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讨厌装逼?
2016/4/29 精读

     ↑↑↑点击上方精读,关注我,置顶我

     【精读君曰】

     根据百科解释,装逼是一种人类行为,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以卖弄、做作获取虚荣心的自我满足甚至欺骗性质的行为,向别人表现出自己所缺少不具备的气质;

     另一种意思是指向别人掩饰自己的才能,以达到掩盖自己真实的实力、欺骗对方的行为,有时也是谦虚的表现。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口头表达的常常是第一种含义。如今在朋友圈的各种晒,从某种意义上就属于装逼的行为。

     那么,“装逼”到底暴露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被说装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装逼的问题。

     人们为什么讨厌装逼?

     贾昱旸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社会学了没,微信公众号ID:socialor)

     人们为什么厌恶装逼?首先,必然是因为“装逼”暴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接着,要么是装逼者没找准自己的位置,要么没顾及到其传播对象所在的位置。

     这样也敢装?

     《李白》的歌词“一出门不小心吐的那幅是谁的书画”让人联想到一个没文化的土大款逢人就炫耀他收藏的字画的浮夸画面,尽管他的经济地位较高,可是在旁人眼中,他的文化资本远不够资格让他欣赏字画。于是人们嘲笑他“装逼”,这是由于“装逼者”没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出了明显高于自己身份、地位的行为。前几年,郭美美用蹩脚英文发微博,网友也嘲笑其“装逼失败”。

     “角色距离”由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即一个人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与他人预期的”理所当然、符合身份”的行为模式间的差异。戈夫曼认为,进入角色需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获得了承担某种角色的认可;第二,表现出了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需的能力和品质;第三,本能地或积极地,在精神和体力上均投入这一角色。装逼者脱离社会安排的角色,自身的能力、品质的不足让他承担不了渴望得到的角色,结果是自己预想的形象和身份得不到社会认可。人们对此类装逼的鄙视源于装逼者的不自量力、自视甚高,做出了违和感强的蠢事,而且把旁人当傻子。

     对我装有什么本事?

     这种对错误的传播对象的装逼,“炫富”就是一种典型。处于较高消费阶层的装逼者把消费能力远不如自己的群体定位为炫耀对象,无怪乎会引起不满。如果是同一消费群体的人,在互相交流购买心得,想必是不会引起“炫富”争议的。想想,如果一位学者用做学术报告的语气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人交流,那么他也会被人认为是在“装”。

    

     文化批评家福塞尔在经典著作《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中认为,尽管人们极力避谈阶层分化,但社会阶层地位影响着个人的品位和偏好,人们也会通过自己的穿着、饮食、交谈方式、闲暇时光如何度过等等来证明自己所处社会阶层的相对优势性。我们周围的事物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充满意义,成为了象征符号。

     每个人都有物质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每个人在这三种资本量的占有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更重要的是,并非所有的资本都是同质的。比如,听古典乐往往被认为比听流行乐“高雅“;说”作古“总比说”死掉了“感觉“委婉“而不粗俗;买名包总比买淘宝爆款”有档次“……这些判断体现出的文化资本、物质资本的等级差异,正是社会优势阶层对自己偏好的定义优于普通大众的结果。社会学家韦伯用”生活机会“这一概念来描述此类现实:一个人所获得的机会与成就被他拥有的社会地位和资源所左右。当人展现旁人没有,而自己拥有的资源和优势时,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一旦旁人觉得自己自由选择的机会受到挑衅和威胁,就会本能地感到不满。

     制造差距,我就是比你好

     无论是对自己定位高于旁人对自己的定位,还是选择了比自己处于相对弱势的传播对象,两种装逼让人厌恶的共同点在于“制造差距”

     以下是《格调》一书中对当时美国社会中产阶级“下馆子”的犀利精准的描述:通过经常上那些号称能做地道美食的餐馆,中产阶级玩他们最热衷的游戏——假装比自己社会等级更高的人士,比如设法让别人把自己看成品味更细腻老练的中上层人士。目标在于抓住中产阶级顾客的餐馆常常会有烛光和火焰,伴随着大量由管风琴和弦乐器演奏的音乐。一个只有高中学历、做行政秘书的女人告诉斯特兹?特克尔:“我常常和生意人一起吃晚饭,我非常喜欢。我喜欢那些餐馆里的背景音乐,听着让人很放松。我喜欢那种气氛。”

    

     中产阶级就生活在这个小小的胡桃壳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产阶级进餐馆根本不是冲着食物去的,他们冲的是餐馆里的装潢“艺术”或者管弦乐队,而不是大厨的手艺。

     制造差距是一个精心、故作自然的过程。它因特定的传播场合和传播对象而富有意义。今年春节,微博一组回老家前后对比图火了,城里求职、穿着时尚考究的"白富美"、"潮男"Mary、Angela、Kevin、Tony们,一回老家就瞬间变成穿着臃肿土气的村姑小芳、二狗子、傻丫头。这组自黑照片,在于满足了大众对于平时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不得不回归本真、暴露“真面目”的快感。可见,装逼行为的必要条件是需要能体现自己在社会地位体系中相对优势位置的特定场合,以及“不明真相却觉得很厉害“的接收者。当两者都不存在,刻意制造差距就失去意义变得没有必要了。

     我只是分享,你却说我装逼

     网络社会的发达,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晒出自己的生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也给了人们从台前到幕后更多的“装逼”机会。法定节假日被戏称为"朋友圈摄影展",到处吃喝玩乐度假的人生赢家状态让人吐槽“装逼党神烦”。不少人也觉得无辜:“我只是和大家分享我的生活,没强迫你们看啊。”

     装逼和分享,都是为了得到社会认同、得到他人的关注,但得到的反馈却截然相反。不同之处是,分享传递的是对受众者具体有效的信息,以内容为中心,得到的反馈是积极双向的;装逼传播的信息是以传播者自己为中心,重点在于借助某种事物或状态让他人感受到传播者的优越性,不在于内容本身的内涵,得到的反馈是消极单向的。同理,“自信”和“自大”也不同。人们之所以讨厌装逼行为或者装逼之人,并不是由于行为本身,而是由于装逼者把他们的行为或拥有事物的不同赋予“优越”的意义,让别人感受到一种“你(们)不如我”的“得意”。

     不想被说装逼,怎么破?

     Quora上网友对于“如何避免被说装逼”给出了回答:让你身边的人自我感觉良好。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我有双学位,最喜欢听古典乐和探讨哲学,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但我从未被说过“装”。因为我不觉得宁愿看《蝙蝠侠》也不碰《李尔王》的人比我差。而我也有我的“低俗”品味。我爱麦当劳汉堡,大快朵颐的时候,我没有罪恶感,只有纯粹的快乐。我从不做一些仅仅是为了“秀”的事情,比如流行的“你必看的/读的/吃的/听的.....”。我不觉得听Beach Boys和贝多芬有啥大的区别,反正我都爱。我从不仅仅根据别人喜欢什么来判断他的品味,我用尊重和理解对待他人。如果一个家伙,看见我读《哈姆雷特》就说我“装逼”,没关系,我知道我不是,只是他太玻璃心。

     无论是装逼还是分享,都是人们向美好事物靠近、寻求接受的本能。但面对装逼行为,你实在是不爽,又不想失去风度,该怎么办呢?你能做的就是……

    

     我猜,你会想阅读:

     为什么你需要看书单?(附28个书单)

     怎样快速拓展知识面?(附40本好书导读)

     如何达到从学到用的5个阶段?(附145篇微课)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知识入口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