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民识之间到底隔着几层纱?
2016/10/19 健康报

    

     《多省市自来水中检出消毒副产物,或致消化道癌》报道,近来引爆舆论。“像极了当年空气污染中被忽视的PM2.5”,这一通俗化说法,进一步放大了公众的焦虑。权威的研究背景以及看似合情合理的科学解读,让之后北京市环保部门“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影响”的回应颇显无力。值得思考的是:科学研究结论与公众健康知识之间到底隔着几层纱?而从晦涩走向通俗,科学研究团队、媒体以及公众该秉持怎样的态度,才能避免陷入哗众取宠的泥潭?

    

     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持的这项调查之所以得到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水中PM2.5”的说法,触痛了公众本就脆弱的饮食安全神经。近年来,大范围的雾霾天在全国各地持续出现,PM2.5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心腹大患”。如果它的触角蔓延到饮用水,堪称人类生活“刚需”的阵地又疑遭沦陷,公众的安全感还能在何处安放?

     被称为“水中PM2.5”的亚硝胺,是此次争议的主角。相关专家表示,科研团队将亚硝胺比作PM2.5明显不合适。亚硝胺为2A级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而包括PM2.5在内的室外空气污染则被列为I级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科研团队的一家之言,或是某种不合适的类比,其实也是在挑战科学的严谨性和公信力。

     而根据传播学中的首因效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强烈的“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尽管后来的报道指出,与加拿大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相比,中国自来水中的亚硝胺含量并不高。且多数学者认为,包括亚硝胺在内的自来水消毒副产物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影响。但这些论述在此前的报道中被一笔带过,致使公众第一次接受的信息不完整,就算后期“补课”,效果也很有限

     近些年来,科学报道因不严谨,反成谣言一手贩子的教训不止一次两次。不久前,浙医二院一项复杂的医疗技术,被冠上一个通俗的标题,就让“喝苏打水能防癌”的说法进入寻常百姓的视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一项有条件的致癌性评估,就让“吃肉致癌说”甚嚣尘上。这些都说明,公众对健康相关科学知识可谓如饥似渴,特别是某些仅仅在实验室看到的进展,甚至被危重患者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另一方面,媒体的跟进往往是快餐式的、非专业的、笼统而滞后的。这种错位直接导致一些耸人听闻的报道不时面世,对公众造成困扰。

     回到此次事件,有关学者和专业机构的解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喝水致癌的焦虑,但我国饮用水的亚硝胺风险到底有多高?将亚硝胺纳入水质检测标准是不是可期?有针对性的水质污染防治如何全面展开?这些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是无解,也就会给类似的乌龙事件卷土重来的机会。

     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媒体的责任,更是相关科研机构的责任事件之后献上的大餐,既是弥补,更能为全民健康科普输送正向营养。而普通老百姓在追求健康这条路上,也应该擦亮眼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被断章取义者牵着鼻子走。

     文/余运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