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真菌”来了!致死率60%,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中国已有!
2019/4/11 16:32:24点击右边关注→ 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这两天,一种“超级真菌”上了热搜,带来几个亿的阅读量。这个“超级真菌”到底是个啥?

     “超级真菌”致死率高达60%!

     拆了天花板和地板,都无法消灭它!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纽约市西奈山医院去年5月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术时,发现他感染了一种“神秘而致命”的真菌。该男子住院90天后死亡,但这种致命的真菌却顽强地存活下来!

     病房很多地方都遭到了“入侵”,院方为此对墙壁、病床、门、水槽、电话都进行了特殊消毒,甚至拆除了部分天花板和地板,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目前,这种名为“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药真菌在美国纽约、新泽西和伊利诺伊等12个州流行。

     近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已将耳念珠菌列入“紧急威胁”名单。据其官网最新通报,全美感染病例已上升到587宗,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内身亡。

    

     培养皿中的耳念珠菌菌株。图片来自美国CDC官网

     据介绍,首次发现耳念珠菌,是在2009年一名日本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到2017年,全球有24个国家出现耳念珠菌的爆发性流行,包括日本、美国、英国、西班牙、印度等国。

     这种被称为“超级真菌”的耳念珠菌来源目前还不明确,但普遍认为,这是新近进化出来的、快速适应人体宿主环境能力的新物种,主要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达60%!

     这种真菌目前主要存在于医院内,例如ICU(重症监护室)、血液科、肿瘤科等,都是高危科室。

     中国目前已确认18例

     超级真菌感染病例!

     2018年,中国发现首例耳念珠菌临床感染病例,是一位76岁的患者。

     截至目前,中国已确认18例“超级真菌”耳念珠菌临床感染病例,但总体上还没有出现美国那样的爆发性流行感染。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教授廖万清表示。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真菌科主任刘维达说:“这18例是中国大陆至今有科研文章发表记载的数据,具体是北京3例,沈阳15例,其中中国第一例是在北京发现的。”

     但一切也不能太过乐观,据刘维达分析,18例只是目前确诊有文献发表的数据,可能还有更多未发表或者在发表路上的数据,“现在检验技术不断提高,发现‘超级真菌’的医院越来越多。”

     目前在我国,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隐球菌及曲霉菌。耳念珠菌就是念珠菌的一种。有专家预测,下世纪念珠菌将成为医院内感染的第一“元凶”。

     “超级真菌”欺软怕硬,

     最容易侵犯免疫力差的人!

     从现有文献看,“超级真菌”感染者大多会有原因不明的发高烧,各种药物治疗无效,并伴随各种器官衰竭、呼吸衰竭等表现。

     “超级真菌”致死率高,没什么药可以用,确实很可怕,但大多数人却不必过于恐慌。

     因为这种真菌感染多发生在住院病人,主要是长期使用静脉/动脉留置导管、外科手术后或是免疫缺陷的患者。

     这种超级真菌对免疫系统不成熟或受损的人最致命,包括新生儿和老年人、吸烟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怎样应对“超级真菌”?

     因为目前“超级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院内,以下措施主要针对在医院工作的人,以及经常去医院治疗、探望的人群,尤需注意!

     1.单间隔离定植或感染者,要求单间有独立的卫浴设施。

     2.对于从感染的医院或国外医院转来的患者,均采取隔离措施,直至获得筛查结果。

     3.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措施,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4.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围裙,如果有接触患者皮肤或患者血液、体液风险,应穿隔离衣。

     5.个人防护用品应在洗手后、进入房间或患者区域前穿戴好,并在患者房间内脱下并丢弃,离开前应彻底洗手并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双手。

     6.护目镜和面罩只是在有溢出或泼溅风险时才需要佩戴。

     7.患者和探视者需要掌握感染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和如何使用围裙。

     8.应考虑使用一次性物品,如血压计袖带、枕头等,特别是在暴发期间。

     大家都在看:

     抗癌有“神药”了!世界上获批了8种,中国已有4种!PD-1是啥神药?

     常用药暴涨50多倍!总理再次发话、国家出手要降药价了!

     未成年女孩流产,怒怼医生:“大清都亡几百年了,你们医生的思想真可怕!”

     20%的人死亡是因为不会吃饭!怎么吃才能救命?记住10点!

     觉得文章不错,底部点一下“在看”↓↓

     本文参考资料:中国新闻周刊、上海热线、健康时报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