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聚焦专科建设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速
2021/7/21 19:48:43 健康报

     专科建设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载体与基石。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核心地位。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各个专科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医院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方面又有哪些新思路和新趋势?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的“赋能行动医疗机构专业标准化建设宣传推广活动之促进专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走进福建省福州市,多位来自医院管理、临床、医保、药学等领域的专家以皮肤科、风湿免疫科为例,围绕如何打造高质量学科展开了讨论。

     主旨演讲:

     精准定位 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了公立医院专科发展政策趋势。他指出,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东、中、西部之间医疗质量差异明显,异地就医的问题仍需破解。

     为了减轻群众负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坚持区域分开,逐步实现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拓展医院发展空间,促进医联体建设;强化学科建设,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补齐科研短板,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

     当前,我国通过国家级“双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在首批10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中,福建占了2个,通过委省共建方式,引进国家级优质资源,推动福建的医疗力量做大做强,解决群众异地就医问题。此外,给各级医疗机构创造了上升通道,二级医疗机构可逐步提升到三级医院的能力水平,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可通过创建社区医院,提升到二级医院的能力水平,以此推动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逐步升级,提升技术能力。

     开展一院多区建设,为拓展公立医院发展空间提供了新思路。国家支持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在控制单体规模扩张的基础上,推动多院区发展。公立医院要抢抓发展机遇,练好内功,加快医院扩容和统筹布局,在进行建设时要早做准备,预留好空间。多院区建设要做好资源统筹和协调,进行集约化管理,开展多部门协同,实行人员、床位、设备、信息、经费的院区统一调配与管理。

    

     福建省人民医院院长陈捷

     作为主旨演讲环节会议主席,福建省人民医院院长陈捷表示,从医院整体发展来看,需要强弱联合,携手共进。福建近年来引进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国家级医疗资源,相当于在医疗领域“抱粗腿”,促进了自身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利于患者在本地享受到高质量的便捷服务。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医院而言,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围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建高地、填洼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针对重点专科,通过学科整合、融合和中心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做大做强专科,努力实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也期待更多福建本地医院能从“抱粗腿”转变为让自身成为“粗腿”,建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高水平医院,带动省内其他医院共同发展。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李卫华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李卫华在论坛上分享了医院在学科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他认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第一要做好学科评估,包括内部评估、政府评估以及第三方评估,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对各个学科进行差异化发展,通过龙头专科带动学科群发展。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找准目标定位,结合区域情况,凝练方向、形成特色,加强亚专业、专病、专技方面的发展。

     第二是强化管理,医院成立专门的学科建设委员会,坚持“发扬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保障基础、加强应用”的学科建设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学科优势,重点做好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型、交叉和边缘学科的发展和培育工作;从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入手,加强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在政策方面,围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4个维度、55个指标,结合医院实际,增加省级考核指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福建省首家通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附属机构认证评审的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对标国内外先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为抓手,全面提高科室管理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第三是建立灵活用人机制,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注重团队梯队建设,引进培育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力量。医院通过名医工作室、双主任制、特聘专家等人才引进政策,引进国内不少知名专家来推动学科发展;同时选送业务骨干赴境内外著名医疗机构或大学当访问学者或进修培训。在提升临床技术水平的同时抓好科研,建立厦门首家临床医学研究院,包括研究性病房、标本库、医学转化中心,带动形成优势学科群;推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药物临床试验工作,开展国家一类新药的1期临床研究,并设有专门的临床研究示范性病房。2010—2020年,医院共获得各级课题6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纪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纪超介绍了皮科临床治疗新进展与学科的发展。他说,皮肤是人体第一大器官,也是免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免疫性的皮肤病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中之重,这是由于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皮肤组织破坏而引起的一组疾病。通过靶向药物可以找准疾病发病机制的某个点,对这个点进行精准治疗。因此,精准医疗是目前免疫性皮肤病领域的热点之一,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涉及的疾病主要包括银屑病、红斑狼疮、大疱性皮肤病等。围绕免疫性皮肤病,国内已经批准上市多种生物制剂,临床上也在越来越多地使用。针对皮肤免疫研究领域之首的银屑病,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药物IL-17A即司库奇尤单抗,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好的治疗选择和全新获益。

     对皮肤科发展而言,数据整合和专业联动非常重要。进入大数据时代,需要做好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发表。我们附一医院与华山医院共同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形成了一院多区。从医院到科室,从主院区到滨海院区,都在大力推进数据统筹和协调,以提升诊疗水平和效率,为科研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我们也通过建设组织平台,联动各级医院,促进人才交流,在科室层面建立专病门诊,在医院层面促进多学科交流,在学会层面,立足皮肤科专业委员会,与变态反应专委会、免疫专委会等扩大协作联动。去年医院成为首批国家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将持续建立临床科研体系,以项目带动医教研协调发展,强化区域标杆医院效应。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药学部主任陈剑鸿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药学部主任陈剑鸿介绍了生物制剂在临床的合理使用。她认为,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的疾病,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常见的如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细胞动脉炎、系统性硬化等。

     当前,这个领域的治疗正逐渐从传统药物向以生物制剂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发展。目前尚无关于风湿科等生物制剂合理应用的指南、共识或建议等正式文件,因此,结合合理用药标准及临床实际来把控生物制剂的合理应用十分必要,以司库奇尤单抗为代表的白介素类生物制剂,对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推荐力度逐渐加强,同时司库奇尤单抗已进入医保,是医保目录内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中费用最低的。

