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才值几块钱,但浙二两位教授却用它饿死了体内肿瘤!癌症治疗恐将突破!
2016/9/23 走进科学

     “走进科学”微信公众号

     K95028

     看破迷雾,人生就会顺利很多来源:杭州日报

     “肿瘤病人要少吃点,这样供给肿瘤生长的营养就少了,把肿瘤饿死。”这个观点早就有人反驳过。但日前,浙医二院胡汛教授和晁明教授团队证实:“饿死肿瘤”,真的靠谱!”

    

     两名教授将碳酸氢钠(小苏打)打入供给肿瘤营养的血管里,再封堵住血管,碳酸氢钠中和了乳酸,肿瘤快速死亡。

     临床研究中,他们做了40例晚期肝癌患者,40例均有效。

     肿瘤在体内无葡萄糖会"冬眠" 有就疯长

     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能量与物质的代谢。

     肿瘤细胞也一样,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和生长,葡萄糖是肿瘤细胞必需吃的东西,剥夺葡萄糖,肿瘤细胞就会死亡。

     葡萄糖只能通过血液输送。

     胡汛教授团队查看患者体内肿瘤的血管结构,发现肿瘤里面的血管长得非常不好,无法提供肿瘤大量葡萄糖,有些区域甚至没有葡萄糖。但肿瘤不仅能存活,还越来越大。

     这是为什么?

     原来,肿瘤中有大量的乳酸,乳酸解离成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这两个因子协同作用,让肿瘤在恶劣条件下,可以处于像蛇、熊一样处于冬眠状态,能很节约地利用葡萄糖,自身能耗极低,而一旦有了糖,即刻苏醒生长。

     也就是说,在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前提下,只要去除这两个因子(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中的任何一个,肿瘤细胞就会快速死亡。

     便宜的小苏打送肿瘤上绝路

     此前,对于一些不适合做手术的晚期肿瘤,临床上常规使用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然而,这种方法对大肝癌的疗效不好。

     “去年1月,我们接诊了一名余姚的女病人,才40岁,肝脏肿瘤直径达17厘米,长得有小西瓜那么大。”晁教授说,病人先是去外科看的,但外科专家认为已经不能手术,“有乙肝病史,黄疸很严重,整个人发黄。”

     晁明教授给她应用了新的治疗手段,通过血管造影、CT等,仔细找准供应肿瘤的各条血管。将碳酸氢钠(小苏打)打进这几条血管里,然后用栓塞剂封堵,再继续往里面打碳酸氢钠,再用栓塞剂封堵,把乳酸分解掉。

     这样的治疗一般1个月一次,有时候可延长至6周一次。首次治疗就能杀死一半的肿瘤细胞,经过两三轮治疗,用磁共振检查,会发现肿瘤已死亡。

     临床实验40例均有效 大大延长晚期肝癌生存期

     这种治疗方法,被命名为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简称TILA-TACE。

     应用TILA-TACE,则相当于把吃饱饭的人,先拉去健身房锻炼2个小时(加速能量代谢),然后不给他饭吃,不给他水喝(切断能量供给),这样就坚持不了几天。

     研究团队在临床做了了40例病人,发现40例均有效。

     按照以往,余姚的女病人存活期只有两三个月,但如今她还存活着。“人类用30余年的时间,用靶向药物等各种方法,让晚期癌症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突破半年,现在正向中位生存期突破1年努力。”

     胡教授说,他们临床研究中的40例中的晚期肝癌病人,初步统计平均生存期已超过3年。

     现在,这项成果已在三四百名肝癌患者身上应用,并已逐步在肺癌治疗中探索使用。

     喝苏打水对身体蛮有好处

     很多痛风病人知道,喝苏打水可以缓解痛风,因为碳酸氢钠能促进尿酸溶解。

     那么,喝苏打水能不能防癌、抗癌呢?

    

    


     之前,曾有一名外国专家在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杂志《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名肾癌全身转移的患者治疗已走到尽头,在无药可用的情况下,医生让他喝苏打水,结果在他的论文发表时还活着。

     当时,那位教授说并不清楚是什么原理,但患者的确存活期大大延长,医学上又缺乏理论支撑。

     如今,有了胡汛教授和晁明教授团队的研究,就不难理解这个现象了。换言之,喝苏打水的确对身体有好处。

     点亮

    
!希望科学能早日攻克癌症难题!


     记者 余敏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最有价值公众号的阅读,从体验 走进科学开始,(关注走进科学有惊人惊喜,关注后立即自动获得你没看过的人类电影史上第一部:吻戏电影、男同电影、女同电影、穿越电影。。。。。。精心挑选、精彩纷呈!)

    

     长按以上二维码可关注本公众号,十几位中科院院士都关注了公众号“走进科学”(k95028),让我们一起,看破迷雾。

     走进科学文章,只为探寻真理,您的一次传播可能会照亮无数人的生命!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走进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