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在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2016/8/11 财评天下

     作者:李禄俊(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教授)

     文章来源:共识网

     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台湾立法会民意代表选举结果出炉,蔡英文和民进党大获全胜,不仅赢得了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而且在台湾立法会113席民意代表选举中赢得68席,民进党完全执政。从选举结果出炉一直到现在,有很多研究台湾问题的大陆学者和网友都认为,这完全是台湾主流民意完全“绿化”的标志。特别是在蔡英文的民进党政府5·20上台后,又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继续重推文化教育的“去中国化”运动,搞渐进“台独”,两岸协商交流机制停摆,两岸关系迅速进入了冷和平状态,他们认为按现在台湾当局的意志,台湾主流民意的发展,两岸和平统一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力主“武统”,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面对高亢的两岸民粹主义,需要认真梳理现在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考察这些主流民意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两岸民意对峙的焦点,才能摆脱两岸交流的深层困境,韬光养晦,推动两岸人民理性沟通,真正维护两岸和平。

     熟悉台湾政治发展的人都了解,2014年3月17日,台湾地区立法院内政委员会等8个委员会联席初审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张庆忠在混乱中宣布服务贸易协定审查超过3个月,依法视为已审查,送立法院院会存查,引发部分人士不满。3月18日晚间,所谓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民间团体和学生突破立法院警力,占领台湾立法院议场,抗议通过《两岸服贸协议》,台湾爆发了历时24天的“太阳花学运”。“太阳花学运”是台湾政治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她标志着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的两岸政策遇到了台湾社会主流民意不认同的客观事实。那从“太阳花学运”后,究竟什么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呢?根据我近年的观察,我觉得主要有这样几点:

     1、台湾的未来由2300万台湾人民共同决定。

     2016年2月18日,台湾作家廖信忠在网上发了一篇文章《台湾之殇:因为我们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他在文章中写到:有时候,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才能理解海峡对岸那种存在了一个世纪的哀伤……。假如你认真阅读一下台湾当代文化人的作品,你就会发现她们不时都流露出一种无法主宰台湾命运的悲情。同样,假如你与台湾人接触久了,你也会发现他们在国家认同问题上主体意识特别敏感,同样也有一种无法主宰台湾命运的悲情。很多台湾人认为,无论从荷兰殖民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作为反清复明基地,还是从大清福建台湾省到日本殖民地统治;无论是从日本台湾到中国台湾,台湾光复;还是中国台湾到台湾,台湾的前途从来都不是由全体台湾人决定的。台湾人特别希望台湾人民能够主宰台湾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当民进党喊出“台湾的未来由2300万台湾人民共同决定”时,民进党就站在了台湾政治道德的制高点上。现在无论蓝绿的政治人物都只有高喊这一政治口号了。虽然蓝绿的政治人物都清楚“台湾的未来由2300万人民共同决定”听起来固然响亮动人,可是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却往往窒碍难行。但是,谁喊就有选票,谁不喊谁就没有选票,所以政治人物喜欢喊,老百姓喜欢听,台湾的未来由2300万台湾人民共同决定就成了今天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大陆官方和很多大陆网民认为“台湾的未来由2300万台湾人民共同决定”是民进党发明的,是台独语言。但是假如你认真思考,“台湾的未来由2300万台湾人民共同决定”包含有台独的选择,但却不完全等同于台独。实际上过去20年是台湾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国际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民主、自由、平等、尊严等价值观念在全世界迅速扩散,台湾的未来要由台湾人自己决定的观念在台湾日益深入人心。过去,我们大陆有很多学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李登辉、陈水扁政府执政16年的“去中国化”政策造成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实质是随着台湾民主的深入发展,台湾人民的主体意识在日益增长,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突显,台湾人民渴望被尊重,台湾人希望改变过去台湾的命运被别人决定的局面,这是台湾民主化的必然结果。

