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是稀里糊涂地拼命工作,那就完蛋了!
2016/5/14 精读

     ↑↑↑点击上方精读,关注我,置顶我

     【精读君曰】

     为什么你努力善用每分每秒,却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为什么有人能够日理万机,却还是精力无限?

     其实,真正的聪明人,是能够用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法则。日本漫画家铃木敏夫在他的新作《吉卜力的风》一书中,也透露了这样的观点。下面,精读君就摘取这本书中的一段访谈录,让大家了解一下,铃木是如何“灵活”地工作和生活的。

     青年们请注意,如果你只是稀里糊涂地工作拼命工作,那就是完蛋了呀!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上海译文出版社官方微信,微信公众号ID:stphbooks)

    

     前几天在微博上给一位朋友解释《吉卜力的风:从<风之谷>到<起风了>》一书中,吉卜力制作人铃木敏夫在访谈中对宫崎骏直呼为“宫先生”是个什么鬼的时候,有位朋友跟贴的一句评论真是堪称对铃木先生在吉卜力公司重要性的最佳点评:

     「 铃木,代表了吉卜力的公关和传播能力。」

    

     在《吉卜力的风》一书中,访谈者涉谷阳一铃木敏夫在与宫崎骏、高畑勋三者之间的作用也有一句精彩的点评:

    

     「 为了动画之神,如何协调三个人的关系让大家都处于最佳状态,铃木先生一直扮演着『引擎』的角色。」

     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铃木敏夫成为吉卜力创业三巨头之一也不是一蹴而就,如果看完这本书,就会发现其实铃木先生更像是被赶鸭子上架的。尤其是在他少年时的家庭成长环境、青年进入庆应大学求学,以及毕业后到德间书店开始工作,一定程度上,各种机缘的交汇促成了后来的制作人铃木敏夫。

     之所以在今天青年节这一天选择推送这样一篇文字,实在是觉得,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铃木的经历,真是很值得细细思考,尤其是那一句:

    

     喔喔,错了错了,不是上面这句,

     是下面这句,由铃木敏夫的母上大人所说的:

     什么叫只有努力工作才对公司有价值,

     你要是听信了这种话稀里糊涂地拼命工作

     就完蛋了!

     与大家分享几段摘自铃木敏夫这本访(ba)谈(gua)录(ji)《吉卜力的风》一书中,关于铃木敏夫从小时候,到成年进入德间书店担任编辑时的几个小片段,限于篇幅,有删节。

     ▼

     ▼

     ▼

     和母亲的关系

     ?

     ——听说令尊擅长画画,而且很喜欢漫画。

     铃木:是啊,小时候家里经常会买少年漫画杂志。《有趣的书籍》《少年》《少年画报》,每个月父亲都会看,我也跟着看。

     ——看来您跟令尊的关系不错啊。

     铃木:没这回事,大家不都觉得自己的父亲是很难相处的人吗?而且我们家还有另一个原因:我父母的关系一直很差,所以当时觉得父亲是要打倒的对象。

     ——不过在少年铃木的心中,开始萌生大人的意识了吧?

     铃木:嗯,只要你想长大很快就会长大。还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在我小学三年级还是四年级的时候,母亲很难得地对我说:“小敏,今天要不要去散步?”我们逛到某家人的门前停了下来,母亲看着门口的名字牌对我说:“这个人以前曾经喜欢过我。”即使我是个小孩也吓了一跳,我心想,她到底要说什么啊?母亲继续说:“不过,我总觉得这个人不太可靠。”我问她为什么跟父亲结婚,她说:“你父亲这个人工作很踏实,所以我选择了他。”

     ——哈……这是能跟小学的儿子讨论的话题吗?

     铃木:所以我也受她影响啊。她在“到底选择哪个人好”这件事上纠结了很久,她告诉我最终选择父亲的理由是:“跟了这个人的话一辈子都不愁吃穿!”目标多明确啊,而且还非常务实。……在这样的人身边长大……虽说我本性也是如此,母亲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如果我因为世间的虚名而沾沾自喜,她就会非常生气。

     德间康快不是个好人!宫崎骏还不退休?

     ?

     ——真的是这样吗?

