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立医院发展高峰会议·共筑一流医院 | 发展优势学科,打造医院品牌
2018/10/30 健康报

    

     学科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与改革中的永恒话题。在医院中,优势学科能够带动其他学科发展,提高医院整体水平,优势学科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孕育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摇篮”。因此,优势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医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

     夏家红:

    

    

     医院发展如逆水行舟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大型公立医院要强化合理诊疗,突出核心技术,逐步从规模扩张型的粗放式发展过渡到质量效益型的绿色集约式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未来大医院要考虑的是如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从核心技术、核心人才、核心学科3个方面着手。以技术为风向标,以人才学科为引擎,以不变应万变,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实现医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核心技术方面,医院利用政策保障和技术创新打造医疗技术高地。在核心学科方面,医院依靠学科评估和配套支持创建优势学科群。在核心人才方面,医院启动名医、名家、名师“三名工程”组建一流人才队伍。

     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具备连贯性、核心化的资源优势,也是随着医学发展、信息迭代、疾病谱变化等而动态变化的。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时刻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百姓的健康需求和就医需求,不仅要着眼当下,还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对大医院来讲,核心竞争力不应等同于设备优势和规模优势,而应该充分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明确发展目标,整合人才、学科、医疗等各类资源,做到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

     大医院只有通过借鉴学习才能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形成医院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管理和国际名院的建设经验,不能盲目照搬照套,既要区别医院与企业本质上的不同,也要区别我国与国外所面对的国情民意和经济文化基础的差别。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根据我国国情不断改进创新,从而摸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医院发展和建设道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

    

    

     学科建设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

    

     作为医院管理者,要能够为医院发展战略和规划做出正确决策,让医院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多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学科建设以提高诊疗能力、加大科研成果产出和高层次精英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临床实际需要为导向,突出特色引领,坚持创新驱动,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院围绕学科管理体系构建、科研平台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团队建设和多学科诊疗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创新学科建设内涵。当前,医院确立了一体两翼的战略发展格局,即以医院综合实力为主体,以神经学科和老年医学为两翼,加强主干学科建设,带动特色学科发展,实现学科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为创建研究型医院、打造国家医学中心奠定基础。

     在亚专业上,医院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优势,形成阿尔茨海默病、运动障碍疾病等与神经学科相匹配的亚专业共16个团队,针对某一种疾病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寻找新的发病基因,形成个体化治疗方案,甚至进行研究成果转化。以神经病学认知团队为例,在贾建平院士的带领下,医院神经病学认知团队积极开展了阿尔茨海默病方面的研究。目前,团队已经发现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11个新基因。有了新的基因靶点,新的基因突变动物模型就可能产生,有了动物模型,未来就可以在早期的标记物检测,甚至在药物的转化、干预方面形成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链条。同时,团队还开展了关于我国认知功能减退的医学教材和诊疗指南的编写工作,并广泛参与国际交流。用中国的数据来制定中国的治疗标准,而不是完全参照国外的治疗和指南,这也是医学工作者应该承担的一项使命。

     无锡市人民医院院长陈卫平:

    

    

     错位发展 敢为天下先

    

     作为中国肺移植联盟的核心单位之一,无锡市人民医院是国家肺移植数据中心的管理单位和国家肺移植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也是全国唯一挂靠在地级市医院的国家级质控中心。

     正是凭借敢为天下先的错位发展思路,无锡市人民医院依靠在肺移植学科上的优势,带动全院发展。2000年,无锡市卫生系统实施卫生“三名”战略,把开展器官移植中难度最高的肺移植手术作为发展目标。2001年10月,现任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赴加拿大多伦多进修肺移植技术。2002年,陈静瑜研修回国后,率领团队在国内重新开展了沉寂已久的肺移植手术。目前,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学科的移植数量已经进入世界前3,未来一两年内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肺移植中心。

     在陈静瑜的带领下,医院的肺移植科人才得到了培养,麻醉、护理、重症、病理、医学工程和影像等学科纷纷实现了能力提升。同时,医院品牌影响力也得以大幅提升。在香港艾力彼地市级医院排行榜中,无锡市人民医院排名达到第15,省内排名达到第8。

     在借助优势学科实现医院整体发展过程中,无锡市人民医院的经验是:一要敢为天下先,实现错位发展;二是学科带头人和团队要形成交融相长的关系;三是要秉持包容与开放的干事业心态,在学科的早期发展中包容它的错误,在包容的基础上尽量开放,以共享的心态为中国的移植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下一步,医院要实现用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手段进行全程质控体系建设。用信息化手段在肺移植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境、每一个阶段植入人工智能,真正实现肺移植技术可标化、可推广化。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王海峰:

    

    

     器官捐献打响医院品牌

    

     医院品牌包含技术、文化、服务和形象各种要素,其中,技术是第一要素。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是吉林省内唯一具有肝移植、肾移植、脑死亡判定、器官获取组织资质的医院。医院成立了器官捐献专门业务部门OPO(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形成差异化的器官捐献模式。OPO还单独成立医院领导小组,组建捐献综合管理组、脑死亡判定专家组、器官获取组、器官捐献缅怀组、捐献质控小组及伦理委员会。