    

     圆桌讨论:

     引才育才 寻求差异化发展

     与会嘉宾分别就如何加强皮科专科建设和发展,医疗机构专科标准化建设的思考,创新临床治疗方案对学科建设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多部门的协同支持专科发展这4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圆桌讨论环节会议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教授曾凡钦认为,学科与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永恒动力。强大的医院需要依靠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从医院层面进行全面管理、整体协调,加大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特别要支持重大创新的发展;专科发展要促进医教研全面发展、同步推进,在此过程中,人才是很重要的因素。人才的引进要有考核、评估,新引进的人才要跟现有人才融合,做到团结一致才能够持续提升专科水平。具体对皮肤科而言,专科发展要按照各个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结合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充分考虑患者需求,才能精准定位,制定发展策略,找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逐步建成高水平的专科。目前生物制剂等新型治疗方式,为解决皮肤科疑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需要各方合力探讨,寻求医保政策等方面的更大支持力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处长刘秋生说,医院强要学科强,学科强才能够引领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重在人才团队建设,为此医院启动了“五个五”“三个三”工程,出台配套政策,大力扶持高端人才、中青年人才发展。通过选送人才进修培训,创立专项基金,优化物资调配,推进重大技术创新。在医务管理方面,核心是抓医疗质量以及绩效管理,通过政策激励,支持学科发展,推动解决疑难问题,参与行业标准、指南的制定,在质控中心、医联体建设等方面,给予持续的大力支持。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保处副处长陈维雄从医保的战略购买和价值医疗方面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第一,随着医疗水平提升,医院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作为战略购买方,医保局支付的价格也会相应提高。所以医保跟医疗技术、管理水平息息相关,不存在医疗跟医保不和谐的问题。第二,医保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在经费来源有限的情况下“以收定支”、适度保障。目前一些临床价值高的抗肿瘤药物已相继进入医保目录,怎样合理调配,将皮肤科的生物制剂也纳入医保,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三,在生物制剂治疗方面,比如针对中重度银屑病住院患者,经测算,采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或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医保付费方式,基本可以覆盖治疗费用,但对门诊来说明显不足,建议有关部门对新药物、新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将研究数据提供给医保部门,作为今后决策的参考依据。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叶剑鸿以医院自身的发展实践,说明了人才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医院地处经济较发达、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厦门市,作为一家地市级中等规模的医院,找准自身定位,进行差异化发展非常重要。去年6月,医院引进省内知名专家担任皮肤科主任,短短一年时间,科室取得了快速发展,门急诊量上升到全院各专科最大,医院也成为国家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在学科建设中,大家也在探索皮肤病理、皮肤外科等亚专科发展,并将医美项目作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以满足群众对医疗服务的多层次需求。同时,医院也在寻求与厦门医学院进行院校共建,在人才队伍、教学科研方面深入合作。从分级诊疗角度,医院将通过医联体建设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引导将一些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层面解决,从而拓展学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院长钟文亮表示,医院立足地市级中医医院的定位,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在皮肤科建设方面,推动中医皮肤科向中西医结合方向发展,同时把医美融入学科建设内容。他坦言,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难,最大的瓶颈是人才,即使提高薪酬待遇水平,对山区医院而言,也难以吸引高端的皮肤科人才;还有医保政策,仅靠门诊病人自费,难以推广新技术、新药品,而一旦突破医保限额,又会面临重重压力,因此期待和各界合作,共同探讨更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教授郭庆表示,专科的发展要从医教研三方面进行提升,为此人才和管理至关重要。在人才方面,不仅要做好引进,还要健全、完善评价机制,除了评价科研水平外,专科临床能力也很重要,要建立一个可进可退的机制,保障人才的科学流动。另外,要注重人才的引领能力,科室发展不能只靠个人单打独斗,还需要人才骨干带领科室进行团队协作。在医保方面,怎样促进价值医保和价值医疗,让更多好药品、好技术用到患者身上,值得探讨。应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实现院内共享,并建立医院间的信息交流渠道,以便提高诊疗效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学部主任左笑丛同样强调了人才在专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院临床药学科作为国家重点专科,注重人才培养,促进了多学科融合发展。以往一些人误以为药师只是“搬运工”,现在专科药师通过专业化培养,以专科为基础,主动深入各个临床科室,加入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并充分运用药学专业技术如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基因检测等方法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解决用药疑难问题;同时协助制订临床用药路径,落实处方审核和点评等工作,进一步规范用药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主任郭燕妮强调了合理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对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果将考核结果与人才选拔培养、职称评定、绩效分配等紧密挂钩,可以有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治疗角度说,免疫性疾病采用生物制剂的靶向治疗,可以帮助更多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这些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后,有助于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由于高价药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占比、医疗收入占比等指标,降低了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评分,这就让临床医生面临压力,期待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支持政策,例如把生物制剂等一些已纳入医保国谈的药品,不列入药占比、医疗收入占比,这有益于提高临床科室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本次会议由诺华制药公益支持,诺华制药免疫、肝脏及皮科事业部南区总监黄小艳女士表示,很荣幸与健康报社合作,共同发起本次“促进皮肤、风湿免疫专科高质量发展论坛”。作为全球知名制药企业,诺华不仅是创新药品的提供者,还将搭建多方合作的交流平台,为支持医院内涵建设贡献力量。

    

    

     文:陈静

     审核:韩璐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