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了:一字之差,你买的“健康”食品就不再健康了
2014/10/28 健康时报

    

     有句话叫“你以为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放在健康食物上也很合适:你以为你吃的是橄榄油,其实是调和油;你以为你吃的是营养麦片,其实营养价值连大米都不如……

     橄榄油风味调和油≠橄榄油

     江南大学食品工程硕士杨庭:市场上的调和油大多是以大豆油为基础,添加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橄榄油、茶籽油等进行调和。由于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很难检测每种成分实际含量,像一些橄榄油风味调和油的橄榄油实际含量很少。我们舍弃传统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转而购买调和油,到头来,主要成分依然是此类油。

     因此,消费者购买调和油时一定要看配料表,查看哪种油才是调和油主要成分。而且,一些调和油在包装上突出橄榄油等成分,却把“调和油”三个字写得很小,很容易让一些消费者误认为是纯品油。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营养麦片≠纯燕麦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越高,说明这类产品营养质量越好。在超市实地考察时看到的15种麦片或燕麦片产品当中,承诺蛋白质含量不低于7%的只有5种,不低于10%的只有3种,有6种产品标明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对比来看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大概是7%,面粉大概是10%。而很多所谓的营养麦片,连大米的营养都不如。还有添加物过多的也并非就是好,反而不是天然的了,一定不要追求包装上过分多的添加物。

    

     日本豆腐≠豆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生物技术硕士刘芯蕊:人人都知道豆制品对健康有益,但一些豆制品虽然口感更好了,但营养和保健功效却大打折扣。首先要揪出来的就是日本豆腐。日本豆腐跟黄豆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是以鸡蛋为主要原料,辅之纯水、植物蛋白、天然调味料等而制成,营养价值不高,当然也没有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及大豆皂甙对预防慢性病有利的活性成分。

     另外要提一提的是水水嫩嫩的内酯豆腐。跟石膏豆腐、卤水豆腐相比,内酯豆腐的蛋白和钙的含量是最低的,一般豆腐的含钙量在116-731mg/100g,内酯豆腐仅有17mg/100g,想通过它补钙是不太理想的。

    

     奶糖≠奶片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姚宇:奶糖和奶片是很多家长愿意给孩子的零食,都带“奶”字,两者的内容却差很多。奶糖的主要原料是糖,而奶片的主要原料则是奶粉,奶糖相较于奶片牛奶的含量会少很多,而一些劣质奶糖甚至可能根本不含奶,仅用香精和色素调出奶的样而已。

    

     乳酸奶饮料≠酸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酸酸甜甜的乳酸奶饮料很受大家欢迎,但它和酸奶完全不同。乳酸奶是水、白糖、牛奶、果汁、酸味剂、香料等调配制成的,属于配制型饮料,营养仅限于原料中牛奶的营养。

     区分酸奶和乳酸奶,看看配料表就清楚了。如果“水”是第一项,那肯定是乳酸奶,酸奶配料表的第一位都是鲜牛奶。此外,一般酸奶的蛋白质含量都在3%左右,而乳酸饮料只有1%。从营养价值上看,乳酸奶远不如酸奶。

    

     果汁饮料≠100%纯果汁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果汁与果汁饮料在果汁含量、糖分含量等方面有很大差别。市售的果汁饮料包装上都画着漂亮水果,但多都在“某某果汁”的旁边用小字写着“饮料”二字。细细看一看配料表,就会发现它们是果汁加水和糖配成的,其中还可能含有水果香精。与100%纯果汁相比,其营养价值差距很大,且含糖较多。

    

     巧克力≠黑巧克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黑巧克力(味道最苦的),是可可含量最高的。而其他的如牛奶巧克力、果仁巧克力等添加了糖、牛奶,效果更差。完全没有可可粉的巧克力产品,比如白巧克力,没有任何健康效应。 买巧克力时看看标签,如果成分是“代可可(脂)”,则是“假巧克力”。

    

     鳕鱼片≠鳕鱼

     国家高级营养师叶明珏:超市中的“银鳕鱼”每斤价格在百元以上,虽然不是真正的鳕鱼,但其鱼肉脂肪含量比鳕鱼高,富含DHA、EPA,给孩子吃很好。

     但银鳕鱼每斤价格都在百元甚至更高,超市里十几块钱一斤的鳕鱼片(有的超市标的是水鳕鱼、龙鳕鱼),其实是种蛇鲭鱼类,营养与鳕鱼相差甚远。且鱼肉脂肪中含有天然蜡酯成分,人体无法消化吸收,尤其是肠胃功能弱的老人和孩子,大量食用易引起排油性腹泻。

    

     调味坚果≠坚果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李园园: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加工类的坚果食品,而且口味颇多,牛肉味瓜子仁、肉松味蚕豆、蟹黄味青豆等,香浓的调料与众多添加剂几乎掩盖了原料本来的味道,无从知晓原料本身质量如何,而且增加添加剂与隐形盐摄入,增加代谢负担。

     带皮核桃相对来说储存时间更久,但如果较长时间不吃,核桃中丰富的油脂也容易氧化酸败,产生哈喇味,此时坚决不能再吃。但有的不良商家还是会将这样的核桃进行加工,用浓郁的香精和添加剂加工成各种口味的核桃,譬如五香核桃、琥珀核桃等,很难尝出原料的问题。

    

     无糖食品≠无糖

     解放军三0五医院内分泌风湿科主任祝开思:传统所谓的“无糖”,仅指“无蔗糖”而已,其实,除了蔗糖外,葡萄糖、蜜糖、乳糖、麦芽糖等等也都是糖,还是要留心看看所谓“无糖食品”外包装的成分表。

     没有什么食品能真正“无糖”。即便是不含糖的食物,比如馒头,吃进肚子里照样会被转化为糖。控制血糖最好的方法就是平衡饮食,无糖食品更不能无限量食用,也要将其产生的能量计算进一天的主食量中再减去。

    

     (本文来自健康时报,转载请注明)

    

     值班:杨小明

     编辑:贾慧慧

     关注健康时报微信公众账号

     关注微信

     通讯录→公众号→“+”→搜索“JKSB2013”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添加关注

     将文章分享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与我们互动 并联系我们

     进入“微官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进入“微社区”留言,我们为您解答健康问题

     内容建议:010-65363357

     商业合作:4006106999-2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