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几天,我都会有关闭朋友圈的冲动——你我都是《乌合之众》
2017/1/21 精读

     【精读君曰】

     你是否越来越不想看到朋友圈被刷屏?

     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说: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就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统治地位,个人行为会不自觉地服从群体意识。

     愿你我都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每隔几天,我都会有关闭朋友圈的冲动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转自微信公众号:LongJ,作者:LongJ,ID:ljwuxiaolonge)

     我越来越不喜欢朋友圈,

     因为它没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合并同类项。

     这个功能最早是在人人网看到的,“XXX等几位好友分享了……”会在一条新鲜事(天哪新鲜事,多好听的词汇)的下方显示出来,当然,你也可以点一下,会弹开所有人分享的评论,非常人性化。

     可到了微信这里,这么贴心的功能竟然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每隔几天就要来一次的:刷屏。

     才巴掌大一点的屏幕,一打开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内容,你烦不烦?

     神烦。

     当然,

     能刷屏的文章,也是有点“水平”的。

     但在我看来,无非是“利用”。

     还记得“伟大的安妮”吗?

     还记得“致贱人”吗?

     还记得“一无所有”吗?

     ……

     直到这几天的罗一笑小朋友

     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每一次都利用了大众的某部分情感共鸣:或善良、或焦虑、或情怀、或戾气…

    

     每次被利用完了以后,总有部分人突然醒悟,回头一查,发现原来这些背后都埋藏着种种“阴谋”,赶紧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发挥了天生的侦探属性,力图把真相还原。

     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当事人赚得盆满钵满,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运气不好的被封号了,也没关系,因为已经被风投看上,还可以另起炉灶。运气好的,一直在挨骂声中成长,反而屹立不倒。

     这个社会,没有人会计较一个土豪以前是土匪,只会自己也想着做土豪。

     我以前一直觉得,朋友圈嘛,都是虚拟的,真真假假,管他呢。

     但今年牛津字典在2016年11月22日突然宣布了一个让我不寒而栗的事情:

     “后真相”(post-truth)成为其年度词汇。

     原来不止中国,整个世界的人们,都越发依赖“感觉真实”的假想,而无视事实真相。

    

     《经济学人》特此撰文,指出像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等国际事件中,“后真相”愈演愈烈。

     新闻信息的碎片化创造了一个原子型的世界,谎话、流言、绯闻在其中高速传播。谎言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并呈现出真相的样子,相较于主流媒体的信息,网民们更愿意相信彼此。如果出现了与自己立场相悖的证据,人们倾向于先无视这些信息,而善意的新闻则总是包容指责。——《Art of the lie》

     你看,这事儿都直接影响了国际政治局势,你说是不是大事?

    

     所以,不能再小看刷屏这件事了。

     尤其在社交网络中,

     彼此都是熟人,先入为主的信任已经根深蒂固,尤其是当众多好友纷纷转发、发布某种文章或观点时,个人的理性显得越来越渺小。

     我们社会学领域里有一本著名的社会心理学著作,法国学者勒庞的《乌合之众》。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内容极其丰富,而全书的观点,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就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统治地位,个人行为会不自觉地服从群体意识。

     大众永远是最容易被鼓动的。而在我们国家,在费孝通所说的“差序格局”的社会里,鼓动一个熟人,更是易如反掌。

     “人家都在转,我也转,不转不是中国人”

     “分享下又没事,我发个朋友圈你管得着吗?”

     “不就是发个朋友圈吗?干嘛那么较真?”

     正因为如今盛行着以上这些说辞,网络社会才显得那么缺乏营养。

     如果每一个人,在做一个决定前,都稍微思考一下,或许这个世界就会更安静一些。

    

     回到最初,当初我们为什么用朋友圈?不就是想看到每一个人,独立而丰富的生活吗?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看到的,

     不再是千篇一律的

     愤慨、焦虑、悲伤,

     而是多姿多彩的,

     每一个你们。

    

     (希望张小龙先生慎重考虑下“合并同类项”的问题)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200导读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精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