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髓炎X线影像
2016/4/21 口腔界

     1.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早期无影像学改变。骨骼脱钙量达到30%以上时X线片才能显示其病理变化,因而骨髓炎发病约10天后才能出现X线片异常改变。

     骨质破坏期:颌骨骨髓炎早期X线表现为因骨小梁破坏而导致的轻微骨密度减低。随病变进展,X线表现为以病原牙为中心的单发或多发密度减低区,大小不等,边界模糊不清。

     病变局限期:急性期后病变逐渐局限,骨质破坏区和硬化区同时存在。骨破坏区中可有死骨形成为骨髓炎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可有骨膜反应,X线表现为密质骨外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

     修复期:骨质破坏结束后病变区开始修复,表现为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排列与正常骨纹理不同,呈较致密影像。死骨脱落导致骨缺损,病理眭骨折错位愈合导致颌骨畸形。

     2.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X线检查可选用下颌升支侧位片或曲面体层片及升支切线位片或下颌横断咬合片。下颌升支侧位片或曲面体层片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增高,其中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升支侧位片示弥漫性的骨密度增高,其中可见局限性的骨质破坏灶。升支切线位片可见密质骨外有骨质增生,增生的骨质边缘较整齐,升支外侧密质骨无明显破坏。一般无死骨形成。

     3.婴幼儿颌骨骨髓炎

     是一种非牙源性化脓性炎症,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为血源性感染,因而多见于血运丰富的上颌骨。病变早期X线表现无异常,晚期病变颌骨广泛破坏,表现为不规则骨质破坏、死骨形成,并有牙齿移位、缺失。

     4.牙源性上颌窦炎

     X线检查方法包括患牙根尖片和华特位片。根尖片上可见病原牙根尖周围骨质破坏,牙槽窝与上颌窦底相通或窦内有断根遗留。华特位片显示患侧上颌窦密度弥漫性增高或气腔明显缩小,周围可见肥厚的黏膜影像。窦壁骨质无破坏。

     5.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是由放射线照射导致的、不能愈合的细胞缺氧性损伤,而非受照射骨的真性骨髓炎。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生部位与照射部位有关,发生放射性骨坏死的临界性剂量指标为50~60Gy。X线表现为:

     ①颌骨:颌骨病变早期骨质呈弥漫性疏松,进而有不规则破坏,呈斑点状、虫蚀状、网格状改变,病变边界多不清楚。有时病变区中间有散在小团块状病理性骨沉积;病变严重者,骨质疏松和致密程度均加重,且范围扩大。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死骨,且不易分离。较大的死骨形成,可致病理性骨折。放射线照射后的骨膜活力明显降低,因而很少发生骨膜成骨。

     ②牙及牙周:放射性龋较多见,好发于牙颈部,常进展较快而形成猛性龋。可有牙周膜间隙增宽、骨硬板密度减低或消失及牙槽突吸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口腔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