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大家眼中的渣男渣女
2020/5/17 18:07:03 健康人文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到过这种经历:

     某男孩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女生,千方百计得到了她的联系方式,有时间就找女生聊天,每天早安晚安,天暖脱衣天凉加衣,生病时安慰,愉快时分享。有一天,女生觉得这个男孩真好,男孩也是喜欢自己的,既然这样那两个人就交往好了,然后就表白了。戏剧化的是,表白之后男孩就消失了,电话不接也不回,去找他也不见,女孩怀疑人生,这是怎么了?

    

     又或者是这种?

     一对在一起很久的情侣分手后,男孩喝醉了说:我把我的心都给了她,把她看得多么重要,爱得很卑微很卑微,慢慢的她说她不喜欢我了,她说她喜欢我爱我是因为我以前不太回应她,可是爱都是慢慢升温的,所以我后面越来越爱她,我们的故事就快结束了。

    

    

     这种行为常常不能被人所理解,这种撩完就跑,概不负责的行为时常给人诟病,是很多人眼里的“渣男”、“渣女”的表现。

     实际上,「这种对某人产生爱恋,却不希望获得来自对方的情感回应的人,这类人的恋爱情节可能会因对方的情感回应而消失」,这种人叫做“性单恋群体”(lithromantic)。

    

     这种人格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童年时期。心理学上认为,这大部分和婴儿幼儿时期和家人建立的依恋模式相关。

     婴儿与扶养人之间的依恋模式有三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

     唉,人类真可怜,小时候经历的事却要影响一辈子。

    

     安全型依恋

     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孩子在母亲离开之后回来时,会主动发起与母亲的互动,寻求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很快从不安中平静下来,不过分焦虑,不过分冷漠。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比较能发展稳定健康的关系。对陌生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警觉与怕生,但有时也能试图接近并向陌生人表示友好。

     回避型依恋

     孩子不寻求接近母亲,母亲离开后也没什么难过的表现,仍然能够不哭闹继续玩耍。但是当母亲回来后,想要和孩子亲近时,孩子表现出对母亲的回避行为,不注视母亲,甚至躲避母亲的拥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依恋关系会比较薄弱。

     婴幼儿或童年时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尤其是幼儿与母亲的互动中,感到母亲无法满足他们的依赖或依恋需求,然后就会通过种种行为来掩饰和压抑自己的需求。进而形成以后人际交往方面的人格障碍,不懂如何接受爱和付出爱。

     矛盾型依恋

     孩子在母亲离开自己的时候会缺乏安全感,担心母亲的去向,并表现得十分沮丧。但当母亲回来时表现出矛盾行为,比如渴望母亲的拥抱,但等母亲真正过来拥抱的时候又会推开母亲,即寻求接触又抗拒接触,不容易平静下来,整个过程都表现出不安和痛苦。长大后可能表现为对陌生人不主动接近,社会适应上面表现得较为消极。

    

    

    

    

     心理学家认为,性单恋者大多是回避型依恋模式。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典型表现:

     亲密恐惧:对亲昵行为的抗拒

     回避型依恋者对私人空间的需求很高,关系的拉近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被控制的恐惧感。他们在关系中也随时处于防御状态,准备着关闭自己的“情感阀门”,从关系中撤离。

     假性独立:常压抑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需要

     对他们来说,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是很困难的。即便在谈恋爱时遇到极端的应激事件,回避型依恋者也会竭力装作漠不关心。

     花心疏远:一直寻找,撩完就跑。

     他们在恋情初期也会表现出较高的投入和热情,但是一旦关系有进展,或趋于稳定,他们冷漠和退缩的特点就会显现出来,通过各种方法来逃避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或是找借口分手,而且会美化前任。

     他们总是表现出一种“我不需要爱”,甚至玩弄爱的假象。

    

     久而久之,这便形成了一种行为模式:

     情感:我需要爱

     行为:回避、退缩、漠视

     所以,有的时候这些渣男渣女,也是不得已的心理障碍的苦衷啦。所以如果遇到这类人,而被分手,只要想想他们是性单恋,也可以使分手简单很多了吧。

     往期精彩

     科普篇|我叫息肉,是癌的孪生弟弟

     如何防止飞絮过敏

     夏季出汗多是好事还是坏事 ? 答案来了!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人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