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固定导管穿刺点,小心官司找上你!
2021/3/10 17:58:00 护士笔记

    

     文献报道,导管穿刺点感染如处理不及时可致败血症等全身感染,严重者有可能导致拔管,影响患者治疗进行。希望通过本文的案例分享,引起临床护士对穿刺点评估和导管维护重要性的认识。

     案例再现2020年5月20日,一患者带管入院,当时笔者看到固定导管的敷贴外贴了一条胶布,见下图。笔者觉得好奇,问其为什么贴了这条胶布?患者告诉笔者,是为了防止导管发生外移。

    

     从维护信息来看,最近一次维护是在2020-05-19,也就是入院前一天刚在当地医院PICC门诊进行了维护。如果按照透明贴膜至少7天一换的要求,该贴膜可以在2020-05-26更换。但当时笔者并没有考虑到其他问题,也没有提醒责任护士需要对该患者加强动态评估。

     2020年5月25日,笔者在为另一床病人更换贴膜时,该患者提出能否提前一天为其更换贴膜。笔者当然是答应了患者的要求进行更换。

    

     可当揭开敷料时,却意外发现导管穿刺点有脓性分泌物,穿刺口红肿。见下图。

    

     幸好患者的体温还正常,并没有出现血流感染。

     后续处理

     根据患者的穿刺点情况,局部予酒精3遍+碘伏3遍消毒,待干后又用生理盐水将碘伏清洗干净,穿刺点局部放上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外用IV3000透明敷料进行固定。见下图。

    

     后续评估:患者未诉穿刺点疼痛,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干燥,未见明显渗液。5天后予重新更换时穿刺点未见脓性分泌物,局部红肿已消退。

     案例警示:该案例提醒我们,在敷贴固定时要避免遮住穿刺点,以免影响对穿刺点局部的评估。如遮住了穿刺点,建议视同纱布敷料的更换频率(2天一换)。如局部使用了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抗菌效果长达7天),要加强动态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更换。护理人员应加强导管评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文献复习:PICC穿刺点感染的处理

     1聚维酮碘湿敷:

     PICC 置管后穿刺点周围出现红、肿、热、痛等局部感染表现,可按 PICC 常规维护消毒后,用 0.5%聚维酮碘棉块外敷在穿刺点处,每天换药,直至症状消失。因聚维酮碘的局部有一层深棕色的薄痂形成,可起到掩盖导管入口处的作用,对防止细菌潜入导管旁窦道进入血液有肯定疗效。

     2百多邦涂抹:

     穿刺点处伴有脓性分泌物患者,先在穿刺点上方约10 cm 处系上压脉带,从导管自上而下挤压脓液,并用无菌棉签蘸百多邦均匀涂抹周围皮肤,纱布外敷,一般3 d,1 周症状消失,必要时可口服抗生素。如果脓性分泌物很多,则为隧道感染,可用庆大霉素纱布外敷 15 min。

     3银离子敷料:

     含银敷料具有破坏细菌生物膜的作用。带正电荷的银离子(Ag+)被证明可以杀死细菌,真菌和某些病毒。银离子通过几种不同的作用方式靶向微生物。例如,银离子可进入细菌胞膜中,与负责物质转运的膜蛋白结合;银离子被转运到细胞中,通过与DNA结合而阻止细胞分裂;银离子可阻塞细菌的呼吸系统,从而破坏细胞的能量产生。最终导致细菌细胞膜破裂,细菌被杀死,且不易产生耐药性。银离子藻酸盐敷料主要成分为银磷酸锆钠盐,含银0.6%,抗菌效果长达7天。具体操作方法见本文案例。

     专家共识:敷料更换与导管固定的标准

     1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局部情况和过敏史。

     2.评估患者自我管理导管的能力和向医护人员报告穿刺处异常的意愿。

     3.每日评估敷料/固定装置的完整性,患者的皮肤情况、舒适度及皮肤损伤的潜在风险。

     2更换指征/时机

     1.应根据敷料的种类确定敷料及固定装置更换的频率。纱布敷料至少每2 d更换1次,透明敷料至少每5~7d更换1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及敷 料出现卷边、松动、潮湿、污染、完整性受损时应及时更换。

     2.辅助外固定装置一人一用一更换。

     3皮肤消毒

     1.选用浓度>0.5%的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应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聚维酮碘溶液或2%的碘酊溶液和75%乙醇溶液,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消毒皮肤,并自然待干。

     2.对于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患者,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再用0.5%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自然干燥。

     3.皮肤消毒面积应大于敷料面积。

     4敷料选择

     1.应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注明敷料的使用日期或更换日期。

     2.患者出汗较多、穿刺点出血或渗液时可用纱布覆盖,待出汗、出血和(或)渗液问题解决后再使用其他类型敷料。

     3. 对粘胶过敏、皮肤病变及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患者,可选用纱布敷料,必要时可选择水胶体等治疗性敷料。

     5固定方法

     1.导管固定应不影响观察穿刺点和输液速度, 且不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压力性损伤及神经压迫,并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2.敷料或固定装置应与皮肤紧密贴合。透明敷料采用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放置、塑形、抚压的方法固定。

     3.外周静脉导管和输液港无损伤针使用透明敷料固定;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粘胶类敷料或缝线固定,透明敷料覆盖;PICC可使用具有粘胶剂的固定装置固定,透明敷料覆盖。

     4.皮肤病变、过敏或禁忌使用医用胶粘剂的患者,可使用纱布敷料保护穿刺点,管状纱网固定导管。

     6穿刺部位保护

     1.必要时可使用辅助固定装置来增加导管固定的牢固度,但不建议常规使用。

     2.应明确辅助固定装置的使用指征,定期评估并记录,使用时应不影响观察和输液速度,且不会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压力性损伤及神经压迫,一旦情况允许,尽早移除。

     3.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物理固定装置的必要性、方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4.应对携带静脉导管的患者做好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委员会.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中华护理杂志,2019,54(9).

     顾晓琳,任晓敏,等.PICC置管穿刺点感染的原因与处理.医疗装备,2017,30(3):190-191.

     来源:华医网(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微信号:sueso2018,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往期精选1、沉痛代价!12岁患儿被迫切除睾丸、附睾!这个案例为所有人敲响警钟2、这不是海鲜过敏,是梅毒!!!是梅毒!!!

     点击“阅读原文”做千量题库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护士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