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用OKR吗?为嘛高大上的企业都爱TA?
2017/4/13 22:02:16沈岭、吴逸芳 YUNZHI学习场

    

     OKR(Objectives-Key Results 目标与关键结果管理法)适用于企业高速扩张、面对不确定的业务模式时期,有助于建立公平透明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自驱力。

     主讲 | 沈岭 ZEST Learning 专伟首席顾问

     整理 | 吴逸芳 本刊记者

     来源 | 《培训》杂志1月刊

     1954年,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了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1976年,英特尔为实现从存储器到处理器的转型,创始人兼CEO安迪·格拉夫(Andy Grove)发明了促使员工同步工作重心、统一目标、“上下同欲”的方法——iMBO。之后,英特尔的员工约翰·杜尔(John Doerr)将iMBO引入谷歌并发扬光大,升级为OKR(Objectives-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结果管理法。

     用关键结果促成远大目标

     在商业模式稳定、业绩稳步提升的企业,KPI是员工业绩考评的重要工具。但是,很多企业定下了宏大的目标,追求指数级增长,这时,KPI往往会暴露出局限。而OKR则能够突破这种局限,激发员工的主动性与企业发展潜能。

     Objectives——设定目标(O)

    

     OKR的实用情境

     目标即一个具体的方向或承诺,鼓励设置足够挑战的目标,以激发出员工的野心和热情去实现它。

     目标不应超过3~4个。好的目标应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通常以年为期,并且尽量用SMART原则描述、观察、测量。

     Key Results——设置关键结果(KR)

     关键结果即达成目标所需的可预见、可衡量的里程碑,每一个目标的关键结果应有3~4个。关键结果通常以季度为期,每一关键结果应包括数个具有时间节点的交付物,直至最终完成目标。

     设置关键结果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助于目标达成,如不能则应及时调整。好的关键结果能够确保目标得到实现,可以描述业务交付结果或个人发展期望。应避免将日常工作写进关键结果,防止出现“写不写OKR事情反正都要做”的误区。

     支持增量业务

     初创公司,抑或是大型企业的转型变革,都希望业务能够从存量市场往增量市场突破,甚至实现指数级的增长。这是一个远大的目标,相应的,业务模式也必须有所转变,才有可能实现目标。甚至有时候,目标或许还不那么明晰,业务模式更是需要探索。

     在这种情况下,设置KPI比较困难,而OKR则更能引导团队思考,用相对一致的语言设定和调整目标,进行有效的战略规划,并与员工清晰沟通,让大家了解公司的战略变革,调动整体资源朝着同一方向努力。同时,支持创业或者变革的过程中不断试错,帮助企业面对不确定性,寻找业务的突破点和创新点,共同实现转型变革乃至指数级增长的远大目标。

     如OKR的实用情境图所示,在存量发展的状况下,且业务模式确定时,KPI无疑是个好选择;从存量市场往增量市场突破且模式确定时,KPI与OKR结合是比较有效的绩效管理方式。而当业务模式不确定时,无论是存量市场还是增量市场,OKR都更适合。

     科学制订OKR的操作要点

     OKR的实践需要团队或组织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对领导者的要求很高。但即使没有这些机制,实践OKR也能帮助企业建立良性的组织氛围。制订OKR需要上级与下级的双向沟通,适时调整确保目标完成的关键结果,并关注一些操作要点,让OKR的实施更加科学。

    

     OKR设置模板

     双向沟通 提前设定OKR

     在每一年开始前的一个季度,或者每个季度开始前的一个月,就应考虑下一年度或季度的OKR。设定流程应自上而下,通常按照“公司-团队-个人”的顺序制订,同时鼓励员工自下而上参与交流,双向沟通尤为重要。

    

     OKR计划时间表

     管理者可以结合领导的重点,设计自己的OKR,供团队讨论、完善。一方面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是这些目标与关键结果,一方面听取意见,让团队OKR更为丰满,达成“这是大家都想做的”共识。制订好后,下一级再制订自己的OKR。

     另外,也可以是领导者先让个人制订自己的OKR,再向上沟通。在个人OKR里,领导者应与员工深入探讨,了解员工自己想做什么,目前负荷如何,帮助其制订与团队OKR协同一致的个人OKR,辅导、支持他成长。同时也可以利用每个员工的不同长处,使团队OKR落实到个人。

     不断评估 适时调整OKR

     在设置关键结果时,要不时地运用“充分和必要法则”来评估关键结果:为了实现目标(O),所有的KRs都是必须的吗?是否可以减少和删除?如果所有KRs都顺利完成,是否就能确保目标实现?假如不能,还需要加入哪些KRs?

     在OKR完成以后,评估关键结果是否达成,可以用分值、颜色等来表示。但是无论哪种表现形式,只需分为已完成、未完成、进行中三个等级,如评估结果可以是1分/0.5分/0分,或绿色/黄色/红色等。

     一般来说,如果能够不断满足全部的目标和关键结果,那么在接下来的OKR设定中,可以继续挑战自己或团队成员;但是如果不能满足80%,那么可能说明OKR的设定超出了自己或团队的能力,或者没有设置最合适的KRs促进达成目标。那些比较重要却又未完成的关键结果,需被调整至下一次OKR。

     关注细节 科学制订OKR

     设定OKR时,还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适当精确衡量

     鼓励运用SMART原则衡量OKR的最后结果,而这意味着在一开始,OKR的制订就得精确。但是这并不需要签订任务书,而是通过商谈的方式解决,也不是硬性要求,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OKR可以不用拘泥于SMART,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领导者在心中应对保底OKR有数,并带领团队向着挑战性OKR努力。

