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生二孩,听听医生怎么说
2016/3/11 健康报

     编者

     “二孩妈妈怎么备孕问医生”、“二孩来了,忙坏了妇产科、儿科医生”……自今年1月1日起,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医生们变得更加忙碌。然而,置身于职业高压力、高风险下的医务人员,他们自己是否想要二孩呢?如果准备要二孩,又该如何平衡好职业和家庭的关系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医务人员群体,倾听他们的声音。

    

     “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幸福啊”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管护师、36岁的徐莹莹已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女儿两岁零两个月。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徐莹莹一家也期盼着能再要一个孩子。

     对于是否担心“生养二孩会与医疗工作有矛盾”的问题,徐莹莹说,关键是要平衡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家里多了个小孩,肯定会更忙,但我觉得不至于影响工作。上班时,集中精神工作,保证医疗安全;下班回到家则全心全意带孩子,何况还有家人的帮助。”由于公婆身体不好,孩子目前主要由徐莹莹的父母帮忙来带。

     3月4日,记者来到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二病区,见证了徐莹莹忙碌的一天。

     这一天,徐莹莹上的是“责任制护士班”,工作内容包括给新生儿沐浴、脐带消毒、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新生儿抚触等,此外,还要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等。

     徐莹莹说,他们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而且,还经常被占用。因为中午的治疗非常多,包括要给孕产妇和新生儿测体温,给孕妇听胎心,给产后、术后的产妇进行会阴冲洗等。在做治疗的同时,她还要接收新入院的孕妇,以及随时转到病房的术后产妇。

     “今年孕产妇特别多,今天我们病区已经加到20张床了。算是破纪录了!”徐莹莹说,他们病区有40张产床,徐莹莹负责14位孕产妇。最忙碌的时候,她连中午吃饭都是抢时间。刚休完产假上班的那段时间,还在哺乳期的徐莹莹每天中午要吸奶,在这半小时的午餐时间里,她吃饭最多10分钟搞定。

     二孩政策出来后,对于是否还要一个小孩,徐莹莹也曾纠结过。她说,虽然不用担心会因生孩子而丢了“饭碗”,但还是感觉很有工作压力。产科要管孕妇、产妇、新生儿,事情繁杂,工作量很大。尤其是在孩子不满周岁的时候,白天在医院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到家还要自己带孩子,半夜要起床给孩子喂奶,睡不好,感觉特别缺觉。她甚至还患上了高血压。

     “现在,每天回到家听到女儿叫‘妈妈’,心里还是很美的。再要个孩子的话,就又会多了个孩子叫妈妈,女儿也多了一个伴,想想心都要融化了,再累也值得。”徐莹莹说。

     徐莹莹告诉记者,周围同事要二孩的还不少。其中有一位和徐莹莹同岁的同事,不久前生了二孩,目前正在休产假。

     记者走访了北京其他几家三级医院,发现想生二孩的医生和护士比预想得要多。“70后”的小蔡是北京某三级医疗机构的内分泌科医生,面对最后的生育机会,她的态度明确、坚定。“要二孩当然好,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幸福啊。”

     这位医生告诉记者,儿子从3岁开始就经常嚷着要妈妈给他生个“哥哥”。她说,独生子女在小时候没太大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一种孤单,希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对夫妇照顾4个老人压力太大,而且只要一个孩子对父母来说挺有风险的。两个孩子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我听到有种说法,说年龄间隔时间短,对两个孩子都有好处,他们可以相互陪伴,一起成长。我最近正在备孕,希望身体没有问题。”这位医生说。

     “已经亏欠女儿了,

     不想再亏欠另一个孩子了”

    

     在北京妇产医院,记者见到妇科三病区主治医生张璐时,她看起来非常疲惫。

     38岁的张璐现在有一个6岁多的女儿。谈起是否想生二孩的问题,张璐表示,起初他和爱人都想过再要一个孩子,可是在考虑现实种种后,他们还是放弃了,觉得只有一个孩子也挺好。

     “我们夫妻工作都很忙。爱人由于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出差。在对孩子的照料上,我们不得不‘啃老’。可是父母年纪也大了,已经70多岁,带一个孩子就很吃力了。如果再要个孩子,就算请保姆,也得要有老人看着。我们没有精力再要第二个孩子了。”张璐说。

     张璐告诉记者,妇科医生工作压力大,手术、病房、门诊,一个都不能少。

     3月2日,张璐全天手术,晚上值夜班;第二天,又是全天出门诊,下午还参与了急诊手术。从3月2日早上8点开始上班,到3月3日晚上6点下班,张璐两天连轴转,中间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张璐算了一下,大概每两三个星期自己才能休息一天。这样的状态是张璐作为一名妇科医生的工作常态。

     “孩子大了,虽然生活能自理了,但还是要花费很多精力去培养和管教。今年寒假,学校老师建议家长利用假期带孩子长长见识,去科技馆、公园等走走看看,可是医院人都‘掰不开’,我怎么好意思请假!”张璐说,就连前些日子女儿发烧,她都没顾得上带孩子看病,还是丈夫请假带孩子去的医院。“已经亏欠女儿了,不想再亏欠另一个孩子了。”和张璐一样,很多医务工作者迫于现实的压力放弃了生二孩的打算。

     专家建议

     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女职工权益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如何保障育龄妇女的生育权,让想生二孩的妈妈能生得起,成了大众关心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社会学和人口学方面的专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教授表示,有关部门在制订具体规定的时候,既要保证女性的生育假,也要考虑用人单位的诉求。《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应作出相应修改,如果能够明确用人单位女性的比例,效果会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建议把女职工生育保险划入强制性范畴,这样一来,“无论用人单位是不是雇用女职工,都必须参加女职工生育保险”。

     也有专家指出,在就业权益方面,通过加大对企业招工、女职工怀孕、男职工休产假等环节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切实保障育龄妇女在就业等方面享受到平等权利。此外,还可借鉴国际经验,建设生育保险的多层次制度。专家还呼吁创新工会女职工工作机制,在工作方案的制定和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要体现女性视角,注重女性的生存体验;推动形成人性化的用工方式,使女职工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更加符合女职工的现实需求。

     文/健康报记者 甘贝贝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