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绪问题,当父母的该如何应对。。。
2017/3/23 心理学

    

     今天实用菌想和大家讨论的是孩子的情绪问题。我们都知道,小孩子闹气情绪来,父母会有多闹心和无助。那么,该怎样看待孩子的情绪问题,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如何应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希望看完后对你有所帮助。

    

    

    正确理解情绪

     从心理学来讲,情绪是表达出来的感觉。

     我们的感觉是内在感受,而情绪是内在感受的外在表达。所以,就像实用菌一再强调的那样,情绪本身没有好坏,没有正面负面,是中性的。它就像一个传感器或者送信人一样,表达的是内心的一种需求。所以,面对情绪,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不是评判它的对错,而是了解它表达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需求。

     比如很多孩子会有委屈的情绪,作为父母,合理的处理方式,就是透过这样的情绪来了解孩子内在需求是什么,然后再去想是去即时的满足,还是待条件允许的时候再来补偿。

     孩子的情绪是怎么出现的

     第一 、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容易有情绪。

     这是产生情绪的最主要原因,理论上说,每个人的需求都是无穷尽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因此不是所有的需求都会被满足,真正被满足的往往只是少数几个需求。但是孩子很少能理解这一点,所以未被满足的失落感会引发各种情绪。

     第二 、行为不被理解时容易有情绪。

     一般两到三岁之间孩子处于执拗期,特别固执。

     比如,孩子会对一些简单的日常事务有固定的程序,有时候大人为了省事,没按这个程序走,大人觉得对结果没什么影响,但孩子不这么认为,他一定要按程序来,否则就会闹情绪。

     如果我们不理解,批评指责孩子,你怎么脾气这么大呀?这样做不是更简单吗,那么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一方面因为外在秩序跟他内在秩序不和谐,他生气、不理解、委屈,另一方面,父母对他的训斥又增加了一份恐惧,这样,他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第三 、父母情绪不稳定时容易有情绪。

     年龄越小的孩子,在情绪上越容易受父母情绪状态的影响。

     如果父母经常有一些不舒服的情绪,悲伤、烦躁、纠结、焦虑,孩子就会被这样的情绪感染,他也就会莫名的紧张、焦虑甚至害怕,这些情绪在现实中表现出来就是莫名的哭闹。

    

    

     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

     举一个栗子

     —— 妈妈带孩子出去玩,孩子看到漂亮玩具要求妈妈买下来,妈妈认为刚买了玩具,没有答应,孩子又哭又闹不肯走,非要买不可。

     这时,常见的情绪处理方法之一是转移法。很多家长会说,只要你听话,我给你买棉花糖好不好?年龄小的宝宝注意力很快就会被转移,然后我们认为自己处理孩子的情绪方法不错。

     还有威胁恐吓法。家长被孩子的哭声搞的又烦又恼,就威胁说再哭就不要你了。也许孩子害怕真的就不敢哭了,变的乖乖的,于是,家长认为,这也能控制孩子的情绪。

     这两种方法是很多家长经常用到的,表面上看,孩子的情绪止住了,可孩子对自己的情绪并没有认识,也不知道下一次碰到这个问题要该如何处理。

     既然以上的方法处理孩子的情绪都不恰当,那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怎么样的呢?

     第一步就是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绪。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的情绪产生的时候,刚开始的几分钟里感性会完全掌控人的意识,于是出现短暂的理智空白期。年龄越小,这个空白期的时间越长。

     所以,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一开始就进行沟通,讲道理往往是没有效果的。更合理的做法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要表达的方式不过火,不影响他人就行。

     第二步,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当孩子稍微冷静点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帮助他用语言把情绪表达出来。

     比如,妈妈看到你很生气,知道你有些委屈,知道你有些难过等等,用语言帮助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

     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这样做,慢慢的当孩子生气时,就不再是简单的哭闹发脾气甚至摔东西,而是也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

     第三步,情绪的引导。

     当孩子表达完情绪以后这时候,他会变的更冷静和理智些,这时可以开始跟他讲道理。

     比如说孩子因生气动手去推了别人,打了别人。妈妈知道你很生气,所以你动手推了别人是想保护自己。可是,你把别人打痛了,别人也不开心。

     妈妈可以跟他一起来出谋划策,分享自己的经验,妈妈小时候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跟孩子一起讨论一起探讨,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问他哪些方法更合适?下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又可以选择怎样的不一样的方法?让孩子慢慢地从这些情绪的冲突事件中获得成长。

     也就是说,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但并不支持他的行为,冰告诉他的行为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孩子是很聪明的,当他的情绪冷静下来后,会自己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把情绪简单地系成蝴蝶结

     情绪本身没有问题,它是一个中性的,所有情绪都是可以被接纳的,而我们规范的是孩子的行为。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除非行为有危险,不然就给孩子一点时间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只有做到了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父母才成为孩子情绪的引领者。

     最后实用菌想强调一点的是,情绪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改变也不是轻易的就能实现的,再好的方法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坚持和积累后,才能逐渐看到效果。所以,方法虽好,也要多一点耐心哦。

     文章来源:实用心理学 watchgold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变美哦。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