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副皮囊下的人生是怎样的?
2016/12/31 精读

     【精读君曰】

     你希望自己这副皮囊下的人生是怎样的?

     是勇敢追求梦想的一生,还是在流言中碌碌无为的一生?这恐怕要用一生的阅历才能回答。

     今天为大家介绍《皮囊》这本书,作者用平实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许多在命运里“折腾”的人物,愿你也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五年书评】希望我这副皮囊下的人生,不那么用力而是丰富的安静

     相信任何缓慢的积累在我们的人生中都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不妨一起见证这个从个位数到百,缓慢但扎实的过程

     读完《皮囊》,我最大的感触或者说是这本书于我最大的现实意义便是: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但是没有人是一座完全的孤岛,既然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就会不断地与身边的人事打交道,而认识他人,那些在生活中遭遇的他人,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最好的途径之一。?

     既然人必须在人的世界里寻找意义,比起评判什么,我更想把《皮囊》当做一面镜子,从他人的故事中来审视自己—以人物为着重切入点完成这篇书评。

     书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人物形象,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或者说最能引发我反思与共鸣的便是作者曾经的玩伴——文展与厚朴。即使你没有看过这本书,也可以往下看,相信你总能很轻易地在身边人或自己身上找到他们的影子。

     01

     文展从小就有着超乎常人的“成熟”,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他认为他很清楚自己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细化到一步步做好具体规划,他认为他是小镇中最聪明的孩子,是天才,从小就扮演着领导力的角色,他不认为任何同龄人有任何资格开导自己。

     在他看来,离开这个小镇去大城市里生活,就是最好的人生,他看不起小镇里的一切,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天才,认为他的人生每一步都在自己的操控之中?。

     还有做什么都很用力的厚朴,他很用力地打招呼,很用力地介绍自己,并不觉得丢人,并不担心被嘲笑,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不去顾虑别人会不会喜欢自己,也不判断和思考自己这样的表达处事方式是否适合时宜,即使在旁人看来,不清楚真实的标准时,越用力就越让人觉得可笑无比。

     他也从不去安排什么,一切顺其自然,轰轰烈烈地参加吉他社,组建乐队,报名街舞社,跆拳道社诗歌社,总是一副青春无敌的样子,热血地极尽一切只为"活出自己"。

     02

     然而,大城市里的生活并不是文展想得那样,就和生活本来就不会是我们想得那样一般,面对越来越多让他力不从心的挑战,与克服相反的是,文展愈发地憎恨生他养他的地方,他的那种觉得这种小镇捏出来的人粗陋无比的病态心理被无限放大,他总是觉得别人在质疑自己,总是有大的规划,但是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故,他既无法权衡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又觉得是自己的家乡拖累了自己。

     厚朴的特立独行使得他成了大家眼中的"偶像",后来为了维护这副特立独行的标签,他打架斗殴谈恋爱,不断地试图用越来越激烈的方式赢得存在感。

     也许是现实,也许是小说的戏剧色彩,文展与厚朴都没有好的结局。文展最终去了荒无人烟的小城市工作,而越发偏离轨道活在自己想象中的世界里的厚朴,最终走向了绝路,和他狂热但不着边际的梦想一起灰飞烟灭。

     03

     在这个迅速城市化的国家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急功近利,用力地想要进入他们理想中的生活,投入地模仿着他们想象中的样子,但是为什么最终成功的人或者说是过上自己曾经梦想中的生活的人却很少??

     文展确实是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总是在对生活做着种种安排与规划,但是他太过自信,他认为自己人生路上的每一步都应该尽在掌控中,他自尊心太强,不能正视每一次的挫折,但凡有小风小浪,就觉得别人在质疑自己,总是很用力地想要证明自己,总是自己给自己太多压力,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知赶路,却早已不知道这条路向何方,方向在哪里。

     但是人生岂是你我能够掌控?我们唯一能够学习的就是克服挫折的勇气与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想成功必须炼就一颗耐磨的心。

     厚朴的真性情和特立独行是一种不该被批判的个性,他身上的那种追逐梦想的热情是我们很多人身上缺少的东西,比如疯狂比如热情,看起来并不虚伪,不刻意去讨好谁,勇敢做自己。他就像一股清流,和他相比,以作者为代表的我们大多数人就像戴了一层厚厚的面具,总是有太多顾忌,他也本可以在这条逐梦之路上更好地前进。

     但是他的这种“真性情”慢慢地变了味,他越来越像在活给别人看,因为别人给了他“特立独行”这个标签,他便活在了别人给予他的这些标签里,越发偏离轨道地活在了自己想象中的世界里,他越来越投入对梦想的想象,也因此,越来越失去和实际的现实相处的能力。

     就和文展用力地想要证明自己一样,厚朴也是很用力地在不知不觉中就活在了别人给予的标签里,于是便愈发地迷失了自己。

     让我联想到《无声告白》这本书的主题思想: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追逐梦想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无论是文展还是厚朴,他们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汲取的闪光点,但是他们为什么没能走的更远一些?我想这便是因为他们都缺了那一份在不慌不忙不骄不躁中踏踏实实耐心耕耘的淡定。

     那么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正如周国平所言,也许我们应该温和地坚持理想主义:

     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在没有上帝的世界里,一个寻求信仰而不可得的理想主义者会转而寻求智慧的救助,于是成为智者。

     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去苦苦追寻一条所谓正确的道路,而只需要把身边的事做好,把自己的本质工作做得更好,把大的目标落实到每日的日常里,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这些细微的坚持终能会帮助我们成就不平庸的自己。

     人必须要人的世界里寻求意义,我们应该从别人的故事中审视自己。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自我实现,真正成为自己。而成为自己,是我们来到这世上最重要的职责,没有之一。

     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看看别人,他有我没有,就会感到焦虑。其实一个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人,他要的一定是符合自己性情秉性的这些东西,这样他才会从容,平静。

     匆忙是为了掩盖焦虑,热闹是为了掩盖空虚,而我希望自己这副皮囊下的人生不那么用力,最好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而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希望自己能够在丰富的安静中不慌不忙脚踏实地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最后,依然以周国平语录做结: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充实与平静。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100导读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