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最有意思的精神心理疗法
2014/1/2 健康时报

     北京回龙观医院,患者正在进行陶艺治疗。健康时报记者牛宏超摄

     ■编者按

     一提精神治疗,很多人脑海里马上浮现的是强迫喂药,或是电影《大腕》中英达被电击治疗抽搐的样子。实际上,在精神专科医院里藏着很多好玩、有趣,甚至很惬意的疗法,做陶艺、被催眠、练瑜伽,治的也都是大家常常犯的毛病,抑郁、失眠、压力大……

     健康时报记者探访了北京一些有绝活的医院,为您介绍一些国内首创业界一流的精神疗法,希望能够让大家放下精神治疗很可怕的思想包袱,轻松自然面对精神问题。

     受条件所限,本期稿件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好的精神疗法以后会一一介绍。如果业内行家和读者有更好的信息,可通过@健康时报微博私信,或发邮件至jksbbjb@126.com,也可拨打各版报眉电话,同我们联系。

     ■受访专家

     郑毅,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组主委。

     朱辉,北京安定医院急诊科主任。

     胡永东,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

     刘琳,北京回龙观医院艺术行为治疗中心主任。

     任士德,北京回龙观医院陶艺治疗师,我国首位陶艺治疗师李国忠的嫡传弟子。

     彭旭,北京回龙观医院首位催眠治疗师、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最具性价比的儿童健全人格发展趋势测评

     特色:此测评系统是由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领衔研发,目前国内唯一早期测试儿童人格方面的系统。

     一套45道的测试题,大约15分钟答完,花费五六十元,就能为孩子的“情商”打下良好的基础,比起社会上动辄成千上万的“情商”、“财商”培训班,是不是性价比相当高?

     更靠谱的是,这套测试系统就在正规三甲医院的儿童精神科或心理科。

     性格内向还是敏感?智商高不高?提到儿童的健全人格,记者第一时间想到这些字眼,“全都没猜对”,郑毅教授赶紧纠正。简单来说,儿童的健全人格发展大致包括:探索主动性;合群和适应性;情绪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独立性的形成和培养,也就是要具有乐观稳定的情绪;思维和活动的独立自主性;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自尊心和自信心强。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懂不懂规矩,能不能适应,会不会分享,心胸开阔不,考砸一次是不是一蹶不振,能不能坦然的和别人交往等,和常说的内外向性格、智商等真的没有太大关系。

     比如有的孩子成绩很好,智商也高,但处理任何事情都是“唯我独尊”,显然这就是人格不健全。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对各界名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后认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 85%靠的是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质,也诠释了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我国4~16岁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3.9%,社会适应问题检出率高达23.46%。所以,测试的时间窗很关键。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正是这个道理,零到三岁是很重要的一个时期,就像一个孩子在语言的关键期没有语言的环境,十几岁再训练语言几乎是无用的。郑院长建议,2岁半到三岁半的孩子,是最适合进行测评的年龄段。

     这么小的孩子会用电脑吗?

     显然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惑,测评不需要宝宝来医院,只要妈妈或最了解照顾孩子的家长答题就可以了,答完题后,会对问题进行分析,给出量化的测评结果,比如孩子情绪管理能力欠缺、自主性差,适应能力不强等,专业的心理医生会给出具体的生活细节指导,帮孩子改改“毛病”。

     人格障碍18岁才能诊断,这么小的孩子测试管用吗?

     心理学研究证实,人格的形成确实是18岁以上。但是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了,俗话讲“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早期确定人格发展趋势问题,就可以及时矫正;没问题也可知道发展趋势的好坏。这是国内众多知名专家,90年代初期,经历了10余年的研究成果。

     据郑毅教授介绍,除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一些大中城市的儿童保健科或中心也都掌握了这项技术,如上海、广州等地也有此套测评系统。而新的收费项目中,这项测评也将进入医保,特别是儿童保健范围。

