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肺癌该怎么治?肿瘤专家:掌握这些方法少走弯路!
2021/1/7 21:17:47 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受访专家:

     胡毅,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

     张力,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肺癌到了晚期,药物开始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靶向药物、免疫药物。”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胡毅教授介绍。

     过去10多年,靶向药物不断丰富,我国一大批晚期肺癌患者,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中获益。相对传统的化疗,使用靶向药物不仅对患者而言副作用小,而且整体生存时间也会延长。

     不过,针对肺癌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各自适用的靶向药物是不同的。这就像一把钥匙(靶向药物)开一把锁(基因突变)。

     因此,使用靶向药之前,必须明确肺癌的突变类型,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订治疗方案。

    

     胡毅教授

     治肺癌前先做基因检测

     很多人对肺癌的认知,还停留在早期、中期、晚期。事实上,肺癌是几十种分型的组合,可以视为一个“肺癌家族”。每一种亚型的特性、最优治疗方式、预后等都各不相同。

     被诊断为肺癌后,还要进一步明确分型、分期、何种基因突变,这三个方面都需要搞清楚。肺癌的分型越精细,指导治疗也就越精准。

     在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中约有80%~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又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腺癌是最主要的类型。

     所谓分型,主要是讲癌细胞长啥样,分期则主要说明癌细胞是否扩散。例如,IV期就是通常说的晚期癌症,说明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其它组织或器官。

     如果被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应该尽快进行基因检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更多治疗靶点的发现包括EGFR、ALK、ROSE1等,多基因检测已成为重要的临床检测手段。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胡毅教授表示,做基因检测是为了在精准诊断下指导精准治疗。

     “我们会鼓励病人尽量做基因检测,因为检测除了指导靶向治疗,甚至可以指导免疫治疗。对于医生来说,有了基因检测结果,可以在用药策略的判断上更精准一些。”胡毅教授指出。

     基因检测最好可以尽可能地广泛覆盖所有位点,如果患者经济等条件不允许,至少要检测EGFR和ALK这两个最常见的突变。

     不仅是治疗之前,在每一个治疗节点,医生都希望患者能够做基因检测,这对于判断病情未来的转归非常有效,对于下一步用药也非常重要。

     医生每次检测都拿到肿瘤组织不太可能,可以通过液体活检在治疗过程中跟踪做检测。

     做了穿刺还要做基因检测吗?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力教授表示,穿刺活检和基因检测是上下游的关系,是一个流程当中的两个部分。

     第一步是做组织活检,可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

     第二步是要确认在恶性里面又属于哪种类型;

     第三步,某些肿瘤诊断还要依据肿瘤细胞表面的蛋白表达特点,就是所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第四步就是基因检测,明确有无突变的基因位点。

     四步下来,就会对肺癌有一个详细的认识了。“其实,在科技快速进步、社会福利广覆盖、大众健康意识提高三个方面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早期肺癌诊出率已经有很大提升。”张力教授说。“肺癌筛查除了低剂量螺旋CT,还可进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型技术会使更多肺癌病人早期发现、得到更精准的诊治。”

    

     张力教授

     使用靶向药如何排兵布阵?

     目前,肺癌靶向药物的选择非常丰富。举个例子,如果遇到EGFR突变阳性的肺癌病人,用药该如何选择?

     张力教授介绍,现在临床上针对EGFR突变有一、二、三代药物,常用的治疗策略包括“1+3”(一代先用,耐药后序贯三代)、“2+3”(二代耐药后序贯三代)、“3+X”(三代治疗进展后对症采取其他治疗)。

     “新的药物会越来越多。”胡毅教授表示,尤其针对EGFR突变的药物,现在有一代、二代、三代,未来会有四代。

     “针对每个病人会有不同的排兵布阵。把一代、二代、三代药谁放在一线从理论上讲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一代药或者二代药,或者直接上来就是三代药。这取决于病人的情况,包括经济能力、不良反应、脑转移等情况。”胡毅教授说。

     胡毅教授曾经接诊过一位EGFR突变的病人,病人状态不错,经济情况也不错,采用了“2+3”的治疗模式。“这位病人耐受较好,整个疾病处在控制状态,至今用药接近20个月,未来可能还会持续用下去。他一旦发生耐药,还有三代药物作为补充,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式。”胡毅教授表示。

     一代、二代、三代都有它们非常好的应用经验和策略,就看怎么用。

     很多肺癌医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患上肺癌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

     因为相比其他恶性肿瘤,肺癌目前的诊疗方法明确、新药上市多,为患者带来多种治疗选择。

     整体而言,肺癌从筛查、诊断、治疗和疗效预测上均趋向精准,同时也显示出精准诊疗所带来的巨大临床获益。

     就诊时可选择多学科门诊

     患者确诊肺癌后,可能需要接受介入科、胸外科的手术治疗,也可能需要放疗科的治疗,还需要到病理科做病理……

     患者和家属穿梭在各个科室不方便,各科室医生之间讯息也不畅通。

     多学科协作(MDT)为肺癌患者等需要综合诊治的群体,带来了巨大的获益。

     MDT会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由至少来自两个以上学科的专家构成工作组,通过讨论、实施协作,为患者制订最科学、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需要多学科治疗的病人,或者在某个治疗领域存在争议的病人都需要MDT。除了患者获益,参与MDT的医生也能不断接受来自其他学科的治疗信息、不断总结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法,对于自己也受益无穷。

     2020年9月23日,解放军总医院创建北京市首个肺癌III期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多学科协作(MDT)门诊,团队包括来自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介入放射科、病理科、影像科、中医科等科室的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的MDT也在迅速发展壮大。现在团队不仅有放疗科、胸外科、呼吸科、介入科、消化科、心内科,还纳入了统计等其他社会公司,共同制订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肺癌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有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加上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医患合力就可以收获良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时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