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到底哪里不对了?
2019/4/17 22:08:50夜之帝王 大象公会

     文章来源:夜之帝王|利维坦(ID: liweitan2014)

    

     图源:pinterest

     利维坦按:阅读本文之前我们需要先刻意地去分辨清楚两个词——“熬夜”和“失眠”。虽然这两种状态有时候会发生指代上的重叠,程度严重的话还都会影响正常生活,但失眠会令人头大,而熬夜却使人感到幸福(至少入睡之前,是这样的)。

     但是从小到大,我们都会被告知说熬夜是不好的,甚至是不对的。我们来做这么一个假设:如果生活允许我们想睡就睡,想起就起,日子会变成什么样?

     文/夜之帝王

     假设某天,你的一个朋友偷偷告诉你说自己患上了一种神秘的精神疾病。

     症状非常之硬核:每天都有大概8个小时,他会完全丧失对躯体所有官能的控制能力,甚至无法回忆起这段时间里自己都经历了什么。即便这段经历有时候会在记忆里留下些微痕迹,所遗留下来的也只会是千奇百怪的复杂幻觉,而非实际发生的事情——比如掉下悬崖后被仇人相救,与逝去多年的亲友在街头偶遇。

     更让他苦恼的是,每回他都是在不自知的状态下开始犯病的

     而更让你苦恼的是,他会告诉你这个病是非常容易传染的,你怕不怕。

     睡眠就是这么一回事。虽然睡眠并不是一种病,每个人都必然经历过且需要睡眠,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行为——每天自发花8个小时进入一个漫长的、无意识的、失控的状态,能不奇怪吗?

    

     英国画家爱德华·伯恩-琼斯(Edward Burne-Jones)的《玫瑰凉亭》(The Sleeping Princess)。图源:The Faringdon Collection Trust

     我们之所以感到不奇怪,只是因为睡眠是每个人生活的日常。我们会顺理成章地接受这般普遍的东西,就像接受每个人都有两只鼻孔的事实。当除你之外的所有人都只有一只鼻孔的时候,有着两只鼻孔的你才会感觉奇怪。

     睡眠在生物中的普遍性同样是一件“应当”令人感到惊讶的事情。在没有道德准则、没有文明约束的野外环境里,动物们无时无刻不处于激烈的生存资源争夺战之中,一个不留神就可能葬身他者之腹,流血与死亡是生命的常态。而即便是如此野蛮、危机四伏的境地之下,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们却进化出了普遍的睡眠机制——这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以至于让所有动物甘愿一次次放弃进食和繁衍,甚至冒着死亡的风险,就为了躺下来(也可能是其他姿势)享受一段漫长的无意识时光。

     即便是没有大脑,没有集中、成型的神经系统,全身只有弥散分布的神经元的水母,也需要睡觉。

    

     睡眠中的水母。图源:PETER HOLDERNESS,CALTECH

     人类对于睡眠的好奇与探讨一直在进行。数千年前,包括古印度、古埃及、中国等早期文明就曾经尝试通过诵经、放血、食用药用植物等方式来调节睡眠模式和梦境内容。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50年就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睡眠是身体自我更新的过程:他认为,白天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会在体内形成“上头的烟雾”,这种烟雾积攒在脑袋里,就会阻塞感官与情绪的通道,而睡眠就是大脑驱散烟雾的过程。

     而在100多年前,法国的两名科学家做了近代睡眠研究史上最负盛名的那个实验。他们强迫参与实验的狗保持10天以上的无睡眠状态(把可怜的狗捆绑在墙上,使其保持直立),然后抽取它们的脑脊髓液,并将其注入生理状况良好、作息规律的狗的神经系统里。后者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便陷入了深度睡眠。

     两位科学家断定,动物在清醒的时候会逐步积聚一种诱导睡眠的物质,“催眠素”(hypnotoxin),并希望以此能够奠定睡眠的物质基础。尔后胞壁酰肽和褪黑素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这一点,即“睡眠的确是一种基于物质分泌的生理行为,而非单纯的精神机制”。

    

     图源:giphy

     在我们听起来,这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精神世界尚未走下神坛的当时,这可是让全世界震惊的大发现。

