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世界很精彩,爱耳护耳不可少
2019/3/4 17:00:00 中国科普博览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ID:kepubolan)

     有声世界是精彩的,很难想象没有了声音的世界是多么的寂静和沉默。我们通过耳朵来听这个有声世界,但是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一些高声强的声音是耳朵所不能够承受的。如果一直身处高声强环境中并且对耳朵不采取防护措施,例如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不佩戴防噪声耳罩或是长时间戴耳机高音量听音乐等,那我们将会出现噪声性听力下降,渐渐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听不到了,有声世界将不再丰富、失去精彩。所以大家要关爱听力健康,做到爱耳护耳。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也是世界爱耳日(也称为世界听力日)。今年是第20次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今年世界听力日的主题是“检查您的听力,Check your hearing!”。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耳朵结构、听力检查和爱耳护耳等知识吧!

     1

     耳朵的结构及生理

     我们的耳朵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外耳、中耳和内耳。我们看到的耳廓是外耳的一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和咽鼓管;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图1 耳朵的结构(图/中科院声学所)

     声音经过耳廓收集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振动带动听骨链,听骨链带动卵圆窗引起耳蜗淋巴液振动,耳蜗螺旋器(Corti器)将机械性声音振动信号转化成生物电信号,耳蜗螺旋器中的毛细胞将生物电信号传递给听神经,从而传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长期处在高声强的环境中会损伤耳蜗毛细胞,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从而听力下降。

    

     图2 耳蜗蜗管切面(图片来自网络)

    

     图3 毛细胞(来自听力那点事儿)

     2

     听力检查及听力损失分级

     常用的听力检查方法是纯音听阈测试(也称电测听),这个检查需要被测试者能配合才可以进行。纯音测听的结果为听力图,听力图的横坐标为频率,纵坐标为分贝,图中每个频率阈值连成的曲线代表了听力程度,红色圆圈标记连成的曲线为右耳气导听力,蓝色叉号标记连成的曲线为左耳气导听力。

    

     图4 听力图(图片来自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根据常用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四个频率气导平均阈值,将听力损失分为以下几级:

     轻度听力损失(mild):26~40 dB HL;

     中度听力损失(moderate):41~60 dB HL;

     重度听力损失(severe):61~80 dB HL;

     极重度听力损失(profound):≥81 dB HL。

     3

     爱耳护耳

     我们身边日常接触到的听力问题,最常见的可能是家里长辈年纪大了耳朵听不清。但是现在听力损失越来越年轻化,所以无论什么年龄,我们都要爱护我们的耳朵。爱耳护耳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正确使用耳机,预防噪声性聋

     随着智能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喜欢带着耳机听音乐或者听英语,尤其是在公交车上、地铁里、嘈杂的马路上,这种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但声音计检测显示,嘈杂环境的声音通常在70-80分贝左右。如果在这种场合下进行语言交流或听随身听等,音量必须放大到超过原有嘈杂环境声音30分贝以上,听到声音的清晰程度才能和在安静环境时的声音大小相同。因此这时的声音已经超过100分贝,而85分贝就足以引起听力损害。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耳机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在对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耳机使用率高达99.8%,已经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人数超过100人。国家质检总局自2012年以来,连续4年的风险监测中,对手机及配套用耳机等成套产品进行了监测,累计监测产品86批次,其中45批次最高声压级超标,不符合率高达51.2%,约半数耳机类产品最高声压级超标。因此我们在使用耳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耳机选择质量佳、杂音小、音量可自由灵活调控的,遇到声响过大等情况可及时调整。

     2.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下尽量不要使用耳机,音乐声强最好能控制在70分贝以下,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一旦声响超过85-90分贝即超过了国家制定的噪声防护标准。

     3. 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4.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

     除了戴耳机听音乐之外,年轻人同样要减少在酒吧、游戏厅、KTV等噪声比较大的娱乐场所休闲的时间,尽量选择一些比较安静舒适的环境,通过更健康的方式排解压力。过节放鞭炮要离鞭炮远一点,尽可能捂上耳朵;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应该戴隔音用耳塞、耳罩,预防噪声性聋。

     (二)谨慎用药,避免药物性聋

     用药时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耳毒性药物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中毒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和耳鸣等的一类药物。1999年,国家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的临床使用规范》,公布了30种容易导致耳聋的药物,而这其中最常用的药物就有十多种: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盐酸万古霉素、阿司匹林、奎宁、速尿、利尿酸。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上述药物在用药前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三)不乱掏耳朵

     日常避免不正确的挖耳方式,有人经常用耳勺等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皮肤,引起感染、发炎,严重的甚至损伤鼓膜影响听力。在耳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轻擦耳道,不要形成频繁挖耳的习惯。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孙晋(中科院声学所东海研究站)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kepubol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你可能也想看

     降噪耳机的降噪有什么用?

     植物没有耳朵,却能"听见"声音?看完这些再去和它唠嗑也不迟

    

     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联系webmaster@kepu.net.cn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科普博览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