     2、希望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关系的现状。

     据台湾《中时旺报》2016年1月17报道,台湾公共关系协会在台湾大选后进行了民意调查,70%的被调查人希望维持两岸关系的现状,15%的被调查人希望改变马英九政府的亲中的两岸政策。这说明维持两岸关系的现状是现在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蔡英文也讲维持两岸关系的现状是台湾的主流民意。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核心是什么?我个人理解就是“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关系原则。

     早在2007年底,马英九在准备2008年大选的过程中就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他说,他的两岸关系的原则即“不统、不独、不武”,是指在他任内不会与大陆讨论统一的问题,也不会推动台湾独立,更不会支持使用武力。马英九认为,这是一个打造可大可久及和平发展架构的必要手段。应该讲,2008年、2012年台湾人民两次选举马英九作台湾地区领导人,其实就是对他的“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原则的肯定。据台湾中天电视台报道,在2016年台湾大选后,有超过60%的台湾老百姓希望维持马英九政府开创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

     八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岛内政治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导引各政党在理念上出现新的转向。台湾主流民意不愿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得而复失,即使是2016竞选中声势一路遥遥领先的蔡英文及其民进党,也不敢公开在两岸关系问题表述上举起“台独”旗帜,反而是向中间靠拢,试图以“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现状”争取民意支持。2015年6月蔡英文在华盛顿美国智库演讲时,承诺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将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维持两岸关系的现状。2016年“大选”前,蔡英文宣称要与大陆“沟通、沟通、再沟通”,努力做到“有沟通、不挑衅、零意外”。在5·20就职演讲中,蔡英文说“两岸之间的对话与沟通,我们也将努力维持现有的机制。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92年之后,20多年来双方交流、协商所累积形成的现状与成果,两岸都应该共同珍惜与维护,并在这个既有的事实与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新政府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它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两岸的两个执政党应该要放下历史包袱,展开良性对话,造福两岸人民。”“我所讲的既有政治基础,包含几个关键元素,第一,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这是历史事实;第二,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第三,两岸过去20多年来协商和交流互动的成果;第四,台湾民主原则及普遍民意。”蔡英文的演讲虽然看上去很复杂,用了很多优美的语言和词藻,但实质上在两岸关系上就是马规蔡随,是马英九“不统、不独、不武”两岸政策的翻版,只因为“不统、不独、不武”是马英九发明的,蔡英文不敢用罢了。

     虽然从总体上讲,马英九和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的核心原则都是“不统、不独、不武”,但是马英九和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的最大区别是,马英九说他的“不统,不独,不武”不是消极维持现状,而是积极争取两岸和平发展,增进了解的时间;蔡英文的“不统,不独,不武”是消极维持现状,仅仅是“有沟通、不挑衅、零意外”。正因为马英九政府是积极维持现状,所以在马英九执政的八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签署了23个经济贸易协定,建立起制度化协商的机制和平台;正因为蔡英文政府是消极维持现状,所以现在两岸处于冷和平状态。

     3、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在台湾。

     2016年1月8日,台湾人黄安在新浪微博上公开质疑在参加韩国节目中挥舞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台湾艺人周子瑜是“台独”艺人。 他在微博中称,“一位叫周子瑜的台湾女孩,去年她在韩国电视上挥台湾‘国旗’,我就曾发微博举报过她,她的‘粉丝’代表给我一封私信解释一切,希望我能手下留情。之后,‘台独’电视台三立却拼命的将她打造成‘台独艺人’骄傲,‘为国争光’。最近这个有一位‘台独’、三位小日本的韩国组合将上安徽卫视春晚,反对的转起来。”在大陆网友的强大压力下,2016年1月10日北京卫视环球春晚官方直播网站在出场明星的阵容中删除了韩国女团TWICE。1月11日,华为方面全面停止与周子瑜及其经纪公司涉及华为相关产品的所有合作。1月12日,安徽卫视宣布中止与周子瑜的合作。1月14日,韩国JYP公司发布声明,表示周子瑜本人坚决支持和尊重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周子瑜的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但台湾人并不代表就是台独,周子瑜从未发表过任何“台独”言论,网络上流传的所谓“周子瑜支持‘台独’”的言论并不属实。1月15日晚,周子瑜落寞的通过视频鞠躬道歉,声明“始终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她表示,“在国外活动时,由于言行上的过失,对公司、对两岸网友的情感造成了伤害。”为此,她决定中止当时在中国的一切活动,认真反省。

