损害降到最低。

     2、加强防范:加强护士药理知识、输液外渗防范及处置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风险预判能力,从而减少或避免因护士药理知识掌握欠缺,液体发生外渗后处置经验缺乏、风险预判能力欠缺而造成的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刺激性药物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发生的外渗,即使外渗肿胀不明显也存在发生坏死的潜在风险,如未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外渗性损伤将进一步发展为溃疡、坏死,甚至导致功能障碍。

     3、经验借鉴:文献报道,50%硫酸镁湿热敷能减轻炎性反应,湿润烧伤膏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聚维酮碘能够促进组织愈合,莫匹罗星软膏能有效治疗外渗组织发生的感染。药物的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治疗静脉输注万古霉素发生外渗所致的损伤。

    

    静脉炎防治五大措施,各取所需

     莫西沙星是第4代新型的抗菌药物,属于喹诺酮类。在机械刺激、酸碱毒性物质刺激等因素的作用下,静脉血管管壁增厚,炎性细胞增多,机体可产生静脉炎。人体对所受刺激产生应答,血管通透性增大,有效通过半径缩窄,血流速度减缓,内膜增生。从外观上常能观察到局部红肿,或沿静脉出现红线。

     1. 水胶体敷料:作为近来被广泛使用的敷料,它的组成成分是胶肽微粒。水胶体敷料可以吸取部分的渗透液,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清洁效果,并且缓解红肿。

     紧密的半透膜可以保持一定的低氧状态张力,加快毛细血管恢复,促进部分微循环,使渗出液较快被吸取、削弱痛感,使炎症物质更快被吸收或排出。水胶体还可以消溶纤维蛋白,确保皮肤细胞功能稳定。在输液过程中使用水胶体透明贴能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较好地防治静脉炎。

     2. 硫酸镁外敷:取温度为45℃,浓度为50%的硫酸镁溶液,再取纱布在其中浸润。纱布覆盖面积应足够大,不应小于患者皮肤的患病范围。等待自然干燥后,移除纱布,每2到4小时重复一次。

     因为硫酸镁具有高渗透作用,所以消除水肿的速度较快,进而降低患者因皮肤水肿受到的伤害。镁离子还能抑制神经系统的活性,削弱疼痛感。该方法穿透能力强,令局部的血管产生扩张,使得浅表组织的血液循环得到恢复,引起疼痛的物质能及时被排出,促进炎症退散,减少患者的痛感。

     3. 硼酸联合硫酸镁:在病情进展的最初5-6小时,用3%硼酸溶液敷在皮肤患病部位,使用常温溶液即可,不应小于患者皮肤的患病范围。由于病人身体可保持恒定体温,可盖上塑料薄膜对热量加以利用。

     护理人员应及时关注患者待皮肤表面的硼酸溶液干燥后,用硫酸镁进行湿热。接下来以3小时为间隔轮流进行。如果患者症状部位已有较大好转,应转为使用硫酸镁湿热敷。有研究提出,此种外敷方法效果好于单独采用硫酸镁。

     4. 红花醇湿敷:取浓度为20%的红花醇溶液,湿敷面积不应小于输液皮肤的患病范围。由于乙醇容易挥发,可盖上塑料薄膜防止流失,此外还需要胶布对其进行固定。

     每次敷料使用4个小时,每个疗程为4天。红花有疏通血管,缓解痛感的效果。乙醇也可以加快血液流动,使血管适度扩张,加快药物渗透速度,加大皮肤组织对药物的吸收剂量。同样有研究表明该方法优于使用硫酸镁。

     5. 呋喃西林联合地塞米松:取0.02%呋喃西林250ml,取地塞米松25ml联合使用。呋喃西林能够抑制细菌的糖代谢过程,对其氧化酶功能进行干扰,起到减缓细菌生长或杀灭细菌的效果。

     地塞米松作为化学合成的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抗炎功效显著,能减轻和防止细胞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二者联合使用,能够减轻疼痛,消炎消肿,同时加快渗透速度,促进药液的吸收。

    

    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目录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往期精选

     1. 只需四点,教你拿下监护仪注意事项!

     2.急腹症“四禁”和“四抗”,你用对了吗?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护士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