     现如今,科学家一方面对于睡眠的重要性达成了大致的共识,但另一方面却依旧没法明确其重要性究竟源自何处。一些科学家推测大脑会在睡眠期间进入“排毒阶段”,他们认为大脑在白天运作所产生的废弃物只有在睡眠过程中才能以较高效率排出,以便让大脑足以应对第二天依旧艰难的人生。

     另一些理论则认为,睡眠有助于我们巩固记忆,整个睡眠的过程就是大脑忘记无关信息,加固有用信息的过程,此外还有理论认为睡眠能够让身体释放出生长激素,并使身体得以自我修复

     当然还有其他试图阐述睡眠意义的理论,比如睡眠是保存身体能量的一种方式,比如对于某些物种而言睡眠有助于躲避掠食者。但是需要重复强调的是——我们至今对于为什么要睡觉没有一个明确答案。

    

     纳瑟尼尔·克莱特曼(Nathaniel Kleitman)正在猛犸洞里进行睡眠实验,此人因发现并命名了快速眼动睡眠周期(REM)而被认为是现代睡眠研究之父,图摄于1938年。图源:NYT

     因此在经过了50年对于睡眠的研究之后,同为REM发现者的威廉姆·德门特(William Dement)总结道:“关于我们为什么需要睡眠,目前唯一确信且牢靠的理由是我们会犯困,一旦犯困,我们就会想睡觉了。

     以睡眠为鉴,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人类的某些行为习惯。即,所以能够被我们人类能够合理化的东西,在我们看来都是真实的。与此同时,我们认为是真实的一切,同时又是我们试图合理化、试图进行解释的——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居然做得还很成功。

     庄周隔着几千年的乌烟瘴气,在时间的小河畔扇动了两下翅膀,稍作停留后在空中绕了个圈,就飞回了历史中去。

     目前已知的所有生物中,人类是唯一一种会故意剥夺自己睡眠时间的物种。除了那些努力想睡却睡不着的人(医学界现已发现大约84种不同的睡眠障碍),更多的人也不是睡不着,就是想再等等。

     具体在等什么呢?他们也不知道。就是想再等等,酝酿一下入睡的情绪。都知道熬夜不太好,但是我乐意。

    

     图源:tumblr

     并非不能理解。记得古龙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桥段:饭馆,深夜终于打烊了。两个厨子在一天的忙碌之后,窝在后厨面对面喝点小酒,舒展一两个时辰。

     “他们还活着,就是因为一天里头还有那么一两个时辰。”

     被窝俨然成了许许多多当代疲惫青年的后厨。每个工作日早晨的苏醒都不是为了享受当天份的生活,而仅仅是为了赶个早高峰。忙忙、庸庸、碌碌,只有躺上自家床的那一刻,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不熬个夜,有时候还真觉得有点对不住易老年华。

     博尔赫斯认为,睡眠是摆脱对世界的牵挂,而失眠是对活着和还将继续活下去的恐惧。这般直给的阐述对于大部分对生活心怀美好希冀的当代人来说未免太过坦诚,以至于一时间难以接受。我们可以先看看在他之前的思想家们,是如何看待睡眠。

    

     图源:tumblr

     中欧最古老的大学布拉格查理大学,有个教授名为詹姆斯·希尔(James Hill)。此人在2004年曾经写过一篇名为《睡眠哲学:笛卡尔、洛克与莱布尼兹》,其中关于睡眠的哲学讨论尤为有趣。

     (www.academia.edu/34679182/The_Philosophy_of_Sleep_The_Views_of_Descartes_Locke_and_Leibniz)

     他指出,笛卡尔认为心灵是一种实体。既然是实体,那么就意味着不会受到状态变化的干扰(此处指的是入睡)而改变其实体性。因此,心灵的活动——思考则必须是连续的、不能间断的。

     既然对于笛卡尔来说“我”是因为“思”而存在,那么无意识状态下的睡眠又是怎么回事?难道说一旦我们睡着了,“我”就不存在了吗?笛卡尔进一步解释道:即便是在最深程度的睡眠中,我们也并没有停止思考。

     相比之下,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观点则显得更为朴素。他认为经验告诉我们:睡眠中的我们真的没有在思考,这就是事实,因此“每一次打盹都在动摇笛卡尔的学说”。

    

