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赌”为快的科学家
2015/4/29 17:01:13 中国科普博览

     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未知并力图变未知为已知的过程,其间充满了悬念和挑战。许多科学家在面对科学难题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免对其结果或前景做些基于直觉的预测。有人甚至宁愿与朋友或同事下注打赌,以求一乐,因而“科学赌博”(Scientific wager)一词应运而生。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也曾经对这种游戏乐此不疲并且愿赌服输,在科学史上留下令人开怀一笑的花絮。

     沃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是一个心直口快、喜欢质疑别人的大物理学家。针对重要科学问题的可能解决之道,他经常先“赌”为快。虽然身为中微子理论之父,泡利却不相信这种电中性、质量极其微小且与物质相互作用极其微弱的粒子最终能够在实验中被直接探测到。他为此以一箱香槟酒为赌注与同事打赌,预言人们永远不会发现中微子。1956年7月,美国物理学家克莱德·科温(Clyde Cowan)和弗雷德里克·莱因斯(Frederick Reines)在核反应堆实验中获得了反电子中微子存在的有力证据,他们兴奋地发电报给远在瑞士苏黎世的泡利,告诉他这一重大实验成果。泡利在收到电报后并没有回复,但却遵守赌约为同事们买了一箱香槟酒,庆祝自己的理论预言成为实验事实。

     1957年1月,女物理学家吴健雄通过实验证实了李政道与杨振宁约半年前提出的宇称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守恒的革命性观点。消息传到欧洲后,泡利写信给自己曾经的博士后维克托·魏斯科普夫(Victor Weisskopf),强烈质疑宇称不守恒的结果:“我不相信上帝是一个软弱无力的左撇子,而且我已经准备好了拿出一大笔钱来赌实验将会给出宇称守恒的结果”。除了泡利,另一位喜欢打赌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则愿意下注50美元,赌实验将证实宇称是一种确定无疑的对称性。众所周知,吴健雄的实验和其他后续实验都确认了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的事实,这一场“科学赌博”也以泡利与费曼的认输而告终。泡利在不久之后写给魏斯科普夫的另一封信中承认,他幸好没有为此真的跟别人打赌,否则他将输掉一大笔钱,可能会让他负担不起,甚至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也是一位热衷于“科学赌博”的大物理学家,而且他的每一次打赌游戏都成为媒体和公众追踪的焦点,造成了无人能及的广告效应。但是霍金曾经下注100美金赌希格斯粒子不会在任何对撞机上被发现一事,却惹恼了他的同胞、“上帝粒子”之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针对“霍金将希格斯抛进了黑洞”之类耸人听闻的传言,希格斯在2002年的一次晚宴上向记者发牢骚说,霍金由于其特殊的名望获得了本不该有的、信手拈来的权威性,同时他与其他领域的理论家们交流起来很困难。当时苏格兰的报纸立即以“大师级学者的冲突”为题报道了两人之间的芥蒂,一时间吸引了广大公众的眼球。希格斯迅速写信给霍金,对自己有关霍金的评论内容做出了解释。霍金回信说自己并不介意,不过他又说,他依然不认为希格斯粒子能够真的在实验中被发现。十年之后的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一个很有可能就是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霍金立即寄给与其打赌者一张100美元的支票,表示自己愿赌服输。

     霍金的好友基普·索恩(Kip Thorne)目前担任加州理工学院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他也是热衷于一“赌”为快的科学家。1978年,索恩与意大利物理学家布鲁诺·玻耳托蒂(Bruno Bertotti)打赌,声称在十年之内人们就能够探测到引力波。然而事情并不像索恩所想象的那么容易,到了1992年,他“沮丧而遗憾地认输了”,而玻耳托蒂“也遗憾地接受了”索恩的认输。该赌局的裁判是索恩的学生卡尔顿·卡维斯(Carlton Caves),他以十分调侃的语气宣布自己“遗憾地见证了”这场赌博(具体内容贴在了索恩办公室外的墙上)。

     总之,这类“科学赌博”几乎无一例外地带有令人发笑的喜剧色彩,其结果无论胜负,都不会改变科学家们探究自然奥秘和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与执著,但却能够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平添几分值得回味的乐趣。

     (内容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科学新语林专栏《粒子与宇宙》,作者邢志忠为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中国科普博览微信号,搜索“中国科普博览”即可找到我们。科普,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普博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