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中国科学院326工程!
2016/11/3 科学大院

    

    点击上方“科学大院” 可以订阅哦!

     作者:赵晓辉(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在《北京时间7点整,北京时间究竟是怎么来的?》一文中,我们介绍了“北京时间”,那小伙伴们是怎么得到北京时间的?是“谁”把时间传递给大家的呢?这就要谈到我们的长短波授时系统,以及代号为“中国科学院326工程”的国家任务了。

     说到长短波授时系统,首先它的建设就是一项“大工程”。让我们把视线转向过去,从1958年7月31日这天说起。

     当时,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在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会谈中,他提出与我们合作建立长波导航授时电台与联合舰队的建议。国之重器,岂容他人染指?赫鲁晓夫的建议被毛泽东断然拒绝。但是,对现代无线电授时台的需要却是实实在在的,实际上,新中国早就在考虑建设短波授时台了。

     一波三折的选址

     说起我国现代无线电授时的历史,那就必须得说下上海徐家汇观象台的BPV时号。

    

     上海徐家汇观象站

     它最早属于南京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后由上海天文台负责。当时,观象台租用了邮电部在真如(上海地名)的一个短波无线电发射台,依据各天文台联合测定和保持的标准时间,每天在固定时段进行发播,可供沿海地区使用。不过,该时号只能满足当时国家建设的部分需要。

     徐家汇观象台的主要问题是,偏处我国东南一隅,布局不合理,难以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大地测量)的需要,因此,当时急需在内陆建设一个能覆盖全国的无线电授时台,以满足全国对毫秒级精度标准时间的需求。

     1955年,由天文学科提出,在全国科技发展12年远景规划中正式将筹建西北授时台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中国科学院立即组织科研人员,到中国的西北部进行科学考察,经过多方论证,考察团队将拟建的授时台台址初选在兰州市。

     考虑到这是一项比较前沿的技术,为了慎重起见,我国征求了一下苏联的意见,苏联对此也比较重视,专门派A.A.米哈依洛夫院士(普尔柯沃天文台台长)和B.谢克洛夫(塔什干天文台台长,授时专家)两位专家到中国进行考察。

     1956年,两位苏联专家给出了结论:兰州是地震活动区,不宜建授时台。

     虽然两国专家的意见不同,但由于存在争议,在兰州建立西北授时台的计划被暂时搁置。

     计划被搁置了,但对授时的需求却是切实存在的,任何人无法回避,只能静静的等待时机。

     1965年,国家科委再次提出:“从战略上考虑,建议中国科学院在西部地区从速增设一个授时台。”这是国防部门的需要,任务是非常迫切的,于是,中国科学院马上响应,于同年8月又选派上海天文台和天津维度站的科技人员组成西北授时台选址工作组,再赴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考察选址,多方论证后确定陕西省武功县杨陵镇为预选台址。

     在此期间,我国继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之后,正抓紧进行人造卫星和战略武器运载工具发射试验准备,这对时间的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的需求更迫切了。

     1965年12月12日,国家科委在科学会堂主持召开了“为备战需要应迅速在我国内地建立授时台(时间与频率发讯台)问题”座谈会。经过讨论,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一致认为:西北授时台应立即进行筹建,台址选在西安与兰州之间较为适宜,该台应包括时间与频率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筹建。

     随后,中国科学院就建立内地授时台问题提出四条建议,指出西北授时台不仅包括授时工作,今后还要开展天文方面的其它工作;台址选择要靠近人卫地面系统控制计算中心的位置,而该中心已初步确定在西安地区。

     两个月后,上海天文台受中国科学院委托提出《西北授时台(暂名)筹建方案》和《西北授时台(暂名)第一期基本建设设计任务书》。同年3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筹建授时台。

     该台属“三线”单位,代号为“中国科学院326工程”,县团级建制,党政关系归地方领导,筹建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负责。

     1966年4月19日,中国科学院向国家科委、国家计委报送《西北授时台基建设计任务书》,授时台建设地点为陕西省武功县。同年6月,根据陕西省军区的意见,授时台台址改定在陕西省蒲城县境。

     至此,短波授时台的选址工作宣告结束,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建设的艰难险阻

     授时台的台址选定了,终于可以开工啦。鉴于国家的重视,中国科学院抽调了全国的相关技术专家组成326工程筹建处,筹建处一经成立便迅速迁驻陕西蒲城,投入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工作中。

     根据当时国内“靠山进洞”的备战要求,326工程建于蒲城县城西北西山脚下唐宪宗景陵附近,山洞打挖由工程兵设计院设计,技术工作由中国科学院负责。

     326工程的建设可以说是历经艰难险阻,国外对我们进行了技术封锁,国内处于动荡时期,建设地址又处于偏远的大山脚下,建设中的设备只能靠我们自主研制生产,工程建设的困难是不可想象的。

     幸亏我们有一批忘我的科技工作者,完全放弃自己的一切,无私的投入系统建设的艰巨使命中,用了短短三年就实现了短波授时台主体部分的建设。

     可是,326工程是一项全新的工程,所有人都没有经验,1970年12月初系统建成后,大家能确定的只是能发信号,至于信号的性能怎么样,所有人都不知道,只能通过试播实验确定,还需要根据试播结果对系统进行修改。

     在确认状态无误后,中国科学院在10月17日上报国务院,请求试播。在这个文件中,中国科学院将326工程定名为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周恩来总理在此文件上作了如下批示:

     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

     这一与上海天文台互相配合的陕西天文台,在紧急情况下还要代替上海天文台的时间频率发播工作,不知现在所定的呼号、频率与国际标准有无冲突,对通信对象有无不便,均请科学院再加说明。如无不便,可否从十二月十日起试用,1971年1月1日起正式公开启用,亦请报复。

     周恩来 2/12.70

    

     周总理批示试播文件

     中国科学院于12月3日就上述批示作了报告,并建议12月15日开始试播。周总理于12月5日批示“照办”。于是,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短波授时台于1970年12月15日开始试播,电台呼号为BPM,发播频率为2.5MHz,5.0MHz,10.0MHz,15.0MHz。

     经过三年系统试播和技术改进,1980年12月,中国科学院在临潼召开了BPM短波授时台鉴定会。鉴定会认为,BPM短波授时台达到设计要求,可以交付国家使用。

     1981年2月,中国科学院就BPM短波授时台正式发播问题向国务院提出请示报告。国务院同意从1981年7月1日起,BPM短波授时台正式承担发播我国短波时号任务,届时上海天文台停止BPV时号发播。

     从此开始,新中国终于有了自己连续的、全国土覆盖的高精度陆基无线电授时系统。

    

     短波授时台外景

     (本文首发于科学大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下方二维码)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1、数学家能颠覆世界?

     2、超高精度空间冷原子钟

     3、天宫二号科普海报集

     4、液桥是座什么桥?竟然要在太空搭!

     5、如何用数学证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6、别说你真的懂星座~

     7、人类超导发现史

     8、肚子饱,不是真的“饱”

     9、美国天空实验室陨落“内幕”

     10、藏在冷原子世界里的温柔

    

     科学大院

     ID:kexuedayuan

     从此,爱上科学~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大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