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收到过诚意满满的书信?
2016/2/20 精读

    

     【一】

     你还有写信的习惯吗?

     近几年,网络上很流行这样一句话:“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句话的主题虽然是不变的真爱,但是这其中却有一个书信作为媒介。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社交软件没有电话,只能靠一纸锦书,传递情谊。

     由于书信的传递实在太慢,所以人们对待每一封每一句都格外认真,收信的人也倍感珍惜。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的发展,使用书信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有人连信封的书写格式都不了解,我们也就感受不到那份对于收信的期待了。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信件,就像林觉民的《与妻书》、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等,书信所表达的情谊都为世人所传唱。今天,精读君想要让大家看看一个诗人写给另一个诗人的信件——《给青年诗人的信》

    

     【二】

     十封给予青年精神指导的信件

     《给青年诗人的信》被许多人推荐,豆瓣上,这本书的评分高达9.1分。北大金融学教授王曙光在他的《燕园拾尘》这本书里也用了两篇文章来描写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读后感:

     里尔克,这个亲切、沉静的名字,有幸在我最寂寥的时刻成为我的良友,它是乍暖还寒的早春里的一缕阳光,将我置于“诗人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之中,至今仍让我怀着深深的感激。

     我甚至相信,他那十封致卡卜斯的幽美而深沉的信,是专为我而作的,正像译者冯至先生在《译者序》里所说的,“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仿佛在一位先知的引领下,倾听自己的内心发出的隐秘的声音。

    

     作者赖内·马利亚·里尔克是奥地利著名的诗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与叶芝、艾略特被誉为欧洲现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里尔克的存在主义诗思更是深深地影响到后来的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与萨特等人,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的一大诗性源头。

     这本书,辑录里尔克在1903至1908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

     写这十封信的时候,里尔克已然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了,但是当面对一封作者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信时,他却如此的诚恳,不厌其烦地为这位疑惑的陌生青年指点迷津,给予安慰。

     精读君认为,这大概也是这本书为什么会久经不衰,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备受好评的原因。毕竟,一个人的真诚是可以让他人感受到的,真诚往往是最打动人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下里尔克的真诚。

     【三】

     里尔克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上文说过,里尔克这十封信的内容包括他对创作的思考,还有许多人生问题的解答。现在精读君就详细介绍关于写作的思考与对面对悲伤时的态度。

     ①写作是为了什么?

     第一封信中,当卡卜斯因为诗歌无人欣赏,被杂志社屡次退回而感到不安时,里尔克是这样告诉他的:

     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

     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

     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

     里尔克并没有说该还是不该,而是诚恳且认真地谈到了创作的态度问题。一个人如果因为得不到他人的赞赏而怀疑自己该不该写作,那么他大概对写作是还不够热爱的。就像里尔克所说的那样,该不该写作这样的问题不是要问别人,而是要问自己。

     毕竟写作是为了实现自己对文学创作渴望,一个真正爱写作的人是不会去考虑他人喜欢与否,当写作成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写作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理所当然的了。

     ②如何面对悲哀?

     第八封信里,大概是卡卜斯那段期间过得并不快乐,感到悲伤,于是里尔克花了很大篇幅谈论该如何面对悲哀:

     亲爱的卡卜斯先生,如果有一种悲哀在你面前出现,它是从未见过地那样广大,如果有一种不安,像光与云影似地掠过你的行为与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惧。

     你必须想,那是有些事在你身边发生了;那是生活没有忘记你,它把你握在手中,它永不会让你失落。

     为什么你要把一种不安、一种痛苦、一种忧郁置于你的生活之外呢,可是你还不知道,这些情况在为你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你要这样追问,这一切是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可是你要知道,你是在过渡中,要愿望自己有所变化。

     人生在世,怎么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难免都要经历些挫折,打击。这些难关不是要你一蹶不振,而是要让你思考它为什么会出现,自己又该如何去克服与改变。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挫折与打击是你进步的垫脚石。

     面对一个失意的青年,里尔克循循善诱,在教导的同时也不忘给予鼓励,实为一个良师益友。

     【四】

     真诚,可以打动一切

     在第一封信的开头,里尔克这么说过:

     我要感谢你信里博大而亲爱的依赖。

     信结尾时,里尔克又说:

     我再一次感谢你对我信赖的博大与忠诚;我本来是个陌生人,不能有所帮助,但我要通过这封本着良知写的忠实的回信报答你的信赖于万一。

     试想,如果有一个人对你说这两句话,你的内心会作何感想?当精读君看到这两句时,内心是满满的感动,如果精读君是这位青年诗人,大概会在这封信后会更加毫不保留的敞开自己的心扉。

     无疑,这十封信也给许多人带来了感动:

    

    

    

     现如今,又有多少人会如此真诚的给别人写一封信?各位读友有写过吗?如果你看到这篇微课,如果你心里也泛起了一丝涟漪,那么不妨给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写封信吧,不管是爱人还是父母、朋友,甚至是自己。或许你也可以像里尔克那样为许多人带来感动:

     诗人保尔·瓦雷里在他的随笔《怀念与告别》中说,里尔克是“世界上最柔弱、精神最为充溢的人”;

     本书中文译者冯至也说:“里尔克是一个稀有的书简家,……几年来,这几册书简每每是我最寂寞、最彷徨时候的伴侣。”

     读友们是否也曾收到过这样真诚的信,如果有,就来给大家分享下感受吧。如果没有,也没关系,我们不妨先来感受下里尔克的这十封信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