     吉林省OPO工作具有六大特色:一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密切与省红十字会配合;二是OPO独立于移植科室,为移植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三是培养院级器官移植协调员,探索器官捐献者转诊模式;四是加强神经重症学科建设,规范脑死亡判定程序;五是践行器官获取经费与移植成本标准化管理;六是多措并举,联合打击器官买卖行为。

     正当医院准备抢占东三省的发展机遇之时,又显现了明显的劣势。首先,肝移植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开展得较为成熟,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技术水平落后较多;其次,医院肝移植技术中断多年,技术储备差,相关科室配合不顺畅,加之省内已形成固定印象,认为医院无法开展肝移植手术。所以,医院开始寻求解决之道。首先在院外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在院内实施手术实践和技术储备,联系国内专家进行合作和扶持。终于在2013年,医院获得了肝移植资质,肝移植学科在医院发展起来,在科研方面也屡获成果。

     对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来说,是先有器官捐献的发展,才有了器官移植学科的发展,而高难度的肝移植技术的开展提高了医院核心竞争力,也提高了医院多学科协作水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苟建军:

    

    

     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从2008年开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抓住3个机遇,实现了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第一是医院品牌和实力在河南省内有良好的基础;第二是河南省的人口数量规模为医院带来了丰富的患者资源;第三是医院在发展中抓住了医改的良好时机。

     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是要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医院和跻身于现代化医院的第一阵营,未来的长远规划是要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医院。为了这个发展目标,医院提出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以医改实施为契机,以专业认证为节点,以质量控制为标准,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引培为重点,以科研创新为动力。

     对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说,医疗是基石,教学科研为两翼,学科则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学科建设是推动医院医疗和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动力,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学科建设少不了以下几个要素:理念决定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优秀的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潜力和基础,技术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支撑,装备是学科发展的助力,创新是学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文化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统筹策划,设置学科建设目标,包括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同时,制定的学科建设目标,一定要与医院整体发展战略相吻合。

     秉持这个原则,医院为各学科量身打造了建设目标。第一是医院“双一流”学科、河南省优势学科临床医学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进入全球千分之一;第二是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第三是打造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医院各专科也分别制定了近期和远期建设目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

    

    

     研究型医院一直在路上

    

     今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定了转型研究型医院的发展战略。从生产力要素看,医生应该承担医疗教学科研任务。对于大医院来说,要摒弃盲目扩张床位的理念,国际上没有以千人口床位数当做卫生事业发展的参数。每家医院的定位不同,不能对所有医院做统一要求。但是对大型附属医院来说,一定要承担更多医疗之外的任务。

     从国际上来看,研究型医院承担的任务和角色与非研究型医院存在较大区别,主要是在诊疗重点、发展动力、创新模式等方面不同。国外典型研究型医院基本都具备专职科研人员多、研究力量雄厚,科研专用场地大、支撑平台齐备、科研经费来源广、重视人力投入等特征。

     从政策管理上看,北医三院重新制定了科研评价体系,将临床研究纳入科研绩效考核中,科研绩效考核占15%,医疗占70%,教学占15%。对中标纵向课题实行积极的匹配政策,按照到账经费金额给予大比例匹配经费,独立建账,用于科学研究。这一政策的制定点燃了医务人员的科研热情。同时,医院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按照转化的到账经费收益,70%作为个人及项目组的奖金并由转化项目负责人进行分配。2018年,医院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项,直接经费3959万元,位列北京市地区医院第一。

     医院针对不同的人才搭建不同的平台,从科学家工作站到青年科学家沙龙,通过平台培养人才,为医院未来发展提供支撑,助力研究型医院建设。此外,医院成立了科技转化办公室,重点促进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召开创新转化大赛,通过大赛加强全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氛围。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姚树坤:

    

    

     学科是开展临床研究的主战场

    

     我国拥有最丰富的临床研究资源,但我国的临床研究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是涉猎比较粗浅,个案观察经验总结多,缺乏注册登记和大型队列研究;观念比较落后,将研究与临床割裂,对临床研究缺乏概念;临床工作欠规范,临床研究问题贫乏,临床研究方法和团队力量不足;产出有限,良莠不齐,指南中鲜有中国研究证据。这些现状对我们的临床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成为转化医学的掣肘。

     我国注册的临床研究项目仅占世界的4%,水平和质量差距很大。学科作为临床研究的主战场,一定要积极发挥作用。在医疗上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诊治,在文化上传承教学人才培养,在科研上提供知识创新,并且这三者应该有机融为一体。

     中日友好医院在发展中主要依靠四轮驱动——学科、文化、管理、人才。其中,学科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学院型医院,其优势学科应该具备杰出的学科领导、合理的学术团队、明确的科研方向、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先进的研究平台。中日友好医院在学科分类上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和规划。首先,要经过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建设1个~3个复旦排名前3位的领衔学科;其次,要培养10余个复旦排名前10位的优势学科;另外,培养一批病种技术国内领先的特色专科。对于一般学科来讲,其水平也要能达到三甲医院上乘。

     总的来说,学科是临床研究的主战场,应该通过科研和教学为学科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继而推动学科临床研究,促进临床学科发展。

     文/健康报记者 连漪

     图/健康报记者 张丹

     编辑/管仲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