     约翰·洛克画像。图源:wiki

     莱布尼茨则赶忙帮着笛卡尔论证其观点的正确性,他认为:即便是在无梦的睡眠过程中,我们也是在思考的,只是这些思考过程大多是无意识的,因此不会留下记忆。

     就像我们不经意间用余光瞥到的一些事物,我们并不会注意它们是什么。

     一方面,据说莱布尼茨的理论对弗洛伊德起到了极大的启蒙作用,从而催生了《梦的解析》。唉,不得不睡觉的我们居然只能借助梦境——这么一个自己无法控制的幻觉体验,来帮助我们理解到底睡着之后都经历了什么。

     而另一方面,双方自成闭环逻辑的讨论将关于睡眠的哲学命题带入了虚无之地,因此也使得更多的哲学家对于睡眠话题避而不谈。

     这就显得有点讽刺了:最容易让人犯困的人文学科——哲学,居然对睡眠话题避而不谈?隐隐约约中,自有一丝悲情在人间。

     还是让生物学家来拯救世界吧。

    

     图自电影《唐老鸭的日记》。1954年

     虽然科学家对于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还没有达成高度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放弃了对于睡眠之谜的研究。相反,正是由于谜团太多,而睡眠与每个人又都息息相关,因此它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话题。

     我们从小就会被告知,每个人每天需要至少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然而近些年的多项研究却表明,一个人每天所需要的睡眠时长,80%是由基因决定的,这意味着并非每个人都有着整齐划一的8小时睡眠需求。

     (www.nature.com/articles/mp2014133)

     (www.ncbi.nlm.nih.gov/pubmed/22942500)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单一的基因突变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每天只需要睡6个小时,乃至更短的时间。除了睡眠时长以外,睡眠质量也会影响每天的睡眠量需求。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84988/)

     但缺觉和熬夜,严格来说却是两个话题。前者所讨论的是睡眠量的需求,而后者更侧重于对昼夜节律的讨论上。缺觉在几乎所有语境下都不是一件好事,相比之下我们对于熬夜行为则无法一概而论。

    

     图源:pinterest

     2017年,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发布了一篇关于睡眠的研究报告。该项目从2003年便开始执行,一直到2014年整整收集了12年间5万多名美国人的周末作息时间样本。报告指出,即便是周末也依旧保持23:00之前入睡的受试者占总人数的25%,而第二天1:00之后入睡的受试者同样占了25%。

     (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78782)

     由此可见,每个人的内源性昼夜节律的确会存在较大差异。也就是说,有的人天生习惯睡得早,有的人则天生习惯晚点再睡觉。今年一月份的一项报告则指出,这跟我们的基因息息相关。所以当你爸妈敦促你不要太晚睡觉的时候,你可以偷偷观察一下他们是几点睡的。

     (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8259-7)

     生物学家往往把习惯早睡早起的人称为“晨型人”(morningness),把习惯晚睡晚起的人则称为“夜型人”(eveningness)。

     关于两种不同睡眠习惯的研究并非近两年才开始的事。1998年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年轻的夜型人往往比年轻的晨型人有着更高的收入;1999年的一项研究则指出,相较于晨型人,夜型人可能有着更高的智商——即便智商测试是在早上进行的;2012年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夜型人往往有着比晨型人更多的性生活……

     (www.bmj.com/content/317/7174/1675?variant=full-text)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1886999000549)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1886912001420)

    

     图源:tumblr

     当然,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这种研究最忌讳对号入座地去看。

     但我们心里都很明白——快节奏的当代社会在大部分时候仍然是一个对晨型人更加友好的社会——没有哪个老板或者老师会嫌你上班/小学来得太早,他们只会冷漠地告诉你不要再迟到。

     如果你的的确确是更加适应凌晨3点睡觉,上午11点起床的夜猫子型选手,也许可以重新考虑一下找个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了。

     但是话说回来,不谈剂量只谈毒性还是耍流氓。再猫的夜猫子,也抵不住连续的熬夜。人是铁饭是钢,好好睡觉是碗热汤。虽然说喜欢熬夜是一种对自己的生活节奏有着足够把控的表现,但即便是在有得选的情况下,也需要当睡且睡。

     在这个话题无孔不入且热爱阅读的新媒体编辑部,我们经常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公众号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众、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鲜玩意儿。

     现在,它们都将一一出现在这个栏目里。

     我们也随时欢迎您的参与,留言向我们推荐您读到的低调好文。

     本文由公众号「利维坦」(ID:liweitan2014)授权转载,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象公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