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大师叔本华:如何才能幸福的度过一生?
2016/12/3 精读

     【精读君曰】

     幸福是什么?

     有的人说:幸福是房子里的笑声很甜;

     有的人说:幸福是一个阳光温热的午后;

     有的人说:幸福是重温一本自己喜爱的书……

     如果问你,你会如何回答?

     幸福是人类的毕生追求,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五花八门,没有标准。

     那么,现在的你,幸福吗?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没有人时时刻刻都是幸福的。幸福来之不易,追寻幸福也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话题,因此“如何幸福的过一生”也变成人们迫切想要知道的东西。

     因此,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穷尽一生,寻找幸福的定义,最终凝结为一本书——《人生的智慧》。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他,也因为此书而名声鹊起,然而这却是他的封笔之作,9年后叔本华因病离世,留下的遗言是:

     希望爱好哲学的人,都能客观独立地理解他的哲学。

     在这本书中,叔本华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使自己过的幸福。

     对于这本书,尼采说:在读完叔本华的书的第一页以后,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将要把他写的所有东西都读完,他所说的每一个字我都要听。

    

     现在,精读君将以微书的形式解读整本书的内容。包括叔本华主张的“幸福三分法”: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人在他人眼中是怎么样的以及对这三条的详细解读。

    

     本书约7万字,以每分钟读600字计,阅读此书约120分钟。精读君的微书约3.6千字,阅读耗时6分钟,可帮您节省114分钟。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幸福三分法”究竟是什么?

     【一】

     如何才能幸福的度过一生?

     想要幸福,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亚里士多德把幸福分为三类——身外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叔本华保留了他的三分法,认为决定人类命运的根本差别取决于以下三项不同的内容:

     人是什么:即个性,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智力和教养;

     人有什么:外在财产与一切占有物;

     人在他人眼中是怎么样的:人向外界呈现出的样子,也就是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而他人的看法则是基于这个人已经获得的荣誉、社会地位和名声而来。

     叔本华认为,“幸福三分法论”在于如何安排我们的生活,然后享受最大程度的快乐与成功

     幸福的首要因素,是由他的内在机制决定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塑造并观察世界,世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对于某些人来说,世界是空洞乏味流于琐碎的;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却极有可能丰富有趣充满意义的。

     就像这句话所说:你拥有什么样的内心, 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因此,不幸福,只是你“感觉不幸福”。很多人都意识不到,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性,财富或命运只是意味着我们有什么,或者是别人以为我们有什么。

     幸福的本质在于“人”,幸福的人会保持身体健康、培养能力、不贪恋过剩的财富。我们要做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个人品质,并符合个人品质的方向去追求发展。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是什么”这一节里的内容,健康与精神,痛苦与无聊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二】

     你的幸福感,为何越来越少了?

     幸福,不仅依赖于我们的精神,也依赖于我们的健康。幸福感减少,很大程度上受这两者的影响。同时,痛苦与无聊也是幸福的宿敌。

     ①健康

     一旦身体出现不健康的状态,你就很难感受到愉快。甚至那些伟大的大脑、欢快的气质,都将因为缺乏健康而黯然失色。

     近几年,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层出不穷,熬夜、过劳都成了影响健康的元凶,你还熬夜玩手机吗?如果是,赶紧戒掉这个坏习惯,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吧。

     最愚蠢的事就是牺牲自己的健康去追求任何其他一时的快活,不管是为了利益、学问还是名气,甚至为了转瞬即逝的感官乐趣糟蹋自己的健康,都是愚不可及的行为。所有其他一切都应该为健康让路。

     ②精神

     就如前文所说,个性是决定幸福与否的主要因素。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

     人并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影响,而是被他们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所左右。

     英语中有个短语“to enjoy oneself”(好好享受)就十分恰当。我们会说“他在巴黎很享受”,而不会说“他享受巴黎”。生命中的幸和不幸,与其说是取决于我们遇到了什么,不如说是取决于我们与它们相遇的方式

     悲观的人面临的痛苦与不幸是更富有想象力的,他们夸大了不幸与痛苦,因此比无忧无虑的人活的更不真实、更焦虑。杞人忧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霍金却不会如此,在一次演讲会上,一位女记者问他:“病魔将您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他回答道: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乐观的人总会在一件事中找到安慰,保持愉悦的心情,因为百分百的坏事并不存在啊。

     ③痛苦和无聊

     人类幸福的两大宿敌就是痛苦和无聊。实际上,生活就像一个钟摆,在这两端之间或激烈或温和地来回摇摆

     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睿智的人会从痛苦不安中争取自由和闲暇,追求安宁、简朴,尽可能不被打扰的生活。曾经的隐士,大概就是这样一类人吧。

     只有闲暇可以让一个人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时光。一个自身内在丰富多彩的人,在闲暇中才是最幸福的,也因此不会感到痛苦与无聊。

     人真正的幸福,主要源自内在。它意味着充满活力地做你擅长的事并获得预期的结果。千万不要牺牲自我内在去换取外在,不要用安宁、闲暇与独立去换取荣耀、地位、头衔与名气。

    

     【三】

     人拥有什么?

