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把它放冰箱等于"炸弹"!有人被炸伤,脸部缝了38
2021/7/25 17:59:00 护士笔记

    

     夏日炎炎

     最需要的就是一瓶冷饮

    

     不少人为了追求极致

     的“透心凉”

     甚至喜欢把饮料

     放在冷冻室里冰一下再喝

     殊不知

     这样的习惯却隐藏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有新闻曾报道,上海嘉定一男孩从冰箱拿出一罐冰冻可乐,开启的瞬间发生爆炸。

     因气体喷发力度大,易拉罐拉环直接划到孩子脸上,伤口直接穿透脸腮。最后,男孩在医院缝了38针!

    

     可能有人会说了:

     “可乐不行,

     那我冷冻啤酒总可以了吧!”

    

     要提醒你了

     这也是不可以的

     李先生在南京鼓楼区一家超市里买了两瓶啤酒,回家后放在了冰箱冷冻室,打算冰一冰再喝。

     而晚上当女儿开冰箱时,两瓶啤酒竟突然爆炸了,玻璃碎片划伤了李先生女儿的大腿。

    

    

     另外夏季高温炎热这些安全隐患也必须警惕!

     杀虫气雾剂不要在有明火的地方使用,尤其是不要和电蚊拍配合使用,否则有爆燃的风险。

     点燃的蚊香要放在金属支架上或金属盘内,要与桌、椅、床、蚊帐等可燃物保持距离。

     厨余垃圾要及时清理。随着气温升高,堆积在下水道里的垃圾会发酵产生甲烷气体,甲烷气体遇到明火后发生易发生爆燃。

     车内不要放香水、空气清新剂、老花镜、打火机、移动电源等易燃易爆物品。

     夏季不要去野河野湖游泳。若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不要贸然下水施救,要第一时间大声呼叫,同时拨打报警电话。

     还有,夏天的健康杀手还不止,这些它比白糖和酒精更可怕也需要高度警惕!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摄入糖分过多的危害,但有一种我们日常经常吃的东西,是比“糖”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杀手。然而不知不觉中,很多人几乎天天吃到!它就是果葡糖浆。

     它恐比一般的食用糖

     更有害健康

     自 1970 年诞生以来,果葡糖浆让美国人的:

     肥胖率——从13%达到了现在的40%,增长了3倍。

     痛风发病率——从1970年的3%增长到了1996年的9%,增长了3倍。

     糖尿病发病率——从1958年不到1%增长到了2015年的7.4%,增长了7.5倍。

     2014年《营养学》杂志(Journal of Nutrition)刊登一项最新研究《美国研究称果葡糖浆比食用糖更有害健康》指出,经常用在汽水与加工食品中的果葡糖浆,恐比一般的食用糖更有害健康。

     犹他大学生物学系研究员波兹(Wayne Potts)表示,约在 1970 年代中期,掀起一股舍弃普通糖分、改用果葡糖浆的浪潮,这个改变刚好与糖尿病及肥胖症在美国开始盛行的时间发展吻合。

     那什么是“果葡糖浆 ”?

     很多人乍一听到 “果葡糖浆“ 这个名字,会将它与健康、天然划上等号。然而,这都是假象,你被它骗了!

     事实上,果葡糖浆中既没有果,也没有葡,它是一种通过酶解法从玉米淀粉中获得的甜味剂,之所以取名为果葡糖浆,是因为它既有葡萄糖,也有果糖。

     如果按所含 果糖比例 划分,我们可以将常见的果葡糖浆分成 3 类:含有 42% 果糖的 42 号果葡糖浆,含有 55% 果糖的 55 号果葡糖浆,含有 90% 果糖的 90 号果葡糖浆。

     42号果葡糖浆适合用来做蛋糕、饼干,而55号果糖则比较适合做冷饮、饮品。90号果葡糖浆因为果糖含量过高,甜度太大,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常见。

     自1970年诞生以来,果葡糖浆立刻以成本低、甜度高、易发酵、好上色、保质期长等特点,被广大食品厂商争相使用。就这样,在多方因素作用下,果葡糖浆在全世界风靡起来。

     此后,蛋糕、饼干、果汁、番茄酱、罐装食品,不管之前加不加糖,现在很多产品都加入了不同含量的果葡糖浆。

    

     甚至有人称“果葡糖浆”成为继 氢化植物油(反之脂肪酸)之后,食品工业界危害人类的第二个“伟大发明”。

     果葡糖浆的危害

     要比你想象大得多

     果葡糖浆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让我们吃下超量果糖。这些超量的果糖,会给我们的身体,尤其是「肝脏」带来巨大的代谢负担。