     铃木:就是这样。我太太曾对我母亲说:“敏夫是身居高位身不由己。”母亲听了这话后打电话来大骂了我一通。

     她说:“什么叫只有努力工作才对公司有价值,你要是听信了这种话稀里糊涂地拼命工作就完蛋了!”她总是叮嘱我“不要搞垮身体”“工作随便应付下就行了”。母亲跟我说过很多次,工作是有窍门的,即使做错了也没关系,总之不要努力。

    

     ▲ 铃木敏夫,1985年参与吉卜力创社,1989年开始成为吉卜力工作室专属人员。任《岁月的童话》《百变狸猫》《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的神隐》《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等电影的制片人

     ——看来您没有遵循她的教诲啊(笑),都做到董事长了。

     铃木:不过无论做什么,她的话总会在我的脑海中响起。还有一次母亲生气地打电话来跟我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们公司的董事长德间康快(德间康快:德间书店的创始人,日本著名电影人、吉卜力工作室的创建者之一。)了,他可不是什么正经人,那个人要是敢欺骗你我绝对饶不了他!”——她就是这样一个人。

     ——真是位非常出色的母亲啊。

     铃木:是吗?现在我每天早上还被她唠叨,每天都能见到她。我今天早上还在说,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我一定要早死,结果被她骂“蠢货”,已经九十多岁了脑子一点都不糊涂。

     ——铃木先生成为了吉卜力的董事长,公司如今有了这么大的规模,变得有名气了,又做了那么多热门电影,令堂是如何评价的?

     铃木:她说:“宫崎先生这个人身体还好吧,他能干到什么时候?”

     ——(笑)

     铃木:她就是这种人。

     ——真是位了不起的人啊。

     铃木:是啊。我看到很多电影中,将儿子赶上战场的母亲都会对儿子说:“要为国效力!”这绝对是胡扯。真正的妈妈肯定会说:“别中弹啊。”“别傻乎乎地往前冲啊。”这就是老百姓心里的小算盘。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超级的现实主义者

     ?

     ——听说令尊喜欢看国产电影,令堂喜欢看海外电影?

     铃木:他们真的很喜欢看电影,但是两人经常为看什么电影争执。母亲说要看就看阵容华丽的海外大片,国产电影不看。父亲则相反,就要看国产的电影。他非常喜欢《座头市》,还带我去看过。母亲总是说:“为什么要花钱去看那么穷酸的东西?”(笑)

     她选择看电影的标准就是看电影投了多少钱。因为她觉得,电影就是一个华丽的美梦。

     ——好独到的见解。令堂对吉卜力的电影是如何评价的?

     铃木:她只问有没有赚钱

     ——(笑)

     铃木:或者问有没有观众来看。母亲和我每周都会去各个寺院巡游,有时候我会带公司里的年轻人一起去,巡游结束后顺便回去工作。大家原本在一起愉快地散步,但是人家稍微离开一会儿母亲就会问我:“这家伙能派上用场吗?

     ——(笑)

     铃木:或者问:“这家伙每月拿多少工资?”问得我好尴尬。

     用最少努力获取最大成果的天才

     ?

     ——这么一说,铃木先生还是很努力的嘛。

     铃木:哪有。虽然在这个班级我是第一,但是在整个学校的排名还是惨不忍睹。

     ——但是您考进了庆应大学啊。

     铃木:关于这件事啊,我是动过歪脑筋的。我在高中这三年根本没认真读过书。父亲在暑假结束后说他已经放弃了,因为我的成绩虽然有起伏却一直在向下滑。

     不过到了九月份,我多少动了想好好干的念头。至于要怎么做我心里有谱——去书店就能找到最近五年的考题,我觉得要进庆应的文学系这应该能派上点用场,就把试卷全部买下来了。之后我又在名古屋的鹤舞公园旧书街,找到了全部十五年份的考题。我将它们全部买下来,从这一天开始我就只背这上面的考题。

     我只做这上面的考题,其他什么都不做。一天只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学习。不过我把过去这十五年份的考题进行了彻底的研究,如果出了这之外的考题我就死定了。

     ——简直像掷骰子赌博一样。您的头脑实在是太灵活了。

     铃木:灵活在哪里?

     ——因为一般人绝对想不到去找跟庆应出相同考题的地方吧。这种能力简直就像性能卓越的搜索引擎。

     铃木:我那时候就学会了用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果。

     ——只有脑子特别灵活的人才能想到这种捷径,一般人就算想做也做不到吧。

     学运让“我”开始思考这个世界

     ?

