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提示:夏季比冬季更应该保暖
2016/5/30 家庭保健报健康家园

    

    


    

    


     室内环境专家指出,夏季是甲醛挥发最“猖狂的季节”。实验显示,室温每上升1℃,木制家具和地板等处挥发出的甲醛,会使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上升0.15~0.37倍。在一年内进行过居室装修或购买过新家具的,当室温升高到34℃,相对湿度在50%时,空气中的甲醛释放浓度可超出标准5.53倍。因此,夏季更须防甲醛。

     由此可见,夏季不仅仅是天气变热,我们身边的内外环境都会相应变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做好保健呢?

     尽量少开空调多开窗

    

     夏季室内防暑不要过于依赖空调,因为多数家用空调只能调节室温,没有通风换气的功能。因此,在夏季保持室内适度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甲醛释放浓度,同时远离空调病的困扰。

     可以在居室内养一些“功能互补”的花卉,充当“空气过滤器”。大多数花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仙人掌、瓦松等类植物则正相反。将“功能互补”的花卉同养一室,既能平衡室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又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夏季比冬季更应保暖

    

     中医认为,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强盛的季节,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同时也是机体阳气最容易受伤的时候。因为冬季万物收藏,人体的阳气也藏于内,而夏季阳气散发于外,相对来说体内阳气反而不足,而且夏季人们往往喜食冷饮,久居凉室,就容易伤害阳气,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夏季“养阳”,就是告诫人们夏季不能过于贪凉,否则可能导致很多疾病。

     室外锻炼让你更耐热

    

     进入夏季,很多人喜欢躲在凉爽的室内不愿外出,运动就更是别提了。其实,夏季也应该适当地进行室外锻炼,这样可以更好地使身体适应外部环境。

     每天至少抽出1~3小时到室外活动,根据自身条件,主动去适应热环境,进行各种活动如散步、跑步、做体操等。开始时要尽量避开气温最高的时段,逐渐向高温时段适应。通过活动,可加强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促进汗腺分泌,通过发汗,有效地维护和强化机体散热功能,让你更耐热。

     饮食清淡不是没荤腥

    

     夏季,为适应机体散热需要,血液循环发生重新分布,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加,内脏特别是胃肠道血流减少,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能力降低,食欲减退,适当的清淡饮食是必要的,但这不等于一点荤腥都不沾。特别是老年人,舌面味蕾减少,嗅觉细胞更新缓慢,所以夏季老人的膳食要经常变换花样,注意要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适当吃些含锌食物,如瘦肉、蛋类、乳类、花生、核桃、豆制品,有助味蕾细胞再生,提高味觉。

     夏季出汗多,除了补充水分外,还要补钾。因为体内缺钾可造成人体疲劳乏力。补钾需要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

     夏季夜卧早起睡午觉

    

     《黄帝内经》中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其他季节早,早到什么时间适宜呢?古人认为不宜在鸡鸣之前,也就是最好在早晨5点到6点之间起床。那么,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呢?因为夏季气候炎热,可以等暑热之气消散后,人的气息也比较平和时再睡觉,时间比其他季节稍晚一点儿,但是也不宜太晚,一般在晚上11时左右。

     午时,也就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则是阳气最盛、阴气衰弱的时候,此时应该小寐,尤其是夏季起床早,入睡晚,怎么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呢,最好在午时小睡片刻,如果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闭目养神,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据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研究表明,午睡可使体内激素分泌平衡,能使心肌梗塞等发病率减少30%左右。

     午睡时间应在30~50分钟,不要超过1小时,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还会使人醒来后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适得其反。

     当防“夏季情感障碍”

    

     夏季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日照时间不断延长,人们的睡眠时间和饮食量逐渐减少,加上出汗增多,人体电解质代谢出现紊乱,影响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心境和行为的异常。这种情况大约出现在16%的人身上,特别是中老年人,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其表现为: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境不佳、行为古怪。

     此时应有意识地避开这种不良的心绪,保持冷静平和的心理状态,避免生气动怒,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开阔,使机体宣畅,情绪外向,心神得养,以达“心静自然凉”之目的。此外,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常到海滨、山林等处走一走,也将有助于良好心境的形成。

    

     获得更多健康资讯请扫描此二维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保健报健康家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