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依院士:老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2021/6/18 7:00:00 科学大院

     (本文由科学大院根据李依依院士在中科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 “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学风建设报告会”上的报告整理而成,首发于科学大院)

     各位院士,大家晚上好,学部让我做一个关于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学风建设的报告,我就想结合我们所里三位先生,李薰先生、师昌绪先生,郭可信先生,三位先生的事迹来做一个汇报。

     李薰院士 :建所元勋 科研辉煌

    

     李薰院士是湖南邵阳人,他是我们金属所的创建者,担任首任所长30年,后来任我们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

     他在英国呆了14年。当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掉了下来,飞行员当场身亡,这个失效的分析工作一直做了三年也没有结果,最后就交给了他。他就根据制造厂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来重现这个问题,最后认为是合金钢里面存在的氢,这些氢引起了发纹。这是一种像头发一样细的裂纹,一大堆的发纹最终导致飞机损坏。后来他进一步设计建立定氢仪器、提出消除钢中氢的方法。这张图就是他在英国的时候,这位是李先生,他在英国的时候是金属中氢的团队一员。

    

     由于这项工作,李先生在英国学术界受到高度赞誉,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和“钢中的氢”科学讲座。更重要的是企业运用他的这项技术生产出批量合格的飞机。这项事故分析,和他后来做的冷加工对钢性能的影响这两件工作,在1951年申请到了Sheffield大学的冶金科学博士,这个冶金科学博士,从1923年以来,28年里头,只有两人获得,一个是美国人,一个就是我们中国人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科学院的郭沫若院长写信,邀请李先生回国,来建一个冶金研究所,后来李薰先生将其改名为金属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他立刻同意回国,毅然谢绝了大学多位领导的提职加薪,加入英国籍的挽留,他毅然拒绝说:“我永远是中国人”。英国为此拖延他的回国申请,一直到1951年的8月份, 李薰院士才回到沈阳。图片上这个是他离开英国的时候,英国同事送给他的一个纪念册,另一张是他在Sheffield球场上。

    

     1953年,李薰和张沛霖建立的金属所初具规模, 1953年4月份,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任命李薰为金属所所长的通知书,这边就是当时政务院的通知书,上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字的。

    

     1957年,李薰所长跟随毛主席去访问了苏联。他是以顾问团的冶金科学家身份去的,这个顾问团一共60个人,其中我们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有32名,我们技术科学部我数了一下有六名。他们去苏联目的是什么?有三个。第一个是庆祝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第二个是征求苏联科学家对我们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意见。第三个目的,进一步交流中苏的科研合作。图片上面就是当时李所长跟他们一起去的团队,这里就是具体去的人,这些都是顾问团的成员。

    

     参观苏联航空所回来以后,李先生就说,他们为什么都是用变形的工艺来生产叶片,我们能不能用铸造的工艺呢?所以他从那儿以后,就在金属所布置了铸造叶片的生产工作。这在国内也是从头开始,因为刚刚建所,李先生安排所里大部分人下到有关工厂,特别是钢厂,提高钢的质量,同时他又留下了金属物理和合金结构两个研究室,在所里做基础研究的工作。

     1958年二机部要求我们金属所,冶金所还有原子能所做铀分离膜,以获得铀-235的工作。后来他们到上海去给二机部汇报,我们所提出了报告,在那之后,三个所的人就集中到上海,来攻关获得铀-235的工作,这些工作为我们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提供了基础。1961年二机部急需核反应堆的元件,要做核潜艇,给金属所下达任务,李薰先生和张沛霖先生就负责冶炼和加工,他们负责解决冶炼过程去除铀中的一些杂质,还有轧制过程里出现的裂纹,后来他们直接带领团队到燃料元件厂去帮助生产,生产最后需要使用的燃料元件,完成任务以后,金属所前后两批一百个人连人带设备全部转到四川去,一直到现在。

     张劲夫先生在写《请历史记住他们》,即中国科学院和两弹一星的回忆之时,这个里头特别提出来“沈阳金属研究所最强的科学家李薰、师昌绪,再有就是张沛霖副所长”。在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任务中,金属所不但要研制出合格的防氧化Mo合金蒙皮,还要和814厂生产出Mo合金蒙皮的正件及若干备份,要求到位就直接使用。当时情况那么紧急,为什么李所长能那样顺利完成任务?

     因为他提前三年就已经布置了这个任务,他们已经解决了较厚板材的低温脆性、氧化与粗大晶粒及轧板出现大花脸的问题,做出了厚板,现在做薄板就比较容易,最后完成了任务,这张图是李薰所长在沈阳苏家屯814厂跟工人们一起讨论怎么生产蒙皮的情景。

    

     后来1971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有一个工厂要交付50架飞机,但是这50架飞机里头有22架飞机的大梁出现了裂纹。这件事情后来中央军委交给了李薰所长,李薰所长带领团队到工厂到处去看,就看到有几个老师傅把两到三毫米的板钢放到模子上使劲地捶打。李所长就问旁边的人,是不是老师傅做的废品更多,回答是肯定的。他回到所里以后,就用冷加工,再加上电镀这样的方法重现了那个过程,最后总结出裂纹的出现是因为“冷加工引起的氢滞后破坏”所导致。周总理和叶帅听了他的汇报以后充分肯定了金属所的工作,叶帅说:“科学家为维护我国空军作战实力做出了贡献。”这是李薰所长和郭先生、王仪康在讨论飞机大梁的裂纹问题。

