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题我都会,就是粗心了”千万别再相信孩子这句话
2019/11/20 18:01:27 家长必读

     关注家长必读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作者 | 水色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我们要透过马虎,甚至抛开马虎,去看到孩子身上真正的问题,才能引导孩子在学习的路上,信心满满地越走越远。——睿妈

     一人上学,全家崩溃。

     相信孩子每次考试过后,拿到卷子的老母亲,都会哭晕在厕所。

     2+2=5、一(只)花、b写成d......

     孩子的答案,怎么奇葩怎么来。

     面对这些低级又可爱的错误,很多家长都无可奈何,心里难免也会觉得:其实孩子平时都会,就是马虎。

     但,真的只是马虎的问题吗?未必。

     不搞清楚孩子犯错的真正原因,就经常给予孩子“马虎”的评价,这个评价可能会从小学一直伴随到高中,甚至大学,成为孩子身上一个摘不下来的标签。

     而且,如果老用“马虎”来概括孩子每次出现的错误,孩子身上真正深层的问题就不会被及时发现,久了就会积累成非常棘手的疑难杂症。

     关于“马虎”,睿妈最近在读的田宏杰博士的《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一书里,有着非常不一样的解读。

     今天睿妈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受益匪浅的其中几点。

    

    别让“马虎”成为孩子的挡箭牌

     这几天,妈妈群里都在讨论孩子考试做题这些事。

     一个妈妈说她儿子,考数学做一个连加题:3+4等于几,再加6等于几,再加8等于几......

     结果孩子从第2个就开始错了,一连扣了6分。

     这样的情况,如果对孩子说“这些题你都会,就是一到考试又马虎了”,孩子就会找不到自己身上深层的问题。

     田宏杰老师的书上认为,这么说会掩盖孩子因为学得不扎实,或者知识概念不清楚而造成的失误。

     如果孩子算3+4=7不会错,但算8+9=17就会错,那就证明,稍微有点难度的问题,他就容易出错,这就不是马虎的问题。

     而是他做题的熟练程度和精细程度还不够,所以无法保证完全正确。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用“马虎”去概括所有失误的话,“马虎”就会成为孩子知识掌握不扎实的挡箭牌。

    

     我的一个朋友,在培训机构做辅导老师,她对这种情况就深有体会。

     她曾辅导的一个小升初的孩子,他解的方程总是错,父母总是说他太马虎。

     但她辅导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孩子经常在这3个问题上出错:

     1、该去括号的时候没有去括号;

     2、在移项的时候没有变号;

     3、不会负数的加减法。

     很明显,孩子的问题不是马虎,而是某些环节的知识基础不牢固。

     如果不深入分析孩子的原因,一味地用马虎就掩盖过去,孩子的问题会越积越严重。

     久而久之,孩子对这些经常犯错的题就失去了信心,就开始不去思考,直接就说不会做了。

    

    找到“马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要让孩子改掉马虎的习惯,变得认真细致,不是家长口头上训斥或叮嘱几句就可以办到的。

     孩子有时候也不想马虎,可他们自己有时候也无法发现问题出在哪里,这就需要家长或老师来帮他们一把。

     田宏杰老师在《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一书中,对大部分孩子马虎的原因进行了细化的分析。

     大家不妨一起来对照着自己的孩子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1、信息获取上有问题

     读题的时候粗心大意,很多信息都被“吞掉”了。

     这就需要家长去观察孩子读题时是不是存在这个问题。

     如果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就让他放慢读题速度,或者每道题读两遍。

     如果孩子试了,发现这样可以读全信息点,答对题,那就继续鼓励孩子用这种方法读题。

     如果孩子实在还是没法自己放慢速度,就让孩子用手指指着题目,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2、做题时容易走神

     有的孩子着急做完题去玩,或者被其它事物吸引,走神了。

     再回过神来到题目上时,不是把某个条件忘了,就是把答案写错到另一题去。

     这样的孩子,当他高度专注时,他能将题答得很好,但不专注时就答得一塌糊涂。

     所以家长平常在家就需要增强他的专注力,保证孩子能以高度专注的状态来做题。

     3、注意力不足

     考试需要做大量的题,可是做到最后,孩子经常会做不动了,简单的题目也会错。

     这需要家长长期地坚持陪练,平时多跟他玩一些注意力训练游戏。

     比如给他一张100个词的词单,看1分钟,然后拿走词单,让孩子写下他记住的词,每次挑战看看能写对多少个。

     平时出门在外或者放松休闲时,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答题过程中,很认真很专注,但还是会把题抄错。

     比如一道连加题的最后一个数明明是19,孩子在第一步不会抄错,第二步、第三步就都抄错了。

     如果孩子每次都这样,很专注的时候也抄错,那就有可能是视觉和动觉在感觉统合上存在问题,需要去做专门的感觉统合测试,通过专门的游戏和训练进行改善。

    

     关于孩子马虎,除了田宏杰老师提出的这几个细化的原因外,睿妈再补充自己观察到的几点:

     1、态度问题

     有的孩子马虎,是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作业和考试敷衍了事,遇到难的或不感兴趣的知识就囫囵吞枣,马马虎虎凑合。

     这就需要家长多跟孩子沟通学习是为了什么,对自己和将来有什么意义。

     从心底里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才会从根本上改变。

     2、熟练程度的问题

     研究表明,对习题特别生疏的,不易马虎,因为还不会,所以特别小心仔细;

     对习题非常熟练的,也不易马虎,因为已经熟练到不假思索就能写对,马虎不了;

     只有半生不熟的题,才会出现马虎的现象。

     看着题目一点都不难,但实际上自己掌握得又不是特别好,思想上一麻痹,掉以轻心就出错了。

     3、考试焦虑

     很多孩子,平时做题没问题,一到考试就出错,家长一看平时都会的知识在考试的时候错了,就会归结为马虎。

     但很有可能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在作怪。

     如果家长经常在考试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经常叮嘱孩子考个100分,孩子心里压力大了,反而会在某些题上犹豫踌躇、判断失误。

     所以,适当给孩子的心理减压,孩子才会在考场上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

     如果孩子考不好,不能再只是简单归结为马虎了哦。

     马虎,估计是大部分家长解读孩子一些常见错误的一个万能的理由,也是不少孩子拿来掩盖自己基础不牢固的一个很好用的挡箭牌。

     但马虎背后,藏着的可是林林种种、各种角度的问题。

     作为一个成人,我们的思维跟孩子是不一样的。

     我们觉得简单的题,孩子做错了,我们认为是马虎,但在孩子眼里,可能是一个困扰了他很久的问题想不通,才会做错。

     所以,我们要透过马虎,甚至抛开马虎,去看到孩子身上真正的问题,才能引导孩子在学习的路上,信心满满地越走越远。

    

     ----------- 家长必读 ------------

     跟百万妈妈一起,让学习更轻松!

     亲子优选 “0.1元” 秒杀活动《写给儿童的成语游戏书》

     100个成语 100个典故 100张成语卡原价139.8元,秒杀0.1元11月20日晚8:00开始长按识别,免费获取链接!?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长必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