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筛查可预防脑小血管病
2017/11/24 健康报

    

     近日,来自国内外的神经科领域专家齐聚2017华夏神经病学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年会,共同讨论神经病学多个方向的临床研究进展。本次论坛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承办。与会专家强调——

     脑小血管病可以使患者的认知障碍和卒中风险上升,但临床上通常在做MRI检查时才会发现,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

    

     脑小血管病和一般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相似,包括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非遗传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同时,高血压本身也是影响认知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虽然认知障碍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但脑小血管病导致的一些问题同样会对患者造成影响,包括步态异常、括约肌功能异常、睡眠障碍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危险因素筛查和评估来更好地管理。

     脑小血管病有四种主要的影像学标志,即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随着核磁技术的普及,常规检查足以看到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的变化。相比之下,微出血的检出较为特殊,需要增加SWI序列、GRE序列等进行检查;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则需要与腔隙性脑梗死进行鉴别。此外,患者的脑萎缩情况也不能仅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必要时应当借助软件工具进行测量。发现有脑微出血的患者,没有必要过度紧张。脑微出血本身只说明了一种风险,而不是说此后必然会出血。即使发生了脑微出血,因出血部位和数量的不同,风险也会不同。

     任何一种治疗都会带来风险与获益,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和数量对其进行评估,强调个体化治疗,不能一刀切。如果认为抗栓治疗的获益大于风险,患者应当坚持抗栓治疗。例如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脑微出血是次要的。而如果患者只是普通老年人,评估后发现其血栓事件风险和一般人群差异并不大,只是出于健康管理的角度,正在使用阿司匹林,那么,当MRI发现其脑微出血数量比较多、转化为出血的风险较高时,应当停止抗栓治疗。

     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应当科学地采取防控措施。危险因素的防控是综合管理的,包括健康生活习惯、筛查体检以及采取相应行动。患者通常在有症状之后才会就诊,但我们希望,在患者的症状出现之前便提前筛查,包括对遗传倾向等风险进行评估,控制高危因素。

     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宋海庆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