     2016年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发表的一份关于《果葡糖浆的健康风险及其措施的研究发展》报告中指出,相比葡萄糖,果糖易被肝脏摄取,因为葡萄糖在体内代谢途径更为复杂,过量摄入果糖会促进脂肪的大量合成,增加患肥胖、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以及心血管等疾病的患病风险。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也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1、肥胖

     如果我们摄入的果糖,是来自果葡糖浆,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是因为新鲜水果中的果糖,被膳食纤维包裹着,吸收速度更慢,而果葡糖浆中的液态果糖,在进入人体后,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被人体吸收。

     2007年10月第4期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刊发的一篇关于《果糖在高血压、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中的潜在作用》研究显示:自果葡糖浆发明以来,美国人的果糖摄入量与日俱增,从 1972 年每人每年不到 0.45 公斤,很快就增长到了 1992 年的每人每年 28.35 公斤。

     这意味着美国人每天,光果糖就吃掉 77 g,远远超过了世卫组织推荐的每日糖摄入总量。

     在过量果糖的摄入下,美国人的肥胖率呈现笔直上升,从 13% 飙升至 40% 以上(见下图)。

    

     2、脂肪肝

     当我们吃下葡萄糖后,这些葡萄糖会被身体的各个器官,或者细胞拿去使用,为身体提供能量。多余的葡萄糖,会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或者肌肉中。

     但持续吃掉大量含有果葡糖浆的食物后,肝脏周边的脂肪越堆越多,渐渐就形成了脂肪肝。

    

     根据美国国家图书馆中收录的一项持续70年的《Dietary Fructose and Glucose Differentially Affect Lipid and Glucose Homeostasis》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至少喝1杯含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那些不喝饮料的人高出55%。

    

     3、糖尿病

     随着脂肪肝的加重,人体还会出现血脂代谢异常,进一步诱发胰岛素抵抗,增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2012年,一项研究发表在《全球公共卫生》(Global Public Health)杂志上的研究证实:使用果葡糖浆的国家比没有使用的,2型糖尿病风险高出20%。④

     牛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比了42个国家后发现:果葡糖浆消费越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高。

     2006年,哈佛大学一项关于《添加甜味剂》(Added sweeteners)的研究证实:每天饮用一种或多种含糖软饮料的女性,相比于每月少于一次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是后者的2倍。

    

     ▲哈佛大学研究报告。

     2017年4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一篇《糖尿病的长期趋势》的报告显示:美国人糖尿病发病率从1958年不到1%增长到了2015年的7.4%,增长了7.5倍(见下图)。

    

     4、痛风

     除了诱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引发胰岛素抵抗,长期吃果葡糖浆,还会引起痛风。

     2011年,在美国国家图书馆中收录的一篇关于《尿酸和果糖的流行病学》(The Epidemiology of Uric Acid and Fructose)的研究中,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的 Hyon Choi 博士,对 46000 名志愿者,进行长达12年的比对试验。

     最终他发现:每周喝5-6 次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痛风几率比正常人高出 29%,而 每天 喝 2 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痛风几率竟高达 85%!即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

     70 年代果葡糖浆诞生之后,痛风发病率从不足 3%,增涨到了 9%(见下图)。

    

     如何避免摄入过多“果葡糖浆”?

     1、看配料表

     买东西时看配料表——非常关键的生活技能,大家在买东西时一定要学会看配料表!

     大家在买饮料、酸奶、或是甜品时,可以看一下配料表,一般配料表中都会注明是否含有“果葡糖浆”。

     2、买奶茶时要少糖

     果葡糖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就是奶茶等调制饮品。建议大家在买奶茶时注明少放糖,或询问奶茶店能否用无糖的甜味剂代替果葡糖浆。

     3、喝天然的饮料

     饮料,建议大家喝天然的饮料,比如牛奶、橙汁等。另外,最健康的饮料就是白开水。简简单单白开水,比奶茶、饮料更健康,不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很多人这一生,喝过各种高档饮品,然而喝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最健康的还是那杯白开水。

     图文来源:三甲传真综合科普中国、浙江消防、健康时报(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号:spaceship7777,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护士笔记官方」护考消息第一时间推送!

     ↓↓↓

     往期精选1、最新通报来了!女网红抽脂去世,医院全责!2、教训!护士私自“借药”惹出来的官司……

     点击“阅读原文”做千量题库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护士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