     周子瑜事件爆发后,台湾蓝绿阵营齐声谴责大陆打压周子瑜。周子瑜事件也成为最后压跨中国国民党在2016年台湾大选中的最后一根稻草,据台湾媒体估计,周子瑜事件至少使原本不准备参与投票的50万台湾年轻选民站出来投票支持了蔡英文及其民进党。

     其实,周子瑜和许许多多的台湾青年一样,他们都带着这个时代给他们的烙印。台湾政治上的尴尬地位已经带给了他们太多的伤痛和无奈。1971年中华民国被迫退出联合国后,遭遇断交潮,邦交国从60几个变成22个,而且还有弱化趋势,变成个位数。而参与所有的国际组织必须改名,叫中华台北,两岸双方有不同解读,大陆解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北政府,而台湾解读为中华民国台北政府。有主权性质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台湾方面无法参加。现在大陆社会从上到下的主流民意已经认定台湾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国在1949年就结束了,对绝大多数大陆人来讲,中华民国是前朝,也就是过去的朝代。而绝大多数台湾人认为大陆这是驼鸟政策,他们认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有自己的民主制度、自己的政府、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司法。他们甚至讲,在1971年以前,在联合国里是我们中华民国代表中国,那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不是就不存在呢?据台湾民意调查机构台湾竞争力论坛今年一月份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93%的台湾人认同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在台湾。台湾社会的这个主流民意与大陆社会的主流民意对撞,所以时不时引起两岸关系激荡。

     笔者非常赞同著名网络人侠客岛所说,面对不同的政治诉求,大家往往缺乏理解和尊重两个词。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奥曼曾经提出过一个博弈论模型: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必有一方是虚伪的;若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人讨论问题,结果必然是达成一致。多希望有一天,大陆的青年能和台湾的“周子瑜们”一起坐下来,真诚理性地聊聊历史、现在和未来,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大家一起走下去。

     4、反对强权,反对霸凌,反对权贵,希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2013年7月的洪仲丘事件是台湾社会公民运动的一个里程牌,她标志着台湾的公民运动已俨然成为影响台湾社会的重要政治力量。台湾社会这种公民运动的主题就是反对强权,反对霸凌,反对权贵,希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台陆军542旅下士洪仲丘原应在2013年7月6日退伍,6月28日收假回营因携带有照相功能手机被关禁闭7天,7月3日疑因过度操练造成多重器官衰竭不治身亡。542旅有军官透露,事件起因是因洪仲丘参加退伍前由旅长沈威志主持的离营座谈,错信座谈标榜的保密原则,起身畅谈他所服役的旅部连的上士管理问题,透露上士内务凌乱,隔日旅长就到旅部连检查士官内务,洪仲丘离营座谈发言内容被泄露,疑因此埋下长官将其强送禁闭室的导火线,步上死亡之路。台湾20万人7月3日在民间团体“1985联盟”的号召下为“洪仲丘案”走上台北街头,聚集在凯德格兰大道,高喊“没有真相,没有原谅”等口号,要求进一步追查真相,办肇事者,还洪仲丘公道,改善军中人权,畅通申诉管道。洪仲丘事件爆发后,蓝绿名嘴亲上火线,齐声反对军中霸凌,反对军中强权。