     最享受的团体治疗专治失眠

     特色:成立两年多的北京朝阳医院睡眠俱乐部,是由心理科胡永东主任领衔开展的以八段锦为基础的团体心理治疗辅助治疗失眠,目前是北京市唯一开展的专门针对失眠的团体治疗。

     聊聊天、听音乐、练八段锦……在治疗失眠的疗法中,北京朝阳医院心理科的团体治疗大概是最轻松惬意的了,以记者的实际体验看,简直是种享受。

     胡主任介绍,这种非药物的“绿色”疗法,采用团体治疗的形式,包括了睡眠健康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八段锦教学练习、音乐治疗和松弛训练等。主要针对失眠症患者,同时适用于轻度焦虑、抑郁伴发失眠的辅助治疗,对患者要求简单,无重大躯体疾病,能胜任简单的体育活动即可。

     宽敞明亮的治疗室里,记者和一群患者先做了两套八段锦,动作很舒缓,微出汗后便开始音乐治疗与松弛训练。随着潺潺流水声、清脆鸟鸣声的古典音乐响起,大家闭着眼坐在舒适的椅子里,进行呼吸训练,能够明显感觉身心都在放松。

     其实,八段锦是治疗中后期的反复实践部分,旁边的一位大姐说,最基础和重要的是早期的认知行为治疗,患者与患者、患者和医生全程都在交流反馈。

     以为记者是新患者,大家都围过来介绍经验之谈。“短期失眠对健康损害并不明显,过度担心失眠、夸大失眠造成的后果引起的焦虑才对身体心理有害。”“凡事要放宽心,别老钻牛角尖,越想睡就越睡不着。”“准备一把黄豆放右边的口袋,郁闷时将一颗豆子放左侧兜里,每天数豆子便知道自己郁闷次数有多少,以后就要多调整。”七嘴八舌一说,记者立马觉得心情轻松了不少,“这也是团体治疗的一个特色,患者之间互相启发,更容易走出失眠的恶性循环。”胡主任解释。

     治疗一次为期三个月,每周需要去医院2~3次,时间充裕可参加2~3期活动,在时间受限时,也可自行在家选择合适的时机每周练习2~3次。

     最艺术范儿的陶艺做康复

     特色:北京回龙观医院在国内首创陶艺治疗,目前在北京是唯一一家开展此项目的医院,对精神疾病的康复疗效显著。

     陶艺,这种艺术又高雅的活动,听起来应该是在798里才能找到,在精神病医院里,陶艺是怎么作为一种治疗的方法呢?

     当记者看到一位患者刚完成的作品时,大吃一惊。这是一尊女性雕像作品,但和常人做出的作品简直差别太大了。作品中,这个女性慵懒地坐着,两手微微搭着膝盖,但面部却是空洞的眼神,而且鼻子塌陷成为黑咕隆咚的一个洞,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骷髅头。“我问他可不可以再修饰一下,患者坚决不同意。”已经做了八年陶艺技师的任士德解释说,“精神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的作品,很多表情看起来都不是很舒服的,以生气、扭曲、悲伤、凶狠居多,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了他们内心世界的一个状态。而病情好转以后,他们的作品看起来也会舒服很多。”

     这也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在陶艺创作过程中,陶艺治疗师能观察到患者不经意间宣泄出的负性情绪,通过作品纠正他们偏执的想法,也能为主管医生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刘琳主任说,十六年前开展陶艺治疗的初衷很简单,当时艺术治疗的内容不多,以书法、绘画、做手工等为主,操作简单,被一些高学历的患者认为“太小儿科”,我国首位陶艺治疗师李国忠就将陶艺这种时髦且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活动作为治疗活动引进到了医院。实践下来发现,对患者社会功能的重建非常有帮助。

     做陶艺可不是单纯的鼓捣泥巴,它只是一个平台。构思琢磨的过程能让患者集中注意力、转移不良情绪;对凡事都打不起精神的抑郁症患者,给他们一块陶泥,“想捏什么就捏”,治疗师给予适当的关注、尊重并取得他的信任,逐渐培养他们对陶艺治疗的兴趣;患者们在一起做陶艺,互相交流沟通,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相互鼓励下,形成积极面对疾患的正能量,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还能掌握一门手艺呢,毕竟精神病患者出院不好找工作是不争的事实。”刘琳主任感慨,有些患者出院回家,把陶艺作品送给亲朋好友当礼物;还有的患者在网上售卖,也有一定收益。“可别小看他们的作品,有些人艺术天分很高,作品很有艺术范儿,我们医院和法国巴黎精神专科医院百瑞-弗克律思医院合作,把患者的陶艺作品送给法国的朋友,他们都很喜欢。”

