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资本市场变化,主动型投资如何打破瓶颈?
2017/8/23 基业昶青管理评论

    

    

     来源:医药经济报

    

     典型的风险投资模式是投资者通常先对外部研究人员的创意和商业计划进行筛选,择优向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取得该公司股份。而在近年美国生物医药资本市场,越来越多专注于早期投资的风投机构尝试立足于更前沿的创新技术参与创建新公司,有业内人士称其为“主动型投资”。

     难点1:

     投资周期长、退出渠道窄

     产融结合找出口?

     基于一个前沿的科学技术孵化出一家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美国早期风投最盛行的一种投资模式。以美国著名风投公司Third Rock Ventures为例,21世纪初正逢科技股泡沫破灭,投资机构对生物技术公司的投资热情锐减,Third Rock Ventures选择根据最新发表的热门学术研究,寻找业内从事相关研究的顶尖科学家探索产业化的可能性,投入资金孵化公司继续向前发展。其独具特色的模式被概括为Discover-Launch-Build。

     除了资金来源以外,“主动型投资”移植到中国的另一大难点在于如何评估识别这些超前沿的项目,毕竟美国采取该模式的早期风投机构成员几乎都是科学家出身。

     在此次成立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中,复星医药负责提供产业资源和资金支持,许田教授负责利用其在中美两地的学术资源提供科学指导,寻找项目组建团队。科学家和企业分别发挥对前沿科技的理解,以及市场和运营方面经验的优势,再加上未来与自身业务产生协同性,而非单纯财务投资,这也正是复星医药敢于针对如此早期的技术试水“主动型投资”模式的底气所在。

     据悉,未来该平台将瞄准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的结合,干细胞和基因治疗,以及合成生物学三大前沿方向。

    

     难点2:

     人才资源缺乏、理念待更新

     短期内难以扩大规模

     目前国内投资机构参与初创企业成立的现象并不少见,以基石药业成立为代表的“主动型投资”正成为一种趋势。“投资机构在企业孵化时具有先导性优势,比如具有较强的识别优秀管理团队的能力,手头资金充沛等。”钱庭栀分析指出。

     然而,与美国早期风投市场源于一个前沿科学概念展开的“主动型投资”不同的是,国内投资机构实践的“主动型投资”多了些“被动”的意味。“往往是我们看到一个很好的技术或者项目,但创始人可能还缺乏一些企业家精神,不适合出任管理层,我们就会考虑帮他找一个团队进行管理。”有专家表示,科学研究比较发散,做公司是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完成特定的任务,需要聚焦在一个点上做到极致,而有些创始人并不能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

     目前在国内市场,无论是优秀的管理者、创业者,还是技术开发者都非常缺乏。很多以技术团队起家的创业者抱有家长心态,掌控欲较强,认为与其同投资机构分庭抗礼变相打工,不如凭借一技之长获得外部融资,寄望于成长为一家成功且独立的大企业。

     相比之下,欧美国家通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职业经理人与技术团队各司其职,尤其是技术团队愿意沉下心来专注于技术开发,在进展到一定阶段以更开放的心态迎接外部合作。

     尽管多数投资人士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型投资”在短期内不会大规模实现,但已经有国内投资机构开始初步探索,距离成功案例出现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沉淀。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基业昶青管理评论

     ID:insightgroup

    

     医药&医疗是基业昶青最具优势的行业咨询领域,国内前五大医药公司中的三家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的优势在于不仅向客户提供创新、务实的建议,关注可操作、可衡量的结果,同时更注重实施的全程支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基业昶青管理评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