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问真答:为什么情侣会送巧克力|大象公会
2017/3/2 21:03:21智煜 大象公会

    

     这一“习俗”起源于 19 世纪的英国,它原本是一种商业策略:1868 年,日后成长为巧克力巨头的吉百利公司专门为情人节生产了心形的巧克力盒,加以精心装饰,目的在于鼓励恋人们在盒子里放入信物。

    

     吉百利公司为心形巧克力制作的广告

     巧克力借这家公司的强大营销实力打入了情侣市场,并引来其他厂商的模仿。1902 年,美国的新英格兰甜品公司则干脆把巧克力块本身也做成了心形,也就是情人节的“甜心巧克力”。

     就这样,在英美几代巧克力巨头不遗余力的营销下,巧克力终于成为欧美情人节消费市场的大头,直到现在。不过,在此之前,巧克力虽然与爱情关系不大,却长期与性欲紧密相关。

     巧克力的重要原料可可豆来自美洲新大陆,在 14 至 16 世纪的阿兹台克时期就被认为有催情作用,因而很早就与男女关系联系在一起。据西班牙征服者的记载,阿兹台克帝国包括君主蒙特祖马二世在内的上层阶级,普遍非常爱喝可可豆制成的一种苦味泡沫饮品(西班牙语称作“Chilate”),因为它能“搞定女人”。

    

     今天的墨西哥人依然很爱喝“Chilate”

     经由西班牙引入欧洲后,巧克力能够保健乃至催情的说法更是大行其道。风流之名堪比唐璜的 18 世纪意大利才子、冒险家贾科莫·卡萨诺瓦,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他和情人做爱之前总要喝巧克力,主要是它的香醇味道和“入口即化”的过程使人兴奋,也颇得王室、贵族的喜爱。巧克力在他眼中是“赢得女人的心,必先赢得她的胃”的重要食物。

    

     贾科莫 · 卡萨诺瓦,他的自传《我的一生》被认为是 18 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文献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弗朗索瓦·萨德侯爵以描写和亲身实践各种性虐方式而闻名,英语中“性虐”(Sadism)一词就脱胎于他的名字。他在巴士底狱服刑期间给妻子写的信中,就详细说明了自己的食谱如何离不开巧克力。另外还提到他在马赛举办过一次巧克力派对,宾客们是如何在巧克力的作用下“表现出爱慕”。

     不光针对女人,巧克力用在男人身上似乎也被认为有效果。法王路易十五有名的情妇杜巴利伯爵夫人原本是个交际花,经常出入赌场和妓院。据记载,她就经常给情人们喝巧克力饮料以挑逗欲望。1662 年,在英格兰出版的第一本关于巧克力的著作《印第安蜜酒》(The Indian Nectar)中,明确记载巧克力“在纵欲时很有用,能给睾丸补充液体。”

    

     杜巴利伯爵夫人

     当然,一种物质是否催情,很大程度上是心理作用。18 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巧克力很长时间是上流社会才能享用的美食,能吃到本身就已经能给人带来愉悦感,催情作用则多半是美酒、美食伴佳人的副产品。现代科学研究迄今没有发现巧克力在生理上和促进性欲的直接联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时期,所谓的巧克力其实只是一种供饮用的可可糊,还并不存在今天这样的糖果形态。

     1828 年,荷兰人范·侯登利用自己和父亲发明的螺旋挤压机和碱式(也称荷兰式)加工法,成功制备出了可可粉,才使得能与其他多种食材结合的、更加精致美味的巧克力成为可能。

    

     左边为加工过的荷兰式可可粉,右边为天然可可粉

     侯登的专利过期后,各国巧克力厂商开始用他的方法制备可可粉,并在此基础上尝试除饮品之外的其他巧克力产品形态。直到 1847 年,英国厂商 J. S. Fry & Son 用可可粉、糖和可可脂混合配比,生产出了固体的巧克力棒。此后,各路厂商开始为糖果形态的巧克力探索新的营销途径,文首所述的情人节巧克力自然是它们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情人节送巧克力的习惯与欧美不同,是女方送给男方,送给恋人或者喜欢的人的叫做“本命巧克力”,送给上司、同事等没有亲密关系的叫做“义理巧克力”。这种习惯的起源说法不一,但也不外乎二战后日本国内国外的巧克力公司针对女性的营销策略。至于男方回赠女方礼物的白色情人节(3 月 14 日),则是 1978 年才出现在市场上。

    

    

    

     ▼ 点击阅读原文,向大象公会提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象公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