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又一例不良事件!预防外渗,这些很重要~
2022/4/17 17:57:39 护士笔记

    

     最近科室里又发生了一例药液外渗不良事件,给所有护理姐妹都敲响了警钟。

     案件回顾

     患者底xx,女,75岁,因“肠造瘘还纳术+肠粘连松解术”后遵医嘱经留置针静脉输入卡文——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

     输入前,中班护士小王反复进行了静脉高危用药的风险告知,并落实签字。由于正好遇上中班吃饭时间,于是小王将配置好的卡文交给了白班护士小黄。

     小黄来到患者床旁,查看了患者留置针穿刺时间并检查回血良好后,予以输入,患者当时未诉不适。

     中班护士小王午餐完毕后返回岗位,与白班护士在治疗室进行了口头交班,而后小王巡视病房,查看患者卡文滴速后离开。

     第二次巡视病房时,小王发现患者输液的肢体前臂轻微肿胀,检查发现留置针有回血,此时患者仍然未诉不适,小王未引起重视,只是叮嘱家属加强观察患者穿刺处情况。

     其后,中班护士小王正常巡视病房,液体仍按计划输入,期间也未收到患者关于输液的不良反馈。

     白班护士小黄下午上班时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左上肢肿胀呈苍白色,左桡关节上5cm穿刺点周围皮肤呈淡紫色,有4个大小不一的水泡,最大2cm×1.5cm。

     护士小黄立即停止输液,给予肿胀的上肢抬高制动、硫酸镁持续湿敷、红外线烤灯治疗、抽吸≥0.5cm的水泡等措施,并进行皮肤保护。

     期间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安抚家属情绪,取得家属理解,并于晨会上进行该事件的讨论,用鱼骨图及柏拉图找出真因,讨论改善措施。经过积极的处理,患者肿胀的上肢于3天后明显好转。

     案例分析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此次液体外渗,主要是护士观察不到位引起的。

     中午交接班时,对输入高渗液体的患者,小王未到床旁仔细交接;观察到患者肢体有轻微肿胀时,检查留置针有回血,患者又未诉不适,于是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液体外渗的进一步发展。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地观察,才能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在科室成员头脑风暴中,我们制定出了预防液体外渗的系列措施。

     经验分享

     1.对于输入高渗液体的患者,将其床号标注在小黑板上,便于护士着重观察。

     2.设置巡视专用手机,定好巡视闹钟,在中班以及夜班等薄弱环节使用,可有效提醒当班护士及时巡视。

     3.制定观察液体的5部曲:一滴(看滴数)、二掀(掀开铺盖)、三看(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肉眼可见的肿胀)、四摸(摸输液部位的皮肤,感受有无皮下肿胀)、五问(仔细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通过以上的举措,我们科室液体外渗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也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各位护理同仁,你们在液体外渗的观察和处理上,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大家一起探讨哦~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文章作者:邓茜茜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号:spaceship7777,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注「护士笔记官方」护考消息第一时间推送!

     ↓↓↓

     往期精选

     1、上海“误判”阳性夫妻音频流出,声嘶力竭几近崩溃,事件真相究竟如何?

     2、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这“疫”刻,暖暖的!

     点击“阅读原文”做千量题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护士笔记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