     2014年爆发的“太阳花学运”和台大医生、政治“白目”柯文哲当选为台北市市长,其中一个最深层的因素就是希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客观来讲,“太阳花学运”的成因很复杂,但经济因素最直接,台湾经济从20世纪末开始即陷入长期停滞,表现为工资不涨,物价猛涨。19年来大学毕业生薪金不升反降。台湾年轻人的内心焦燥和对未来的无望溢于言表。两岸签署的ECFA也并没有像马英九政府宣导的一样给台湾基层民众带来实质的薪资增长,台湾基层民众感觉又被马英九政府骗了。而即便是服贸协定利大于弊,也是针对那些有志前来大陆捞金的年轻人有利。对于绝大部分不想或者没有竞争力来大陆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服贸协定通过与不通过,对他们没有太大影响。特别是与大陆的经济贸易联系紧密后,大陆在语言,文化,政策上的优势逐渐把台湾产业吸引过去,台湾的产业结构开始失衡,台湾产业日渐空心化,最后出现少数大老板赚钱了,广大的台湾青年人却失业了,所以他们起来反对。2014年底的台北市长选举,柯文哲强调与连胜文是“庶民与权贵”的竞争,激起了台北无数身处中下层的蓝绿民众的支持。

     所以,我们看到蔡英文在5·20就职演说中,她讲了新政府要承担的第三件事情,就是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可见,反对强权,反对霸凌,反对权贵,希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是现在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5、台湾人希望延续“小确幸”的生活方式。

     “小确幸”,即微小而确实的幸福。这个词来自台湾翻译的村上春树的文章,一出现便受到“村上迷”的追捧,被台湾的年轻人接受和使用。

     台湾“小确幸”的流行源于2015年台湾网络上一个不到2分钟的短片,短片叫“全民小幸福”,在动感的背景音乐中,几个快速的画面配上一句结语,总结了10个台湾“小确幸”,按顺序为:发个小财;享用美食;家人团聚;睡到自然醒;朋友捎来问候;与好友出游旅行;看好书,听好音乐,看好电影;好久不见的朋友把酒言欢;买到物超所值的东西;累了一天泡个澡……。“小确幸”在台湾一夜爆红,社会各界都来助兴。蓝绿媒体也都发文讲,“幸福是会传染的”,如果多和幸福的人接触,就可以从这些人身上接收“镜像神经元”的讯号,自己的情绪也会变好,心情开朗,提升幸福感。台湾各旅游景点打出“小确幸”的卖点,列出一整天的“小确幸”行程,包括:早餐音乐会、草地瑜伽、健走、干农活等。一位台湾网友在网上发帖说:现代人的生活太过忙碌,往往被生活锁事压到喘不过气来,担心工作做不完,赚得钱太少,担心孩子表现不好成绩太差,担心老公不够贴心或是老婆不够体贴……。有了“小确幸”,无论大环境如何,都可以找到幸福感,大家都可以做幸福的人!(本段引用云在青天语)

     大陆有很多网友经常在网上调侃台湾青年的“小确幸”,认为是台湾青年逃避社会不公平而被迫产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小确幸”是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对待自然环境友善,对待身边的人文环境充满关怀,在消费的同时勿忘生活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在寻找幸福和快乐,收获平凡的快乐,体会普通的幸福。

     今年1月,笔者在台湾南部观看完台湾大选后去垦丁游玩,巧遇二名去台湾中央大学交流即将结束的重庆大学学生,谈到他们在台湾交流半年的体会。我问他们,台湾大学生和大陆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他们说最大的区别就是大陆的学生狼性更重一些,台湾大学生希望生活“小确幸”。最近,看台湾的一本《远见》讲,2015年底在对台湾20所大学生的调查中,64%的台湾大学生都希望未来的生活是“小确幸”。所以,“小确幸”生活方式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不少台湾年轻人对台湾外的事情特别是大陆的事情不是很关心,对大陆经济建设成就不羡慕,甚至有人认为大陆像土豪,有钱,但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他们普遍对大陆成长的正面性和建设性喜忧参半,估计不足。

     通过对什么是当前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的梳理,我们发现现在两岸的主流民意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集,但更多的是两岸主流民意的巨大落差。造成这个巨大落差的根本原因是两岸在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上的完全不同。这种不同完全是由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各自走了一条根本不同的道路。未来我们要消弭这种落差和分歧可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只有韬光养晦,认真了解,相互尊重,理性沟通,相互体谅,才能真正维护两岸和平。

     商务合作请加个人微信号:wahhslh

     投稿邮箱:446744754@qq.com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观察独家微店,购买学者名家新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财评天下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