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中尼震区医疗队生死救援
2015/4/28 健康报

     4月28日,距离中尼边境地震发生已有四天。在西藏日喀则灾区,来自各方的救援人员仍在竭尽全力抢救生命;在尼泊尔的重灾区,中国的医疗救援队给当地人民带去了生的希望。请看健康报记者从一线获得的消息。

     尼泊尔——

     当地时间4月27日晚上20时(与国内时差2个多小时),尼泊尔中西区杜力克市一个小山坳内,中国政府医疗队营地由发电机供电的“月球灯”发出明亮的光,照亮了医疗队员深红色的外衣。下午14时,医疗队一路跋涉到达这里,随后迅速搭建起帐篷医院,并完成对等候伤员的检伤分诊工作。夜晚降临,气温骤降,疲惫的队员各自拿到一份应急自热米饭,米饭冒出的热气在灯光中结成了一团团白雾。

     本报记者 叶龙杰 特约记者 杨建英 发自尼泊尔

    

     把最好的帐篷留给伤员

     医疗队携带了13吨的援助物资,抵达营地后,全靠人力一点点地从卡车上卸下来,然后依次通过医疗队队员、尼泊尔军方人员组成的长蛇阵,运往山坡上的空地。这个山坡从下往上,依次分为三层,第一层是道路中间的小广场,第二层是一片100多平方米的坡地,第三层在山丘顶上,被选定为中国政府医疗队的大本营。

     “第三层的面积较大,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作为伤员的住院区和医疗队员生活和后勤保障的场所。”中国政府医疗队队员、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胡卫建长期参与自然灾害医学救援工作,对帐篷医院选址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他看来,第一层属于黄金地带,帐篷医院的对外门诊、检验检查科室的帐篷将设置在这里,“在第二层搭建的帐篷将作为药品库及手术室。”

     胡卫建说,考虑到尼泊尔多山的地形及缺乏电器设施的条件,医疗队此次没有携带大的充气式帐篷,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支架式帐篷,“搭建这种帐篷难度不小,然而也是当前能够提供的最适合的应急设施。”

     临近天黑,7顶帐篷在营地矗立起来,将优先用作门诊室、手术室、检查室、药房等。“将最好的帐篷提供给地震伤员,而我们晚上将住在更小的单人帐篷内休息。”胡卫建说,由于收治的伤员很多,已经紧急从国内调运20顶帐篷过来,以便给伤员提供更好的住院条件。

     检诊伤员争分夺秒

     在山坡第三层的空地上,当地政府设置了临时地震伤员安置点。这个安置点由各种防雨布及挂毯搭建,地上铺了一层防潮垫,上面人挨人躺着等待救治的老幼妇孺等各色伤员。

     “这些伤员刚刚从附近的加德满都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运送过来。”尼泊尔军队的军医Bhuju告诉记者,这家医院位于中国政府医疗队营地2公里之外,目前的收治能力已不能满足需求。“得知中国政府医疗队到来,我们便赶紧将一些受伤较轻的伤员转运过来,目前在这里候诊的伤员已经有70多人。”

     尽管一夜未眠、旅途劳顿,医疗队队员并未休息,赶紧找出腕带,分成两组投入对伤员的检伤分诊工作中。“这种腕带共有4种颜色,绿色的代表轻伤,黄色的较为重一些,红色的为重伤,黑色的则表示死亡。”医疗队队员、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医生陈锋介绍,“用便携式扫码器一扫腕带,就能将伤员与信息系统内的信息对应起来,尤其适合在国外识别伤员。”

     在临时安置点内,陈锋跪在地上用膝盖挤出一块“立足之地”,依次对每名伤员进行全面检诊。面对一个哇哇啼哭的小女孩,陈锋从头到脚轻触每个疑似受伤的部位,通过翻译向女孩母亲了解伤情,最后轻轻拿起鞋子给女孩穿上。“绿色腕带。”陈锋对身后面的同事说,“等明天X线机安装好了,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据统计,抵达杜力克市当天,中国政府医疗队在营地共对76名伤员进行了全面检诊,初步掌握了这些伤员的医疗需求。

