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咳嗽治不愈,有可能是首诊找错“门”
2017/9/29 家庭医生报

    

    

     张先生身体一直不错,但从三四年前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咳嗽。此后,咳嗽越来越严重,还常常会咳出黄色的痰。他到当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过敏性哮喘引起的,给他开了些治哮喘的药,效果不明显。几年来,张先生跑了不少医院,但医生对哮喘均束手无策。近日,张先生找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王知非主任医师求治。

     王主任为他做了“食管24小时pH监测”,确诊为“胃食管反流”,这个结果让张先生怎么也没想到。最终,张先生接受了微创胃底折叠手术,术后第二天咳嗽和哮喘就止住了。病治好了,张先生还是挺纳闷:胃食管反流是消化道疾病,而哮喘则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两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七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首诊找错“门”

     2013年,美国胃肠病学分会将胃食管反流病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口腔(包括咽喉)或肺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终末器官效应和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中包括食管本身抗反流机制的缺陷,如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和食管体部运动异常等;也有食管外诸多机械因素的功能紊乱。

     王知非主任医师指出,许多人在饱餐、饮酒或饮茶后,感到一股酸水从胃反流至食道及口腔,有时还伴有胃内和胸部的烧灼感及反食,这便是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但有时还表现为慢性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哮喘、过敏性鼻炎、咽部不适等消化道外症状。患者常常将其忽视或误诊。国内有医院对一千余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统计发现,约75%的患者症状非典型,表现为咳嗽、哮喘、声音嘶哑、胸痛等,因此七成患者首诊容易找错“门”,如去了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等门诊。

     那么,为何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如此复杂?王知非主任医师解释,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如胃酸对食管黏膜、咽喉黏膜、气管黏膜等的损伤,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口腔,应该“顺流”而下。为了防止“逆流”的发生,消化管道存在多道单向“闸门”,如上食管括约肌、下食管括约肌等,这些“闸门”控制着食物“向下”而不准“逆上”。若这些括约肌功能失调,就会产生食物及胃内容物“逆流”。胃酸是强酸性的,在胃内不会对有层层屏障保护的胃黏膜造成损害。而食管、咽喉、气管等部位的黏膜没有抗酸的屏障,胃内容物反流至这些部位,就会造成相应的损害。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很高,在美国的发病率约为10%;我国的发病率达到9%。目前药物治疗以抗酸药为主,药物控制不理想或无法耐受长期服药者,就可以考虑手术,胃底折叠术操作简单,术后二三天便可出院。

     预防胃食管反流须注意饮食、控制体重

     王知非主任医师提醒,国庆节期间,家人朋友团聚总少不了大快朵颐、开怀畅饮,然而大量高热量、辛辣刺激食物和过多饮酒,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反酸,从而导致以咳嗽、哮喘等“假象”的胃食管反流病高发。

     胃食管反流的致病因素,主要为暴饮暴食、肥胖、情绪不稳定等。预防胃食管反流须注意以下几点:

     文/通讯员 宋黎胜

     图/源自网络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家庭医生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