     注重沟通

     建议领导者每两周与团队成员面谈,沟通OKR实施状况,帮助解决困难、及时调整、听取员工建议。而在沟通的时候,领导者要注意尽量让员工思考并表达想法,不要做过多干预。

     与企业愿景看齐

     OKR必须与企业的愿景、使命、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写进OKR表单,以让每个员工都铭记于心,并以此思考自己真正应该做什么。这样,即使公司业务调整较快,OKR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OKR是由员工主导的,可以根据变化在需要时调整。

    

     不需要目标分解

     OKR不用将目标自上而下分解到每个团队成员,而是将目标公开,由团队与成员自己思考,为了实现目标,我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所做事情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制订自己的OKR。

     先试点再推广

     OKR可以在整个组织中使用,也可以先在团队中试点,进而推广到需要的部门。首先应建立起OKR相关的共同语言,必要时还可引进具有实战经验的外部专家资源予以指导。此外,要给予员工充分的主动性,如果有成员认为某项工作对于实现目标十分有好处却不在OKR里,也可允许他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去实施。

     打造透明且主动的绩效文化

     OKR不仅是一种适用于企业高速增长、商业模式转型变革时期的业务和目标管理工具,还有助于激发员工自驱力,建立公开主动的企业文化,并融入绩效管理,打造卓越管理流程。

     促进X型员工向Y型转变

     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在《企业的人性管理》一书中,提出了“X-Y”理论。

     X-Y理论

     X型员工的特点是厌恶、逃避工作;不愿承担责任,情愿被领导;缺乏进取心,没有抱负;大多数人必须用强制指令,才能完成工作任务。而Y型员工则主动要求工作,有责任心,愿意自我管理,还有很多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将X型员工转变为Y型员工,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OKR可以帮助实现这种转变。谷歌、英特尔等企业的OKR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尊重员工个性、善于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野心,将人的成就导向与企业价值观、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产生最大的企业绩效。

     配合人才发掘

     OKR会让组织考虑招聘更多Y型员工,也是发现高潜人才的参考工具。员工若能做到OKR的制订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具有一定的组织影响力,并经常能够完成自己的OKR,就必定是真正的高潜人才。

     重视基层员工

     按照“公司-团队-个人”的顺序制定OKR时,OKR的目标由领导层与员工共同商讨而来,鼓励各级OKR都对员工公开,激励员工自己发掘有价值的工作内容,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员工承担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甚至可以参与决策和管理;领导者的主要职能则是定期、相对高频地指导和服务,鼓励放手让员工去思考、去尝试,60%的目标和关键结果可以根据基层的建议修改或调整。

     带动团队有效沟通

     OKR提供了一个结构性的方法,专注于整个公司的短期、长期目标与可交付的结果;便于部门、团队之间的协调统一,不同部门坐下来讨论彼此团队和公司的OKR,互相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资源也能因此得以集中,避免冲突、浪费;通过沟通、评估和调整,确保实践关键结果能够达成目标。

    

     促进员工积极思考

     在KPI的绩效文化中,由于绩效与奖金挂钩,员工面对分配给自己的指标,可能会讨价还价,尽量争取让自己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而OKR是员工自己提出、并与管理者共同商定的,OKR评分不与奖金直接挂钩,反而有助于员工打开思维,主动提出想法,激发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与绩效管理软性衔接

     OKR不是绩效管理工具,而是通过业务目标的管理,思考如何将目标落地,重在目标设置与过程管理,之后再与绩效管理挂钩。

     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现今,很多所谓的绩效管理还停留在考核阶段,只看结果,不问过程,通过对结果的考评,评判员工的表现,或者据此将员工分级甚至作为淘汰的标准。结果,员工通常疲于完成考核指标,很少在不考核的地方花费精力。而绩效管理在注重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过程,鼓励员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各级OKR,做一切真正有助于组织发展的工作。

     融入绩效管理

     OKR能够轻巧地将绩效管理日常化,与招聘等其他模块相配合。OKR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用于考核,纳入绩效体系,并与薪酬挂钩,但绝不是绩效考核的唯一指标。在实施OKR的过程中,也可从绩效体系的设置上进行引导,确保OKR的实施受到重视。

     建设卓越领导力

     管理者应在所做的事情上追求卓越,建设具有高度生产力、积极上进的员工队伍,着重建立兼顾的上下级关系。OKR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完整的计划流程,鼓励主动性与抓住重点,提倡将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并通过管理者与团队成员持续与定期地沟通,实现团队氛围提升与领导力发展,确保目标实现,共同打造卓越管理流程。

     直播预告

     欢迎来到培伴APP第15期达人秀直播——“如何做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达人秀】是培伴APP直播版块的一个特色栏目,每期邀请一位或多位有着精深的专业力、独立的思考力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的培训达人,就培训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在线直播分享和实时对话交流。

    

     有人认为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项目的开始,是方向是否正确的决定依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培训项目的成败。

     培训需求调查需要做哪些准备?

     调查的方式有哪些?

     怎样才能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

     今晚8点,东风汽车公司培训处业务主任陈锐老师在培伴APP,与您一起探讨本话题!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1月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wechat@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我是如何制作2017年度计划的?

     2017年要做的第一件事:找到那个能带着你飞的人

     这样培养高潜人才,你的2017会更好!

     阿尔法狗又赢了!凯文·凯利说“要相信所谓的不可能”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YUNZHI学习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