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上,医卫界代表掏了心窝子!看看你有共鸣吗?
2017/2/14 健康报

    

     今年1月以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医疗卫生行业的不少热点和焦点受到关注。在各省(区、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也有许多院长的身影,他们在地方“两会”上都说了些什么呢——

     化解公立医院债务要提速

     ——安徽省人大常委、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耿小平

     近几年,很多公立医院都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贷款来扩大规模,加大基础建设。作为公益性医疗机构,理论上所有基础建设投入应该按照政府建设、医院负责运营这一管理模式,而实际上这些原本由政府承担的费用目前均由各级医院自行投入,政府只是在划拨土地上给予优惠政策,财政上却给得很少。沉重的债务严重影响了公立医院体制改革,有效化解公立医院债务是当务之急。

     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2005年开工建设了一期工程,2008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床位1000张,但很快就不能满足需求。在2013年新建二期工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床位1500张。一期建设除了政府给予5000万资金支持外,其余全部贷款,贷款额为4.5亿元,另设备购置使用外国政府贷款1亿元。二期工程投资约5亿,自筹资金3亿,贷款2亿元,政府没有任何投入。此项基建和设备购置债务严重影响了医院引进人才和技术发展,影响了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医院累计贷款近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5.27%,债务形势十分严峻,财务风险很大。而这一现象在所有省级医院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据调研,安徽省几家省级三甲医院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其中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负债约8.2亿元,安徽省立医院负债约11亿元。

     因此建议:将现有公立三甲医院债务分类管控,没有被批准立项的一律不得纳入经费范畴;严控公立医院发展规模,在此之后的所有基础建设经费全部由各省级医院自行承担;省财政厅每年拿出一定经费作为专项基金,纳入政府预算,分年拨入;根据政府财力情况,争取在3~5年内化解医院债务。

     临终关怀不应在医院凋零

     ——河北省人大代表、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单保恩

     随着老龄化社会快速来临,临终关怀已成为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增长迅速的新需求。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一些大城市的综合性医院探索开设了临终关怀病房,在肿瘤专科医院尝试设立了临终关怀病区。但在市场化冲击下,不能创收且提高医院死亡率指标的临终关怀科相继被撤销,一些医院试水临终关怀的病房半路折戟。

     其实,国家卫生计生委2012年就已提出,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以设立临终关怀科。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在临终关怀病房建设、用药指导、医院资质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缺乏法规制度保障和实践可操作性。

     临终关怀服务的理想形式是由政府公办,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设置临终关怀病床,在社区设日间病房和家庭病床,加上家庭临终关怀机构等多个层次,构建社区(居民)上门服务、专业化专家会诊服务、专业化住院服务的三级网络服务模式。政府和社会应多关注临终关怀,让每个人在生命尽头都能“优雅地离开”。

     县域医疗是关键“穴位”

     ——浙江省人大代表、

     温州市苍南县人民医院院长郭廷建

     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却冷冷清清,是许多人真实的就诊经历。通过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让上下级医院“自由恋爱”,通过人才、资源“双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质量,以打破医疗服务冰火两重天的格局。

     诚然,在分级诊疗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的当下,如何让“淤积”在大医院系统中的常见病及慢性病患者“流动”到基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是解决目前我国医疗系统供需矛盾的关键。患者“大病到大医院,小病也到大医院”的就诊习惯、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无法满足就医需求等各方因素,造成了患者看病“扎堆”“舍近求远”等痼疾。

     在“双下沉、两提升”工程中,县级医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合作办医“自由恋爱”的过程中,省级、市级医院会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县级医院,而县级医院又将资源分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县级医院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

     由于有些农村地区地域广,人口分布散,往往成为医疗服务的“盲区”。而通过搭建医疗联合体,推动双向转诊,则能打通医疗资源顺畅流动的任督二脉。比如开通影像中心后,村民只要到乡镇卫生院拍片,15分钟后县里的专家就能出具报告,不需要为了做个检查特意跑到县城来,使他们“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名医服务。

     被“妖魔化”让医生心凉

     ——浙江省人大代表、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沈洁

     现如今,医生收回扣、以药养医等个别现象被舆论放大,医生被“妖魔化”,让医生的心很凉。

     近年来,因为一些高价药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出现医生收回扣、医院以药养医、滥用药品的现象。在收回扣事情上,近期的一些媒体报道在医疗界反响很大,很多医生从来没收过回扣,但也被纳入收回扣群体,觉得很冤枉。

     如果想要避免收回扣现象,政府必须从源头抓起,进行顶层设计,比如物价部门对药价进行摸底,避免价格虚高,因为药价一高,医药代表就容易贿赂医生。

     针对药价虚高、采购流程不透明的问题,一些地方探索“互联网+”模式,建立“互联网+医药”供应平台、药品采购在线监管以及推动“互联网+药品配送”。“互联网+医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根本的还是要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并且通过合理定价破除灰色空间。

     文/综合多家媒体报道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