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相关新冠肺炎首例出院,传递什么信号?
2020/6/29 21:06:39 健康报

    

     6月29日,连日阴雨的北京,迎来一个舒爽的清晨,56岁的何先生要出院了。“我们也特别高兴。”送此次北京新发地相关新冠肺炎首例出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医务处处长马剡芳难掩笑意。患者出院的事实,让这些天来在该院奋战的600多名一线医务人员的辛苦付出都有了回报,也让他们有了更大的动力拼下去。

     小动作让自己中了招儿

     何先生是前一天(6月28日),得知自己就要出院的消息。高兴之余,他回忆起被感染的细节。“第一拨儿疫情过后,放松了警惕。”何先生说,6月3日在新发地市场牛羊肉大厅采买羊肉时,因为天气热,他总忍不住揪下口罩透透气儿,“可能就是这些小动作,让自己中了招儿。”

     6月12日出现发热症状,到医院就诊被查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CT提示右肺上叶磨玻璃影。6月13日来到北京地坛医院,体温一度高达39.8℃。“医护人员都对我特客气,都好!都好!吃的也好。”不善言辞的何先生说,这些“都好”让他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影像及化验指标于数日内相继好转,并于6月21日、6月26日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达到出院标准。

     中招虽然不幸,但让老何庆幸的是爱人、孩子、80多岁的老妈都没事。因为疫情,这些日子没上班,单位同事也都没被感染,“这样我心里还好受些。”在何先生看来,染疫给予他最大的提示是,“大家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做好防护!”

     而在医院的经历,也让他对医务人员有了更多的感情。

     全院腾空 全院上阵

     6月11日新发地疫情以来,北京市将所有新增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到北京地坛医院救治。截至目前,该院已腾出1070张床位用于新增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其中普通床位1000张,重症床位70张。截至28日24时,该院共收治本次疫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18例,已投入到一线的医务人员638人,其中108人是来自其他北京市属医院的援军。

     充足的床位准备背后,是医院巨大的付出。“实际上从6月11日开始收治新发地疫情第一例病例后,每天的病例增加挺迅速的,两三天就要开一个新病区。”医务处处长马剡芳介绍,前期医院包括8个病区共300张床位的应急病区很快就显得后备紧张。为保障顺利收治,该院在6月18日、19日两天内,把医院所有病房全部腾空,用于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在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协调下,全市近20家医院和北京地坛医院的分院,接收了该院原住院的普通患者,全院全力以赴投入新冠患者收治。

     据马剡芳介绍,目前该院已启用13个病区,每个普通病区配12~14名医生,20多名护士。“比管理非新冠普通病房的人手要多。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更多。”

     炎热的夏日,密不透气的防护穿戴,马剡芳坦言,“一线人员入舱的工作条件异常艰苦”。“我们尽量把每班次入舱时间缩短,加快轮换休息。”她介绍,即便如此,医生每查一次房平均也需要近3小时,护士全天候不间断,每4个小时换班。“但真到入了舱,所有人都争取多干一些,干久一些,以减轻后面班次的工作压力。”

     马剡芳说,外院来的援军包括26名医生、62名护士、3名呼吸治疗师和十多名医技人员,与本院人员穿插编组,北京市重症专家组的专家们也是每天下午在该院组织会诊。这样的经历考验了大家的意志,也让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好消息会越来越多

     在集北京地坛医院全院之力,加入兄弟医院的鼎力支援下,该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取得长足进展。

     6月15日记者采访时,该院一位危重型患者刚刚用上叶克膜。“现在叶克膜已经撤了,转为重型。”马剡芳介绍,6月11日以来,该院收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大部分已转为普通型。

     更多的患者期待传来出院消息。马剡芳透露,按照指南规定的出院标准,两次(隔日查)核酸转阴即可出院。“预期本周陆续有人达到这个标准。我们会更加谨慎安排出院,确保安全稳妥。

     “前期入院的病人已经治疗两周多了,绝大多数病情平稳,度过最危险的阶段。但远不到放松的时候,每天还会有新增病例入院,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精心治疗。”马剡芳说。

    

    


     文:健康报记者记者崔芳 通讯员陈明莲图:通讯员陈明莲

     编辑:马杨、彭艳

     审核:陈会扬 曹政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