     ——那是个不可以置身事外、必须关心政治的年代吧。

     铃木:是啊,那时候才刚刚开始,真正动真格的是在秋天的羽田。

     ——我是亲身参与过全共斗运动(全共斗运动:1968—1969年发生在日本的学生运动。)的铃木先生下面几届的学生,也就是拿着石头砸砸校舍的小愤青,本以为进了大学会砸得更凶,没想到一下子就结束了。我们是迷失了方向的一代人。不过当时真的是一个赌上人生、拼上性命搞政治的年代啊。

     铃木:是啊,而且当时是真心期待社会能有所改变。

    

     ▲ 年轻时的铃木敏夫

     ——铃木先生讲了很多有趣的事,当时大家也不是抱着半吊子的心态在搞政治,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当时事情如果再发展下去大学可能就荒废了,大家也没法工作。就像刚才说的那样,弄得不好周围还会出现死伤。

     铃木:哎呀,那时候周围已经失控了,有人去了某地就再也没回来。我其实也受到过这样的邀请。而且我那时候还不得不画大量的传单,这东西我到现在还保留着。而这些不堪的回忆,在最近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中派上了用场,所以这部电影当中才会出现那个时代特有的“自我否定”(日本学生运动时的口号繁多,其中之一就是“自我否定”。一开始是反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到了后来就干脆变成了从根本上否定大学教育的怪论。)这样的台词。

     ——没错,当时的确是这样。

     不要脱离社会现实

     ?

     ——终于到了找工作的季节了。

     铃木:是啊,到了要找工作的时候,我开始认真考虑自己适合做什么,结果什么都不适合。

     那是个不会顾及你个人意愿的时代。那个时代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我到现在都记得一九六七年的三田校舍庆典的题目——“人类的幸福!”好惊人的主题。

     现在想来,这个主题当中个人的价值是不存在的。直到近几年,以人为本的时代才真正到来。在那个时代的漩涡中心感受它的变化才更有感触,这个社会是在前进着的。

     ——对工作完全没有任何期待和展望吗?

     铃木:没有什么想做的,也没地方可去,说到底我根本不想出去找工作。这时候(准备报考研究生)一个叫大岛宽士的朋友问我:“你要脱离现实社会吗?”他说考研究生不是现实社会,也不是真实的人生。他还说过一句话,说教育就是“把我们都明白的事当理论来贩卖”。被他这么一说,我顿时醍醐灌顶,决定出去找工作。大岛宽士这个人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不要脱离现实社会”,的确是一句金玉良言。

     铃木:不得已作出要去找工作的决定。不知道哪里来的印象,就觉得报纸的专栏记者不错,感觉挺好混。因为专栏记者不会公开招聘,所以我去了当时的职业介绍所。

     ——被面试官惹怒的应聘者啊。

     铃木:没错,就是这样。

     ——哪有这样的应聘者啊。(笑)

     铃木:嗯,我就是那个对腆着肚子、衬衫大敞的总经理说“老子不干了”的应聘者。

     ——所以,您出去找工作,既不是为了进入所谓的大型组织工作,又跟自由撰稿人的生存方式有所不同……就像刚才说的,政治运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铃木先生肯定留下了心灵创伤。

     铃木:是啊。

     ——虽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却迷失了方向。

     铃木:而且很多在学生运动中活跃的人都进了媒体工作。这些人都是学生运动当中的领头人物啊,竟然这么轻松就转换了自己的身份。

     ——(面试时)只要说“报纸的职责是主持社会的正义”之类的话不就行了吗?不是随便说点什么就能应付过去的问题么?

     铃木:是啊,但我说不出口。

     ——就那么讨厌说冠冕堂皇的话么?

     铃木:我讨厌说什么报纸对社会的责任感之类的,对当时的我来说这个负担太沉重了。我还是有点梦想的,梦想着报社派我到某个小城市去采访,而且因为不是什么大型报社,所以应该会过得很轻松。

     德间书店那边,他们问我看过德间的哪本周刊杂志,我一本都没看过,就老实回答“没看过”,结果提问题的人还挺高兴。德间书店真是太棒了!

     德间书店真是太棒了!

     ?

     铃木:出版社我只去过德间一家应聘。当时真是吓了一跳。为什么呢?因为我一去就被告知有两千人来应聘,但他们只录取五个人。我觉得可能够呛。更何况当时来应聘这种出版社的大多都是早稻田毕业,光早稻田的学生就有一千多人,剩下的才是其他学校的人,甚至连应聘的会场都不一样。所以我刚开始就在想,早稻田以外的人估计很难进去吧。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叫我去上班。最终两千个人里面只招了五个人,而且除了我以外都是早稻田的人。

     ——进去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德间的空气都让您很有亲切感。

     铃木:是很有亲切感。面试的时候就觉得这地方不错,一上来就问我:“你还是处男吗?”这可是在面试中啊,我回答说不是。然后他们又问我是怎么把对方搞上床的,我说:“这种事没必要说出来吧?”这个问题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这公司太有意思了。

     铃木:没错、没错,我就是觉得这公司很好玩。我还被他们说没常识来着。我记得我好像回答说:“不擅长记固有名词。”

     ——这样都能被采用,德间书店真是好伟大。

     铃木:我也很庆幸。

    

     ▲ 你们说,铃木敏夫描述中的德间书店,有没有这样《起风了》一片中井然有序的场景?