    

     李薰先生急国家之所急,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学部评议金属所工作的时候,李薰所长总结时说:“我们要做别人做不了的工作,要做老祖宗的工作,让世界各地都来朝拜你。”他对金属所的学风提出了三严精神的要求,三严精神是什么呢?就是严密的思考,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对大家在学风上,特别强调的就是要注意原始记录的真实性,不可以你想要什么就去做变动。

     李先生部署和引领了我们所的方向,他经常巡视各个研究室的工作,要求我们研究人员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两基一外”,两基就是基本理论基础和基本的实验技术,一外就是一门外语,而且要参加考试。考试完以后,在西大楼大门口张榜公布,李薰先生也是考生之一,这样大家都很认真。有的时候,他就蹲在大马路边上和工人师傅一块下棋,有的时候他就叼个烟斗看篮球赛,站在那边一直看到最后结束。

    

     师先生对李薰先生的评价就是:“李薰为我国研制的关键材料用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返回式卫星,第一架超音速飞机,第一艘核潜艇上,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师昌绪院士 :一心爱国 兢兢业业

    

     第二位我介绍的是师昌绪先生。师昌绪先生是河北徐水人,他担任过金属所和金属腐蚀与防护所两个所的所长,后来在技术科学部和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做了很久的工作。

     师先生在小学的时候,就遇上了”九一八”。这个时候他们全班师生嚎啕大哭,然后全体下乡去唤起民众奋起抗战。他在保定的时候,亲眼看到日本大战犯土肥原贤二竟然在中国站岗警卫的刺刀上划火柴,师先生对此义愤填膺。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战火中颠沛流离,曾在逃难时几度险些丧命。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是内战,师先生不知道前景如何,于是下决心去美国。师先生博士毕业以后,本想立即回到北洋大学受聘副教授,因为朝鲜战争没能回来,不得已到麻省理工做了研究助理。

     从1951年8月份开始,身在美国的中国的理、工、医留学生被美国移民局强制不得离开美国,谁违反了就罚款五千美元或者是判处5年以下的徒刑,同时还把护照也收走了。师先生是当时被美国控制的35位中国学者之一。为了回国,大家白天假装游玩,实则夜晚讨论回国计划。

    

     在1953年12月21号,他们这些人一起联名,由张兴钤先生,李恒德先生牵头,有15个人,包括师昌绪先生,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这封信里头有一段是这样说的:“我们远隔重洋,对祖国热切的怀念与日俱增,然而驾驭在这一切之上的是从祖国一次次传来的好消息,这些消息鼓舞着我们,使我们在痛苦中充满了希望,信心和勇气,也使我们更加迫切地渴望早日回去!”

     师先生参加了为留美学者争取回国权利的全过程,他征集签名、印传单、写信、与李恒德先生通过印度使馆将信函转给中国使馆呈周总理。1954年的5月份,首次在美国波斯顿环球报登出被扣留的35名中国人要求回红色中国的宣传,特别提到有MIT的师某。师先生的导师,MIT的知名学者M.Cohen教授才知道他要回国,多次挽留未果。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总理以此信据理力争,才能以美国空军战俘换回中国留美学者。师先生1955年6月回到祖国。

     师先生回国以后一直在金属所工作了30年。1959年的下半年,我们国家的航空航天工业又急需高温合金,而当时苏联专家全部撤回了,我们在抚顺钢厂攻关组的很多人也回了家。而师先生既要攻关,又要照顾怀孕的妻子。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那种闷罐火车,就是没有窗户的那种。师先生每天早出晚归,坐闷罐火车往返于抚顺和沈阳之间。那时候是很长的一段路,不像现在很快就到了。他因为积劳成疾患了肾炎,但是他一直坚持在抚钢完成了高温合金攻关任务才回家。

     1963年,我们国家设计出来了歼8飞机,急需要比当时的发动机工作温度要提高100摄氏度的材料。当时每年只能提高7、8摄氏度,要提高100摄氏度是很难的,所以师先生提出来研制铸造高温合金九小孔空心冷却的叶片以满足国家需求。他们解决了三个难题。第一个难题要发展一个新合金叫M17,相当于美国的IN100合金,第二个难题是把这九小孔怎么做出来?你用什么东西来做这个孔?怎么定位?怎么脱芯?这个问题也解决了。第三个难题要制定出来生产规范和标准,他们制定出来的这个标准到现在一直都在用,这个就是我们九小孔的叶片,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地方横截面上可以从这头到那头,有九个小孔,可以通气。

    

     成立中国工程院是我们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六位院士在1994年发起的。这六位院士是师昌绪先生,张维先生,侯祥麟先生,张光斗先生,王大珩先生,罗霈霖先生。他们六个人一起发起,师先生负责调研,策划,提出组建的方案。

