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科学用水
2015/7/19 健康咨询报

    

    

     古人为了战胜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很注重水的卫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凿井,认为凡凿井的地方应是水源好又清洁的地方,所以“井”字的意义基本作清洁的“清”字讲。易经》上说:有泥的井水不能吃,这是由于地势太低洼的关系;已经破旧的井里的水,不仅人不能吃,就是雀鸟也不肯去吃的。

     为了保持井水的清洁,除选择优良水源而外,在周代就知道烧砖来垒井,当时叫做“井厩”。井修好了,还要经常淘洗,保持清洁。相传在原始时代,虞舜皇帝曾经亲自淘过井。春秋时代每年在冬末春初的时期,或在暮春三月,都要彻底把井清洗一次,重新换上干净的水。汉朝规定每年的夏至节日淘井换水,这淘井工作,当时叫“改水”和“易水”。古人认为:井淘得好,水里没有毒气,吃了不会害温病。

     人们居住的地方,废水排除得不好,影响健康很大。古人认为,暗沟里的秽水排除得好,就没有臭气,房屋既干净,人也不会害温疫病。因而,人们很注重下水道的建设。

     《啸亭杂录》记载了明代皇宫里的下水道:“其中管粗数尺,皆生铜所铸”。在15世纪中国就有了金属铸造的沟管,这是世界上少有的。用砖砌下水道,在中国城市中更普遍了。北京的下水道是明代建成的,明代到现在已五六百年了,都是用砖砌成的。

     古人把下水道保护得很好。在春秋时代,人们每逢雨季之前,就要清涤下水道,使它畅流无阻。宋代每逢新春,大街小巷的下水道都要检修,把所有污泥全部清扫出来,用船只运到乡村的荒郊去。

     另外,古人还用水来防御灰尘,因为许多传染病多从尘埃中得来。汉代有个叫毕岚的人,曾发明了两种较大的洒水工具,一种叫“翻车”,一种叫“渴鸟”。翻车就是利用机车引水,使水喷到较远的地方去;渴鸟是用曲形的筒子打气,能够把水冲激到较远的地方。这些洒水工具,使路上的灰尘减轻了许多。

     (健康咨询报 2015.7.6 第十六版)

    

    

    
微信号:jkzxbs

     如果您关注健康,请关注《健康咨询报》,您可以:

     1.到当地邮局订购,我们的邮发代号为1-61。

     2.搜索微信公众号:jkzxbs

     3.扫描微信二维码(见上方)

     如果您想投稿请发稿件至jkzxbs@126.com

     我们的咨询电话是:010-63292604

     祝您健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健康咨询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