     ——刚开始就把你分配到了《朝日艺能》吗?

     铃木:没错,我们五个人都被分到那里。不过我都没看过这本杂志,又没做过杂志的实习生,真的什么都不会做。

     ——一上去就让你们撰稿吗?

     铃木:说让我们等着,我们五个人就在那里等着。到了第三天,发生了一件让我想忘都忘不掉的事。一个前辈走过来说:“喂,你们这帮新人把桌子搬到角落去,这里要留出个空间。”我心想,他们要做什么呢?他随后就补充了一句:“这里有人要决斗!”真的哦,然后我们就看到两个人在这里决斗,围观的人都在赌谁输谁赢,我真的很惊讶,心想这公司真是不得了。

     ——谁跟谁决斗?

     铃木:同一部门的同事。

     ——为了什么决斗呢?

     铃木:应该是有什么事互相看不顺眼吧。

     ——这是家出版社没错吧?(笑)

     铃木:德间就是这种氛围啊。我进去的时候佐木隆三(佐木隆三(1937—):著名的小说家、纪实文学作家。)先生等人还在德间,都是些了不起的人物啊。

     ——要一直互殴到一方倒下为止吗?

     铃木:没错,我当时想:“真是进了狼窝了。”

     第一次打交道:怪人高畑勋,怪人宫崎骏

     ?

     铃木:那时电影《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还没上映,我想见见导演高畑先生。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结果高畑先生这个人啊……真是,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他一直在找借口推辞。之后谈到这件事高畑先生也说,当时的反应是有点夸张了。(笑)

     ——都谈了些什么啊?

     铃木:具体说了什么我记不太清了。(笑)应该是从“你们的杂志是什么样的杂志”这句话开始。我跟他说我们其实是一本创刊杂志,高畑先生说:“哦,这样啊。”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点都不想见我

     大约通话了一个多小时左右,他说跟他一起做《霍尔斯》的宫崎骏也在旁边——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他说不定有其他不同的见解,能不能换他接电话?”我问道,然后就换宫先生接电话了。

     ——这一个多小时高畑先生到底说了什么,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我不想见你”吗?

     铃木:没错,就是这样。换了宫先生接电话后……那时他的措辞我记得一清二楚。他一上来就说“大致情况我已经了解了”,意思就是你不用再说第二遍了。相反,他直接提要求说,工人运动等其他的背景内容,全部解释清楚需要十六页,所以请给他十六页的版面。通话大概三十分钟后,我决定放弃采访他们。

    

     这就是高畑勋和宫崎骏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我心想,这都是什么人啊?!没过多久《霍尔斯》在池袋的文艺坐(场馆名)。晚场上映。我去看了,好震撼!真是一部不得了的电影啊!

     ——对铃木先生来说,第一次接触高畑勋与宫崎骏的印象如何?

     铃木:两个奇怪的家伙——打电话时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我也做过很多采访,从来没见过像高畑先生那样因为不想见面就一直在电话里跟你打太极拳的人。宫先生正好相反,直截了当地说“给我版面”“给我页数”,其他的一概不提,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算纯粹吧。反正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奇怪的家伙”。

     再也没有比这样的邂逅更刺激的了

     ?

     ——所以观看《霍尔斯》,对铃木先生来说真的是……

     铃木:改变人生的大事件!

     宫先生做《卡里奥斯特罗城》的时候,我和龟山修去采访。见到宫先生后,他讲了很多很过分的话,他反复强调“不想接受采访”。他说:“你们做的杂志简直是无聊之极!”认为我们是纯粹拿动画来卖钱,如果接受这种杂志的采访,会被玷污。

     这句话传达到我脑海时,我立刻火冒三丈,坐在他旁边什么都不说。宫先生埋头工作,权当旁边没我们这号人。

     大约到了凌晨二三点,他突然说:“我回去了。你们明天九点再来吧。”我以为是晚上九点,没想到他说的是早上九点。没办法,只能奉陪。于是第二天早上我们俩又去了,这就是所有一切的开始。

    

     ▲ 年轻的高畑勋和宫崎骏

     ——铃木先生为什么要在宫崎先生身边紧贴不放啊?