    

     在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的时候,师先生十分强调基金委的学术性,确立的学部负责人和学科负责人应该是这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主持制定发布项目指南与基金评审制度,形成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学风。

    

     师先生的座右铭:做人海纳百川,诚信为本,忍让为先,做事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淡泊名利,做学问实事求是,勇于探索,重在创新。2010年他获得了胡锦涛总书记为他颁发的2010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为师昌绪题词:“一心爱国,兢兢业业。”这是对师昌绪先生贡献的认可,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郭可信院士:情系电镜 报国一生

    

     第三位郭可信先生,郭可信先生是福建福州人,他是金属所的副所长,还当过沈阳分院的副院长,后来担任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主任。

     郭先生在战乱中求学,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他所在的哈尔滨饱受日军的炮火。七七事变以后,他们跑到天津,然后又遇到了京津沦陷,跑到重庆,在重庆上了南开中学,毕业以后考的浙大,浙大又因为战火被空袭,最后只能在贵州的浙大来上课。1946年郭先生毕业以后,正好赶上第二批的公费留学生考试,他一下就考上了,所以就去了瑞典,进到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进修冶金学,后来和导师意见不一致,郭先生就此离开。1955年郭先生到了荷兰的代尔夫特皇家工学院进行X射线的研究。

     1956年响应祖国“向科学进军”号召回国,到金属所组建起固体原子像团队。郭先生说:“1953年我在欧洲时,用X射线和电镜研究显示合金相Laves相和Sigma相的晶体结构中都有众多稍微畸变了的二十面体原子团簇。1983年我与叶恒强、李斗星合作在Ni基和铁基合金中发现了一系列与Laves相和Sigma相有关的四面体密堆合金相。1984年夏,我的研究生王大能在这些合金相的纳米畴中发现了五重旋转对称。”

    

     1985年春,张泽发现了Ti-Ni-V二十面体准晶。共同的研究成果“五次对称性及Ti-Ni准晶相的发现与研究”在1987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我们是在Ti-Ni-V中独立发现二十面体准晶,他们(指获诺贝尔奖的以色列谢彻特曼等)发表在前,我们发表在后。”

     1987年4月,由著名科学家钱临照等七位学部委员组成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了张泽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谢彻特曼的合作者法国CNRS冶金化学研究所格里提亚称我们的Ti-Ni-V准晶为中国相。

    

     什么是准晶呢?准晶的原子排列当中,其结构是长程有序的,这一点和晶体相似,但是准晶不具备平移对称性,这一点又和晶体不同。准晶的布拉格衍射图具有其他的对称性,比如说五次对称性或者是八次,十二次等等。郭先生在以后的这些年当中,又相继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八重旋转对称、十二重旋转对称准晶等,使中国的准晶研究工作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这位60多岁的郭先生他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动力、勇气和意志带领着他的研究团队进入了国际的前沿。他十分关心他的学生们,比如张泽出国的900天当中,郭先生曾经给他写了近百封信。

     郭先生说过:“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呢?首先我们在研究高温合金中四面体密堆相的时候,偶然观察到五重旋转对称,其次充分发挥了我在业务上的长处,我对合金晶体学和电子学都懂一些。再次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光是博学还不够,还要学以致用,要别出心裁。最后就是我们有一支学术精,学风好的科研团队。”

    

     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著名学者Hovie评价郭先生说:“他以超人的精力和卓越的能力指导了一大批满腔热情的青年学者,后来让我吃惊的是,他竟然如此之快的带领他的团队进入准晶研究的最前沿。我相信,他是推动中国材料科学伟大复兴的重要人物。”

     结语

     第一、我们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们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合在一块,既赢得崇高的学术声望,又显示了高尚的人格风范,三位先生的事迹说明他们那时已经达到国家对院士们的要求。

     第二、他们是国家需要什么,就干什么,国家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不是坚持他原来的专业不变,他们不断地学习,不畏艰苦,他们拥有勇于创新,勇闯国际前沿的科学精神。

     第三、我们要学习他们关心年轻学子和学生们的研究工作,相信年轻人的潜力,有目标地压担子培养他们,为把我国建成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主讲人介绍

     李依依院士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江苏苏州人,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

     1933年出生于北京;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特种合金等材料的制备研究及相关工作。面向国家急需,提出了低温抗氢脆奥氏体合金设计思想,为我国低温、高压、抗氢脆合金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完成了五个不同强度级别的抗氢脆合金研发;面向核电需求,她指导团队发明了多种合金及关键技术,解决了我国三代、四代核工业急需;面向国家重大装备需求,提出并致力于发展可视化铸造技术,突破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大型关键铸件的制造技术瓶颈,实现了大型轧钢用支撑辊、大型船用曲轴、三峡转轮、核用支撑环等关键部件国产化。目前参与金属构筑成形及高端轴承攻关工作。

     李依依以满足国家需求为己任,为我国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最高科技奖等荣誉。至今仍在一线工作。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

    

     推荐阅读

     核电站的巨型环怎么造?>>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

     欧阳自远院士寄语青少年 >>

     中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 >>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在看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科学大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