     6个小时的急速工作,就是一场救治生命的速度赛跑。“第二天我们除了将收治更多的伤员外,还需解决饮食保障、饮用水等方面的问题。”在晚饭后召开的医疗队会议上,队长杜波说,“我们代表着中国政府的形象。对于今后的救治工作,既要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更要时刻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帮助更多的伤病员。”

     西藏——

     此次地震的重灾区聂拉木县樟木镇,东南西三面与尼泊尔接壤,平均海拔2300米,距加德满都120公里,是一处重要的边境口岸。4月28日,记者连线救援前线得知,从聂拉木县通往樟木镇的路几度被余震引发的山体塌方掩埋,虽然已与当晚基本抢通,但恶劣的天气和路况还是“拦住”了救援的脚步。

     在另一个重灾区吉隆县吉隆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已将参与救援的各支医疗队的五六十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整合,规范化操作流程,医疗救援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首席记者闫龑 本报记者刘志勇 王丹

    

     希望早点进入樟木镇

     “现在这里正下着大雨,聂拉木县到樟木镇的路还是没抢通,我们在路上已经待命8个多小时了。”4月28日下午,正在救援前线的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丁增通过电话告诉记者,当日早上6时半,该院医疗队接到通知,从聂拉木县挺进樟木镇。“我们就跟在武警部队的后面,只要路一通就立马进去。”

     丁增介绍,被塌方掩埋的道路大约10公里,但抢通难度比较大。好消息是与樟木镇的电话通讯已经基本恢复。“我们已经跟樟木镇卫生院院长通过电话了,那里有16名重伤员需要抢救或转运,急需麻醉、骨科、外科医生。”丁增说,“我们医疗队的9名成员,可满足当地伤员抢救的需要。”

     “每天两顿方便面,有热水就泡一下,没热水就直接吃。”丁增告诉记者,医疗队携带的食品有限,27日晚想在聂拉木县采购,但县城的方便面也已经很难买到。“还好,第二梯队很快就会带物资过来。”

     记者发稿时再次连线丁增得知,通往樟木镇的路已基本抢通,但大雨仍在继续,“能见度只有五六米,道路非常狭窄泥泞,天也快黑了。为了安全,大家还在车上待命。”

     要把重伤员运回来

     西藏军区总医院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援队同样也在路上。

     从4月25日地震发生至今,已经超过了黄金救援72小时。重伤救治组成员之一赵瑞臣在接受记者连线时说:“路不通,我们都心急如焚。这里和内地不一样,因为低氧高寒,医疗救援需要更加及时。现在救护车里已经塞满了各类药品,几名医疗队员只能挤在车门的地方坐下。”

     赵瑞臣介绍,此次准备出发的小分队携带了麻醉和急救常用药品、必要的手术器械,石膏、夹板等骨科器械,还有车载心电监护仪、野战便携式B超机等医疗设备。因为樟木镇的情况还不清楚,所以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以骨折的处理为例,在内地可能会使用小夹板固定,但在震区,队员们携带了高分子石膏,遇水后一分钟就可以完整定型。

     “进入樟木镇,要展开就地治疗,但更重要的是把重伤员运回来救治。”赵瑞臣说。

     在吉隆镇“拧成一股绳”

     4月28日,记者电话连线正在吉隆县吉隆镇参与救援的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晓鹏。

     杨晓鹏介绍,吉隆镇的临时医疗点设有内科、外科、药剂科等科室,由专人负责,并设立相关制度规范诊疗行为,比如一线医生接诊,二线专家总体把控伤员的伤情,判断是否需要转运伤员等。此外,前线还成立了由杨晓鹏牵头的医疗委员会,处理和协调临时医疗点的伤员救助。目前,在吉隆镇组建的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已将各医疗队进行了整合,规范操作流程,按照指挥部要求开展救治工作。

     杨晓鹏说:“目前,萨勒乡的18个行政村已有3批医疗队定期全面巡诊,包括1名医生、1名护士和1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越往震中的灾区走,房屋受损情况越严重,伤员也相对较多。在灾情严重的萨勒乡临时安置点,一支医疗队在24小时值守。”

     “灾区的条件比较艰苦,海拔2800米,雾气很重,晚上还有雨雪,非常湿冷。”杨晓鹏说,医务人员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有时间就找个帐篷靠着眯一会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