     病情得到控制的精神病患者,通过陶艺治疗可进一步得到康复。但因为场地受限,这种陶艺治疗项目目前只对住院患者开展,刘琳主任颇感遗憾,“等新的门诊大楼建好,就可以接收门诊的患者了。”为方便外地患者享有陶艺治疗,医院里还接收了一些外地的进修人员,如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广州市精神病院等,如此一来,更多的患者也能从中受益。

     最立竿见影的精神急诊科

     特色:北京安定医院急诊是北京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精神科急诊,能够24小时接诊精神疾病患者。

     去北京安定医院急诊科,会看到诊室有前后两个门,墙上布满了斑斑驳驳的鞋印。“两个门是医生在遇到危险时方便脱身,墙上的鞋印是患者发病时踹的。”朱辉主任笑着解释。

     精神科急诊的“目标”患者,包括各类精神科急症,除了控制不住,脾气暴躁的精神疾病患者,还有自杀自伤、服用精神药物反应严重、药瘾酒瘾等各种类型的患者,在这个诊室里,一天内,“哭笑无常”、“大吵大闹”“一言不发”“抬手就打”的场景几乎都能看到。同普通精神科医生相比,这里的急诊医生在“快速诊断病情、进行分诊、让患者尽快安静下来”的确更为专业。

     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就诊往往会花上一个多小时,家属们可能看到别的患者“闹腾”,医生用了约束带,又不忍心让患者住院了。实际上,这才是埋下最大的隐患。朱辉主任解释,精神疾病的复发往往一次比一次重,回家自己治只会延误治疗、雪上加霜。“精神科的病房本来就很紧张,如果不符合住院条件,是肯定不会收治的。”朱辉主任说。

     家属的配合也至关重要。“我们挨打挨骂倒无所谓,家属有时候不理解治疗方案,很耽误事。”急诊医生及晓说,有的患者送来,医生能够察觉患者会有自杀自伤倾向,提醒家属,家属会觉得“没那么严重”,但悲剧往往就会因此发生。

     曾有一位患者,接诊医生建议患者住院治疗,家属还挺犹豫,觉得患者病情没那么重,结果在办理住院过程中,急诊护士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及时发现患者身上藏着“一把30多厘米长的刀子”,家属倒吸一口冷气。有些精神疾病患者到了医院可能表现得“很乖”,家属此时大意了,再加上对住精神病医院的误解,会对医生的诊断有所质疑,反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特别“闹腾”的患者,不听家属劝,怎么样能安全的送到急诊?

     朱医生的建议是:求助110和120,有时候110没有转运车,可以用120的救护车接送患者。

     最玄妙神奇的催眠治疗能解压

     特色:催眠是快速有效的心理提升,适用于焦虑、紧张与认知障碍但意识清楚的患者,解压效果较好。

     催眠在大家眼里往往玄妙又神奇——在梦里能够说出自己的心事;柔弱女子催眠悬空架在两个椅背上做成“人桥”……

     “没那么玄,只是种心理治疗方法而已。”北京回龙观医院首位催眠治疗师彭旭笑着调侃,“我常自己催眠,放松的效果比较好,要是像影视剧里演的,那我家存折密码、个人隐私不是全暴露啦。”

     “大家都以为催眠是催眠师的工作,其实被催眠却是自己的努力。”彭旭丝毫不夸大自己的催眠能力。“道理很简单,在稳定、单调、和谐、令人信任的安全环境中,机体便能自然而然地放松。”

     刚做完治疗的一位美女患者凑过来解释,“虽然每次只有半小时,但比睡了十天半月还舒服,我并没有忘记抑郁带来的痛苦,而是对痛苦有了新认识,也能更坚强地面对。”

     患有心理疾病,很难达到安全状态。当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潜意识便能警觉到一种不安全而展开防御,如果安全感长期缺失,潜意识里坏事便会像噩梦一样重复。而催眠能帮你排除掉大量的不安全信息,这样你的防御系统会慢慢稳定,不是每天处于“惊弓之鸟”的状态,抵御不安全信息的能力也会增强。

     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积极配合。“信任感越强,催眠得更快,效果也越好。”彭旭说,一般一周一次,短期治疗是一个月,而如果要达到更高的目标,可延长治疗时间。

     健康时报记者 郑帆影 李雅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