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相信那种相濡以沫的陪伴吗?
2016/8/21 精读

     【精读君曰】

     《干校六记》的书名和篇目,都源自清朝沈复的《浮生六记》。《浮生六记》记述作者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与其妻芸娘的鳒鲽情深。

     钱钟书在书前小引说:“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那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杨绛先生把夫妇之情写得十分细腻,充斥于字里行间,那种相濡以沫的感情,流于日常的真切,不顾一切的关怀,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

    

     读《干校六记》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厦门大学出版社(ID:xmupress)

     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是一本精妙绝伦的小书,它兼具历史和文学两种性质。作为历史看,它恐怕是1949年以来第一篇以私人见闻为基础的关于一次政治运动的详细记录。我们曾经有过多次这样的运动,但看得到的一般只是发表在报刊上的简略而枯燥的报道,没给后代留下多少具体的、深刻的印象,事过之后难免会引起一片模糊之感。

     《干校六记》记的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知识分子下放河南省农村接受“再教育”的两年间的事迹。除了有意避开清查“五一六分子”这一面不谈以外,作者把下放劳动的整个过程,从当初匆促治办行装,送先遣队起程,自己起程,下放后参加挖井、建造厕所、看守菜园、轮流巡夜等劳动,直到后来经过一番曲折奉召回京,原原本本如实地反映出来,既无夸张,又无掩饰(包括自己的内心活动),读过之后令人觉得这确实是关于一件大事的不折不扣、有血有肉的信史。不仅是信史而已,而且也是杰出的文学作品。

     作为文学作品看,此书的妙处在于摒除了一切虚构和想象,纯用直叙和白描的手法,却能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这应该归功于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杨绛先生最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让奔放,特别是在叙述经受重大折磨的时候。在《下放记别》一节里,她说到后来独自动身下干校,前来送别的只有她的独女,女婿不久前在清查“五一六分子”运动中被迫害至死。这是何等凄惨的场面,作者并不大放悲音而只轻轻地说:

     阿圆送我上了火车,我也促她先归,别等车开。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放心撇下她。可是我看着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了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她在我们那残破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整理,忙又睁开眼。车窗外已不见了她的背影。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火车慢慢开动,我离开了北京。

     声音虽小,能量却大,读了这短短的几句,谁不会感到万分难受?

    

     杨绛先生致郑朝宗先生书(钱锺书先生附笔)

     在《学圃记闲》一节里,作者叙述她在菜园劳动时,亲眼看见一个被折磨至死的人被草草收埋的情况,然后又轻轻地说:

     冬天日短,他们拉着空车回去的时候,已经暮色苍茫。荒凉的连片菜地里阒无一人。我慢慢儿跑到埋人的地方,只看见添了一个扁扁的土馒头。谁也不会注意到溪岸上多了这么一个新坟。

     这段记载令人想起了王守仁的《瘗旅文》。王守仁在贵州龙场驿上目睹被流贬者暴死的惨状,触景生情,写了一篇哀痛欲绝的长文。杨绛先生的感情却深沉得多,在平平淡淡的寥寥数语中包孕着多少血泪!

     《干校六记》除记述下放劳动的事迹外,还穿插着许多描写,如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农民生活、下放者的工余情趣,以及作者夫妇间的深情密意,等等。这些有的看来很琐碎,似乎不值得形诸笔墨(如《“小趋”记情》和《冒险记幸》这二节),而作者却言之津津有味,读者也不会感到枯燥。

     为什么如此呢?原来是作者有意巧安排,在那时期阴森可怕的社会牢狱里打开一扇窗户,让狱囚们看到了一线光明——爱和人情味。而这却是一般历史家不敢、不屑和不能运用的艺术手法。作者深切同情当地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但也不隐讳他们由于极端贫困而引起的种种落后行为,而终之以深刻的自我检讨:“我们不是他们的‘我们’,却是‘穿得破,吃得好,一人一块大手表’的‘他们’。”

     诸如此类的鞭辟入里的警语遍布全书,处处闪出智慧之光,为本书增色不浅。杨绛先生是饱读中西古籍的学者,而她使用的却是一种通俗精炼、俗而能雅的文学语言,在同类作品中堪称无与伦比,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举例了。

     总之,《干校六记》既有史笔,又有文采,是文史结合的一个范例。在十年浩劫,人文凋敝后,出现了这么一本小书,足证严冬已过,春回大地,随着国运的好转,我们的文化事业也开始有了新的生机。杨绛先生恰似报曙之鸡,把这好消息趁早传达给人间,这是值得感谢的。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精读读友会入会规则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