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爱上的拉萨
2018/7/2 12:14:51 小林

    

     布达拉宫的清晨

     西藏的玩法有很多种。

     有骑行318国道川藏线去拉萨的,有坐个硬座火车去西藏的,有包个丰田霸道一路到阿里狮泉河的。

     有立志在拉萨开个客栈咖啡馆小酒吧的,有沿途卖唱走路去珠峰的,有没钱在半路竖起大拇指坐顺风车的。

     有土豪得包起一个登山队去爬珠峰的,有自驾越野穿越大北线的,有徒步去冈仁波齐磕长头转山的。

     有拜上师皈依藏传佛教得人生真谛的,有在八廓街迷路好饿跪求八元吃饭坐车的。

     据我所知,还有个哥们,推着自行车一个人徒步穿越羌塘无人区三个月,好几次没水没食物差点死在路上,实在让人好生钦佩。

     我生性愚钝,虽然去了西藏,却未得开悟,必是跟文化水平有限有关。

     比如拉萨,当然是神圣的城,布达拉宫前长长的排队入场参观队伍。

     布达拉宫外,永远在摇着转经筒脚步匆匆的藏族信徒,大昭寺门口广场晒太阳的文艺男女青年。

     八廓街的清吧咖啡馆书店,还有小巷深深到处的小寺庙老建筑,恒久猛烈的高原日光,当然是十分美妙的场景。

     但这些,还是以陌生感为主,说不上什么灵魂的升华。

     去著名的玛吉阿米餐馆坐了很久,看看八廓街的转经人流,似乎也就这样了。

     又去最著名的光明琼港甜茶馆喝奶茶,场面当然是很壮观的,但不时会有一群腆着肚子背着双肩摄影包的摄影师,举起大镜头一言不发对着喝茶的藏族人偷拍,场面让人非常不舒服。

     当然他们绝对不会拍作为汉人的我,所以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拉萨的茶馆,是随处都有的,我更喜欢的小巷里那些甚至连招牌都没有的小茶馆,两三张小桌子,叫壶八元的甜茶。

     勤快而略带忧郁的藏族老板娘,默诵着佛经,送来一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暖水壶,还有同样款式老旧的茶色玻璃杯,这样就可以坐一上午。

     和我一起坐一上午的,还有一个拄着拐杖几乎走不动路的藏族老头。

     老板娘说他每天都要来的,我和老头一起在拉萨的阳光下发呆。

     我在适应着我的慢性高原反应,老头在适应着太老了不能动的困境。

     小巷里的小学放学了,门外都是孩子们奔跑打闹的笑声,我和老头都很羡慕地看着他们。

     后来,藏堆就带着刚放学的孙子进来。

     藏堆是个退休公务员,每天去买菜,接孙子放学,带他来茶馆吃一个藏面做午饭,吃完再送他去上学。

     藏堆不管说什么,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于是我们就聊起天来,藏堆在拉萨的乡下做了一辈子的公务员,我们热烈高兴地讨论了拉萨好还是内地好,共产党员能不能信教,奶茶好喝还是甜茶等至关重要问题。

     藏堆笑嘻嘻地说,我出差开会,去过北京上海的,确实是漂亮!很壮观很豪华,不过还是有点不习惯,还是藏面吃着舒服啊!北京上海空气粘粘的闷闷的,很难受!

     藏堆的孙子,刚看过3D电影,弄来两个红蓝纸眼镜,非要让爷爷戴上,藏堆笑嘻嘻地戴上,说,这个世界变成奇怪的颜色。

     我承认,是藏堆让我喜欢上的西藏。

     去陌生的地方,很多人都喜欢去找不一样的感受。

     西藏这样的地方,最多让人留意的无非是雪域天路,或者藏民佛教。

     然而,我觉得更迷人的旅行体验,是在不同民族里,找到我们共同共有的东西,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或有不同,然而我们的喜怒哀乐都是一样的。

     最多的理解和尊重,也必由此生出,而不是一种猎奇的观望。

     如果能理解至此,那么无论十米之内,或千里之遥,其实都是心安所在。

     我不懂藏传佛教,但道理应该都是一样的吧。

     藏堆带着孙子吃完面,笑眯眯地和我告别,离开了茶馆。

     不久以后,我也离开了拉萨。

    

     微笑不爱说话的茶馆老板娘

    

     和我同样动弹不得,相对呆坐一上午的老头

    

     婆婆也是茶馆常客,老板娘帮她倒了一杯啤酒

    

     笑得花枝乱颤的藏堆

    

     藏堆和孙子一起戴上了3D眼镜

    

     藏堆的孙子玩起了弹弓

    

     西藏阿里

     神山冈仁波齐

     在遥远的世界第三极

     遇见未知的自己

     关于作者:

     小林(林帝浣)

     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然而小林毕业于临床医学系。

     著作:《等一朵花开》《时光映画》《诗经绘》《我想给你拍张照》等,新书《初相遇·若重逢》热卖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小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