     上面我们谈了“人是什么”这节的内容,现在我们将谈谈“人拥有什么”。

     首先,伊壁鸠鲁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三大类:

     必要的自然需求,譬如衣食住行等;

     非必要的自然需求,比如某些感官的满足;

     既非必要也非必需的,即对奢侈、铺张或浮华的无止境需求。

     叔本华认为,衡量一个人的幸福不应该只看他拥有了什么,而要结合他想要得到什么一起作参考。而格局与视野影响了每个人的“想要得到什么”,以下是叔本华对于财富的看法:

     一方面,财富就像海水,越喝越渴,名望也是如此。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就是因为我们的欲求越来越多,期望越来越高,却总也无法企及,永远不能满足。

     但是,热爱金钱是不可避免的,毕竟金钱可以满足必要的自然需求,因此追求财富关键是把握度。

     另一方面,贫穷的生活会将一个人的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因此一贫如洗也可以是一个人的优势。

     在谈到“人拥有什么”时,作者并没有把家人与朋友包括其中,他认为与其说一个人拥有家人,不如说他为家人所有。朋友也是同理,他们都是互相拥有的。

     最后,我们谈谈“别人怎么看待你的”这一方面的内容。

    

     【四】

     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作为人类天性中一大特有的弱点,人们总是对“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想太多。其实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都与我们的幸福无关。

     相对别人怎么看你的而言,你怎么看待自己的才对我们有所影响。总而言之,别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

     叔本华将“别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进一步分为三项:地位、荣誉与声望。

     ①地位

     作者认为社会地位具有一种世俗的价值,严格来说是华而不实的,它的作用是要得到一种虚假的尊重,就像一场闹剧。

     你是如何看待“地位”的呢?

     ②荣誉

     所谓荣誉,客观来看是其他人对我们价值的看法;主观来看,就是我们对别人这种看法的重视。

     由此可见,若想拥有荣誉,就要对别人产生有益的、并非只是道德层面的影响。比如永不变节的骑士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等。

     所以,人们会竭尽全力去讨好世界,也就是所谓的荣誉感、羞耻感,一个人只要想到被他人菲薄就会感到耻辱羞愧;相反的,如果确信别人喜欢、肯定自己,可以极大地增强生活的勇气,因为别人的喜欢意味着有人支持与帮助。

     ③声望

     别人对我们人生的评价,还可以通过我们获得的声望来表现。

     比起终将逝去的荣誉来,名副其实的声望可谓不朽。它只有用非凡的成就才能换取,这些可以建立声望的成就可以分为两类:立功与立言。

     立功即建功立业,要求拥有伟大的心灵,然而功业会消逝,会随着历史被渐渐淡忘。

     立言指著书立说,创造出伟大的作品,要求拥有过人的才智,伟大的作品会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比如,关于某位帝王,我们只知道他的名字与相关史料,然而一些作家譬如柏拉图之类,却至今影响着我们,就像他们曾在自己的时代对当时的人产生的影响一样。《红楼梦》《史记》直到今日仍陪伴着我们,但同时代的丰功伟绩早已无迹可寻。

     最真实的名声,是流传身后之名,主人并不知晓的名声。倘若一个人追求的是受人崇拜,只能说明他没什么值得被崇拜的东西,也就是浪得虚名。他们享受名声带来的好处,但却不具备名声所代表的价值和分量。

    

     【五】

     叔本华说的那些话

     上文我们讲完了关乎自身幸福的三个方面问题,但叔本华一生中写了很多关于人生智慧的文章,对于如何活的更好提出了不少有启迪性的建议。因此精读君选出几句极具代表性的经典语录与大家分享。

     关于人际关系:

     ①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靠得太近会痛,离得太远会冷。

     ②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③平庸的人喜好与人交往,喜欢迁就别人。这是因为他们忍受别人要比忍受他们自己来得更加容易。

     关于内在品质:

     ①欲望是一切哲学不证自明的真理。

     ②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③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关于思想与学术:

     ①我的哲学令人不快,因为我说出了真理。人,就应该这样自信!

     ②大思想家真是凤毛麟角,他们是人类的灯塔,没有他们,人类就要流落在迷茫无际的大海里。(中国有句: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③除了少数能从声色犬马和棋牌游戏中思考出真谛的人而言,这些都是寻常人希望摆脱无聊的手段。而通过这些手段得到的,都不是真正的快乐。寻常人一旦失去这一切,就会感到无比的无聊。

     或许是由于个人的经历与德国人的天性,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可概括为两个关键词:内省避世。一切快乐都内求于我,大众永远是喧哗浅薄的,所以要独处以保持清醒的意识。

     无论你赞不赞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或者认为这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鸡汤,但无可否认,叔本华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理念:

     生活的最终目的,是把生命浪费在最美好的事物上,生命只有一次,要为自己而活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12篇微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