     铃木:因为我很生气啊。按照之前的经验,只要肯见面就代表接受采访,这样被拒绝我不就输了么?我不喜欢这样,无论如何我都想赢。

     ——即使碰到个不讲理的家伙也没必要做到这种程度吧。

     铃木:怎么说呢,一般人不会这样。大部分人听说要被采访都会接受。到了第三天,他一边画分镜(作为电影拍摄用的手绘脚本)一边转过头来问我们:“这种场面应该叫什么?”这是他问我们的第一句话,分镜上画的是自行车追逐的场面。龟山回答说:“自行车比赛里把这种情况叫‘抄外档’。”从这之后大家才逐渐畅谈起来。

     刚开始的三天我们不是都在一起么,结果到电影完成为止我和龟山每天都去他那里,感觉就像去玩一样。

     ——他当着铃木先生的面说《Animage》很无聊吗?

     铃木:是的。

     ——那时候您怎么想?

     铃木:我不是说了我很生气吗?

     ——您没觉得被戳到痛处了吗?

     铃木:当然有,很痛啊。就因为他说的话直中靶心让人无法辩驳,我才努力想办法缓解这种疼痛。“无聊的杂志”“就想着用动画赚钱”——他说的一点都没错。不过,其实也不全是为了赚钱,不是还有像尾形先生那样,为了给儿子看才努力做杂志的人么?所以他才想让我做成一本高尚的杂志啊。我也想向大家传达这种想法,尾形先生的话翻译过来其实就是“记录下最真实的情况”。

     我就是想写真实的情况,所以将这些话全部都整理成文稿。“宣传说有很多改变,但事实上什么都没有变”,将这些内容变成报道时真的很有意思。

     ——原来如此,不过,铃木先生也因此遇到了高畑先生和宫崎先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了吧。

     铃木:虽然我不想承认,但的确如此。

     ——毕竟他们是既不接受您的采访,又出言批评《Animage》的人。肯定是相当受打击吧。

     铃木:比起受打击,更多的是火大吧,气得火冒三丈。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改口说好。

     ——还有一半是高兴吧,铃木先生肯定一直在等待这种邂逅。

     铃木:没错,正是这样。之后又跟高畑先生见了面,当中发生了很多事。之前在《Comic & Comic》漫画杂志中因为工作关系接触了很多作家,也得到了不少交流的机会。回想起来,无论跟谁见面都不像跟这两个人的邂逅那么刺激。

     ▲

     ▲

     ▲

    

     大概不会有谁能想到,1978年的这一次“刺激”的邂逅,会让上图中三位在一起喝酒吃火锅的伙伴,成为一生的朋友,以及开创日本动画一个时代的人物。

     今天就到这里,更多关于铃木敏夫、宫崎骏、高畑勋以及吉卜力公司的八卦故事,还请关注以后的推送吧!

     (完)

     声明

     以上文字整合自

     《吉卜力的风》

     图片来自网络

     如需转载先请联系上海译文微信公众号

    

     相关图书推荐

     吉卜力的风

    

     作者|[日] 铃木敏夫

     译者|黄文娟

     《龙猫》和《萤火虫之墓》上映时完全没有观众去看?

     《魔女宅急便》曾被人说“这是宫崎峻最后一部作品了吧”?

     《百变狸猫》如何战胜《狮子王》取得票房新高?

     为了向《猫的报恩》挑战,才创造了《哈尔的移动城堡》?

     《红猪》原本只是宫崎骏用来纾解心情的15分钟视频?

     《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是因吉卜力的生育高峰而诞生的作品?

     两位大师谢幕作《起风了》及《辉夜姬物语》的制作秘话……

     《吉卜力的风》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制作人、宫崎骏的幕后推手铃木敏夫,接受日本著名音乐人涉谷阳一的采访录实录,讲述谁都没看过的吉卜力背后的故事,可谓了解宫崎骏、了解日本动画大师、了解日本动画制作业的真实的书。

     我猜,你会想阅读:

     为什么你需要看书单?(附28个书单)

     怎样快速拓展知识面?(附40本好书导读)

     如何达到从学到用的5个阶段?(附145篇微课)

    

     ↓↓↓点击阅读原文上京东,马上带走《吉卜力的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