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围观!这做“鱼食”的物种存活了4亿年?
2017/9/14 科学大院

    

     点击上方“科学大院”可以订阅哦!

     作者:盛捷 陈孝政 滕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它是谁?它长什么样?

     这个看上去如同微型花蛤般的生物,叫叶肢介(clam shrimps),属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鳃足纲。它是一种淡水甲壳类动物,世界多地都有分布。

    

     图 叶肢介的分类

     叶肢介,个体大小一般在几毫米到两厘米之间,包括软体和壳体两部分。

     其软体部分像虾,包括头部、胸腹部和尾部。软体被包在左右对称、半透明的外壳里面,壳像贝壳一样,有圆形、椭圆形、卵圆形不同的样子。

     在中国,人们通常管它叫“蚌虫”,按其英文名直译则为“贝虾”。

    

     目前所知,最大的叶肢介发现于美国,是一个长仅为4.2厘米的壳体化石。

    

     最大的化石叶肢介,卡朋特古似渔乡叶肢介

     来源:Raymond,1946,The genera of fossil Conchostraca-an order of bivalved Crustacea

     它的起源与分布

     这么一个小小的物种却十分古老,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4亿年前的泥盆纪;繁盛于晚古生代、中生代,衰落于新生代 。

     叶肢介化石的分布很广泛,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连南极也不放过。

    

     来源网络

     研究发现,叶肢介化石主要产于陆相地层,少数见于海陆交替相地层。

     现今,现生叶肢介遍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个大陆,其中以温带干旱地区最为丰富。它们通常生活在安静的暂时性淡水水体里,例如池塘、水田、水坑等。

    

     现生叶肢介(来源网络)

     科研圈里的叶肢介

     对叶肢介化石的研究始于19世纪30年代,其中,关于叶肢介化石的系统分类研究最早则是由Raymond于1946年公开发表。

     国内关于叶肢介化石相关的研究,则是由古生物学家计荣森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之后,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张文堂、陈丕基和沈炎彬分别对此进行研究。中国现已发现逾1000种叶肢介化石,是世界上产叶肢介化石最多的国家。

     叶肢介的生活周期短,繁衍快,从孵卵、产卵到死亡,一个世代一般为半个月到两个月,当然也有些“长寿”的叶肢介,能活八个月。

     所以,在一个短暂的地质时间内,叶肢介的数量多且分布广,可作为标准化石来划分和对比陆相地层。

     叶肢介是国内多个生物群的重要代表,例如:东方叶肢介与狼鳍鱼、三尾拟蜉蝣,一起被当作著名的热河动物群的三个代表分子。

    

     热河生物群

     热河生物群(Jehol Biota)是生活在中生代晚期,位于辽宁、河北和内蒙古境内地区。这一生物群以“戴氏狼鳍鱼—东方叶肢介—三尾拟蜉蝣”为代表,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化石,含20多个重要生物门类:无颌类、软骨鱼类、硬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脊椎动物类群,以及无脊椎动物的腹足类、双壳类、叶肢介类、介形虫类、虾类、昆虫和蜘蛛类,轮藻、各类陆生植物(含被子植物)等。对其中带羽毛的恐龙(如中华龙鸟)和早期鸟类(如孔子鸟)的研究,使得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

     ~~下面是一张需要将手机横过来看的图~~

    

     不过,叶肢介在同一时代的不同水系,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带、以及水体物理和化学条件的不同,也像鱼类一样会有不同类群的存在。

    

     中国白垩纪叶肢介群的分布

     近年来,南古所研究员李罡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叶肢介的研究方面又有了新进展。

     李罡与其研究生滕晓通过对延吉盆地早白垩世叶肢介化石的研究,发现了一类新的叶肢介——密脊鄂尔多斯叶肢介。

     延吉盆地,位于吉林省东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东北的一个中生代断陷盆地。

    

     延吉盆地大拉子组的鄂尔多斯叶肢介

     新发现的密脊鄂尔多斯叶肢介(Ordosestheria multicostata),曾被归类为直线叶肢介(Orthestheria),但本次研究中发现了一些新的形态学特征,据此将其调整到鄂尔多斯叶肢介属里(Ordosestheria)。

     简而言之,就是,原来小密是大直家的,现在发现是大鄂家的。

    

     除此之外,科研人员结合此前的研究推测,鄂尔多斯叶肢介起源于非洲北部巴雷姆期(早白垩世,距今1.25亿年)早期地层,在早阿普特期(早白垩世,距今1.13亿年),迁徙至东亚地区的鄂尔多斯盆地,随后,在晚阿尔布期(早白垩世,距今1亿年),向东扩散至古太平洋西部沿海地区的延吉盆地。

    

     这个鄂尔多斯叶肢介也是延吉叶肢介群的基本组成成员,可应用于中国及邻区相关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近日,李罡与其研究生李玉玲、滕晓及日本学者组成的中日团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热河生物群长形叠饰叶肢介副模标本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也发现了长形叠饰叶肢介的一些新特征,对于鉴别相关化石的属种特征也可能会有影响。

     另外,李罡课题组和突尼斯古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下白垩统下巴雷姆阶地层组中发现了鄂尔多斯叶肢介(Ordosestheria)新种。此次研究表明,该属叶肢介很可能起源于非洲北部。

     近年来,研究表明,叶肢介化石的形态分类学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电子显微镜的使用,使得叶肢介的分类能更加的精确,依此地层的划分对比相比以前更加的精确。

     其实,叶肢介的演化、生态、埋藏等方面仍有许多的谜团,这些也在等待着古生物学家们将其一一解开。

     生活里的叶肢介

     作为一个跨越了4亿年的物种,现今,绝大多数保存完好的叶肢介化石,都藏于暗色泥质岩,而这些泥质岩包括灰、灰绿、黄绿、黑色等,多为泥质岩、页岩……常富含有机质,而这些有机质则为油、气生成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从经济用途上来说,现生的叶肢介可以作为上等的鱼食,如今也有人将叶肢介作为宠物来养。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1、我为“科”狂| 科学大院征文启事

     2、有了科学,没有信仰也许就是最好的信仰

     3、“痒痒”去哪儿了?

     4、自闭症的天才星星知多少?

     5、地球已经被太空垃圾覆盖了?

     6、烈日下,植物都是如何抗旱的?

     7、SOHO:如何在地球150万公里外重生?

     8、我们的核废料该去哪?

     9、趁着日全食,NASA这次玩了个大的!

     10、天灾or人祸?太湖水危机,你真的了解吗

    

     科学大院

     ID:kexuedayuan

     从此,爱上科学~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大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