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你慢一点,快了容易扯着蛋
2017/9/17 金融家

    

     导语:慢一点,才能跑的久一点。

     来源:金融家(ijrjia)原创

     作者:麦濛

     今天的北京无疑是热闹的。3万人在北京的街头起跑,无数的观众助喊纳威。

     冠军分别来自摩洛哥和埃塞俄比亚,与往年一样,非洲选手走上领奖台。

     近千辆小黄人停在终点,拍完照后,将会有近千人骑上小黄车奔向下一站,也许是去机场、火车站的中转站,也许是酒店,也许是老北京饭店。除了照片,总要带点什么走吧。

     四个轮子的北京现代与北马似乎并没有七年之痒一说,依然热情高涨地做着赞助商。赞助这东西讲究你情我愿,现代显然尝到甜头了。

     花钱算什么?跟着兴趣走才是王道。这是一个资本与爱好狂欢的时代,也是一个走快了容易扯着蛋的时代。

     井喷发展

     这几年,关于马拉松的质疑声从未间断。《马拉松就是中产阶级的广场舞》认为,中产急需跑步带来的欢愉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压力。

     《中国式马拉松,商业驱动下的愚昧狂欢》写到,中国的马拉松就是一场“蒙骗”,为了达到空前的竞赛规模,主办方有意无意地放低报名门槛。

     这些都掩盖不了马拉松空前高涨的呼声。10万人争夺3万个参赛名额,200元的参赛资格暴涨到2000元,北京马拉松在37岁这年,迎来了新的高潮。

     以前,马拉松还是个贵族名词,那是有钱有闲的人专干的事情,普通老百姓只爱撸串啤酒大排档。

     紧接着,脂肪肝、地中海、啤酒肚、水桶腰、焦虑接踵而至。毕竟房价那么高,赚的那么少,拼命的背后是肉体的透支,精神的衰竭。

     为了健康、减肥、降压,总之,跑步成了一种时尚。马拉松那么累,其他的困难还算什么?马拉松成了跑步者突破自己的途径。

     总之,马拉松火了。两个月前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发文提出的目标:到2017年底,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数超过500万人次,带动各类消费超过200亿元。这意味着要在2016年的规模上翻倍。

     500万人次,如果放到几年前,是个天文数字。2011年,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仅仅22场,参赛人次40万人。

     两年后,万科在深圳发起首届城市乐跑赛。王石、郁亮以成功企业家身份亮相,加上媒体的大肆渲染,这是一次成功的营销,为无处安放焦虑的城市人带来了新风尚。

     2014年秋,国务院取消了商业性群众赛事的审批。马拉松的浪潮席卷而来,2015年迎来了爆发,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比如说,全国2016年一共举办了322场官方认证的马拉松,实际的数据比我们看到的只会更多。

    

     千亿市场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按照国家田协制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各类马拉松赛事数量要超800场,参赛人次要达到1000万。

     以2014年厦门马拉松带来的2.61亿元营收为参照,届时全国马拉松赛事千亿消费规模可期。

     千亿规模从哪来?2015年北马的总收入大致在3000万元左右,北马的运营成本大概在3000万元以上。从数据上看,收入可以覆盖成本。

     单纯靠赛事的收入,马拉松市场的天花板很明显。但是消费数据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赞助商与政府。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统计,2016年全国马拉松的赞助商共有1320家。

     据调查,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赞助品牌印象更加深刻;68%的受访者表示,赞助商品牌对他们的吸引力比以前更大;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倾向于购买赞助商的产品。

     新京报前两天报道,有人为了跑一次北马,提前半年时间,花费近万元报名参加了专业马拉松训练班,还有专业跑步鞋、衣服、运动腕表、加上运动眼镜、小腿带、腰包等装备,又是1万多元。

     美国权威杂志《跑者世界》估算,美国“节俭型”跑友一生的跑步花费为14358美元,“普通型”为56942美元,“奢华型”为212872美元。

     中国跑友推出了中国版:节俭型要14100元,普通型243000元,土豪型要1101900元。

     “一般来说,主要花费都在跑鞋、跑表上。”一位利用周末的时间,特意从深圳赶往北京跑马的跑友说。

     曾经,马拉松赛场上流传着一条鄙视链。穿“四大”的鄙视穿Nike、Adidas的,穿Nike、Adidas的鄙视穿国产品牌的,穿国产品牌的鄙视穿非“跑鞋”的。

     亚瑟士作为“四大”之一,无疑是最抢手的那一个。随着小白用户入场,国产品牌也迎来了机会。

     安踏推出首款智能跑鞋,2014年赞助了包括厦门马拉松、重庆马拉松等在内的13场马拉松赛事。

     鞋履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收入来源的特步2016年全年,赞助或举办了44场跑步赛事。

     特步最后在财报提到“跑步是本集团聚焦的核心体育类别”以及“进一步提升‘中国跑者的首选品牌’形象”。

     昔日的龙头老大李宁这几年就在跑步领域砸了重金,也推出了专业马拉松跑鞋,赞助了深圳马拉松。2016年,李宁“重回80亿”,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97.4%。

     除了常规花销,很多跑友认为花在马拉松上的钱不固定。外省或者国外的赛事需要更多不可预估的花销。

     2016年中国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328场,涵盖了全国30个省、区、市的133个城市。参赛总人次近280万。

     2014年厦门马拉松,花费上增长最快的就是购物费与餐饮费,这都是GDP啊。

    

     图片来源于21世纪经济研究院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城市争相举行马拉松比赛的原因。举办一场球赛很难,但是办一场马拉松却很容易。卖力的活给运营商,出钱的事给赞助商,最后广告效应明显,城市形象有了,各项收入也有了。

     赛事后遗症

     很多城市的马拉松赛事更像快餐文化,组织、服务、赛道做得不到位的,远不及北马、上马这样的金牌赛事吸引人。

     国内能盈利的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杭州这几个城市的比赛,大多数赛事运营方是收支平衡或者亏损状态。

     而正是这些城市能吸引大量参赛者,也更容易引起赞助商的青睐。

     一般来说,由于时间原因,很多人不愿意参加外地的马拉松比赛。这也就造成很多中小比赛只见雷声大不见雨点响的局面。

     如果说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我觉得更应该把这样的现象看做是跟风。跟风办比赛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体验不好。

     奇装异服的选手随处可见,门槛低造成很多小白用户在跑马中出现身体状况,服务质量不好造成随地如厕现象,这些,都转变成了马拉松的黑暗史,最终让马拉松文化变味。

     变味的马拉松带来的是参赛者的失望,还带来了外界的质疑。其实我倒是认为,那些长期坚持跑步,想要去马拉松的赛道上挑战一下自己的人,不应该因此受到全盘否定。就好像你小时候没想过要去清华还是北大读书一样。

     对于赞助商来说,不能带来口碑的赛事不是好的展示柜。所以,一昧追求规模的背后,是赞助商不愿入场,参赛者嗤之以鼻的尴尬局面。

     正如马拉松届的名言:慢一点,才能跑的久一点。中国的马拉松赛事也需要慢一点。

    

     各位读者阅读完这篇文章 ^^,如果您喜欢,点个赞给小编一点鼓励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侵权,麻烦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确认后第一时间删除。多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金融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