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还有多少“三郎”在拼命?
2014/1/8 健康时报

     英才过劳,似乎是普遍的共性。1月2日深夜,知名影视公司小马奔腾董事长李明猝然去世,年仅47岁,为近年来一长串英年早逝谱上又添加了一位。

     《仙经》说,“我命在我,不在天。”从这个意义上说,忘我拼命,僭越健康与身体的底线,虽其情可嘉,终究不可持续。

     敢于为梦想拼命,懂得惜时如金,向来是国人传承千百年来的美好传统。只是,凡事过犹不及,拼命过头,拿健康博未来、用身体赌明天,不说是饮鸩止渴,起码也是得不偿失。道理人人懂,可惜一旦深陷其中,就如上弦的发条,再也停不下狂奔的脚步,而那些闲庭信步与天空海阔的诗意栖居,不合功利,遥不可及。

     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数字是抽象的,落实到每个具象的名字上,就是悲恸的人生。不妨来看看印证这些数字的主观感受:2013年11月,《求是》杂志社旗下的《小康》杂志对在世界各地的2013名中国人开展年度感受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是“累”。

     “累”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为什么如此之累?年前,法国市场调查公司益普索(Ipsos)发布了一项名为“全球物质主义、理财和家庭态度”的调查,在20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人对于物质的热衷度远高于其他国家,位居榜首。有71%的中国人表示,将根据自己拥有东西的多少衡量个人成功。这数据引来不少非议之声。

     不过,客观而言,清高的诘责反倒显得有些矫情:一来,中国人有句老话,“有恒产者有恒心”,为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拼命,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二来,“加班文化”等成为常态,健康理念尚未成为社会的“刚需”,价值选择上有些失衡,属于“成长中的烦恼”,犯不着大加鞭挞。只是,话说回来,时序更迭,社会发展,我们对健康的认知、对身体的重视,需要一个渐进的回归过程——以科学的健康理念止歇悲剧的铺陈,以全民的健康素养构筑乐活的图景。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人不是机器,纵使机器,还有维修保养的需要,何况脆弱如斯的生命?事业也好,家庭也罢,不能拿透支健康的姿态来换取眼下的春天。还有多少“三郎”在拼命?也许今天的社会仍需要“拼命三郎”,但更需要有着健康体魄、健全人格、健美心理的“拼命三郎”。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