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豆瓣高分电影,我才明白这辈子只用想清楚一个问题
2017/4/29 LinkedIn

    

    

    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如果明天就失去生命,你必须从过往岁月中选择最幸福的一段记忆,带着它前往天国,而其它所有记忆都将被抹去,你会怎么选?

     懵了吗?乱了吗?犹豫不决了吗?

     在看日本名导、编剧是枝裕和的作品《下一站,天国》前,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看了这部作品后,我开始以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这短暂的前半生,并忍不住思考:

     我这一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周过年。

    

    

     《下一站,天国》围绕“生死“议题展开。它没有沿用惯常的视角,而是将生前和死后这两端截去,把镜头对准了两者中间的一个点——天堂中转站。

     它讲述了一群往生者去往天堂之前在中转站短暂逗留7天,并在这段时间里选择生前最幸福回忆的故事。

    

     “为什么要选择最幸福的回忆才能去往天堂?”、“天堂中转站这样的设定会不会太突兀?”,这些疑问对一个一心想要通过讲故事答疑解惑的温和导演来说,统统不是障碍。

     其实多年来“脑洞清奇”已经是日式影视剧、文学作品的标签甚至标配——稍远一些的有《死神笔记》、《世界奇妙物语》、《嫌疑犯x的献身》,近一些的有《我的恐怖妻子》、《昼颜》,最近大热的《四重奏》也在此列。

     通过超越生活定式的情节和设定来引人入胜,深入浅出地探讨现实问题,一直是日本影视的长处。

     作为电影世界永恒的主题,生和死无论怎么讲述都会变得沉重异常——

     于是市面上泛滥的“生死”光影总是跳不出同一套模式——由生到死的漫长岁月要么悲惨到不忍卒读,要么跌宕起伏到变形失真。

    

     是枝裕和就不同,他用一贯的温和,开了一个暖人的脑洞——不论生前,不讲死后,而是创造性地为这两者之间安插了一段“中转站之旅”。

    

     是枝裕和说,“人生就像一辆列车,人生就是一段旅途”。

     这列车从哪里来、开往何处、在哪里停靠中转,我们都没有想过,但是枝裕和想了。

     是不是从“孟婆”的传说中获得灵感不得而知,但他给出的充满希望的答案和催人深思的抉择过程,的确带给每个人戳心的一击——

     人死后是会上天堂的,安心吧各位;需要你做的,只是回眸生前的每一天,并作出选择。

     听上去很简单是吗?如此直白简单的设定岂不是白瞎了是枝裕和的清奇脑洞和带梗功力。

     事实上,故事里的每一个往生者,都纠结、犹豫、摇摆、怅惘——一生太长难以抉择,岁月太短乏善可陈,因为平庸而忽视温暖的细节,背负太多却搞丢了珍贵的经历……

    

     这其中最戳心的,是男主望月。

     望月真的很爱抬头看月亮,清瘦,眉宇间是超越年纪的淡然。

     他是“天堂中转站”的工作人员,是的,死后还要工作,正如每一个起早贪黑的生前。

     这大概是一个细思恐极的细节,然而望月背后的故事却给出了一个答案——如果没能在“天堂中转站”的逗留期间选出最幸福的生前记忆,就会作为工作人员滞留在这里。

     一种惩罚?抑或是意味深长的暗示?电影在情节的推进中给出了答案。

    

     望月在又一拨往生者中遇到了渡边,难以作出抉择的渡边在望月的帮助下成功回忆起和已过世的妻子的点滴——年轻时的初遇,平淡如水的静默中年,还有公园长椅上的暖心承诺。

     而望月,也意外地在一盘盘渡边和妻子的人生录影带中发现了一张熟悉的脸。

     原来,眼前的这位渡边,正是望月死前恋人后来的丈夫。

    

     善良而隐忍的望月没有向渡边和盘托出,只是说他自己其实也难以在生前回忆中做出抉择。

     然而另一个真相是,在多年前的战争中死去的望月,虽然保持着青春的面容,但其实已经在“天堂中转站”徘徊了半个世纪。

     渡边受到启发,选择了和妻子的珍贵回忆,而望月却在已经存档的往生者档案中,发现了又一个戳心的秘密——

     三年前去世的生前恋人、渡边的妻子,选择了和望月静坐于公园长椅的回忆。

    

     渡边选择了她,她却选择了望月,而望月,仍然没有作出选择。

     在原本就奇妙的“天堂中转站”,三个人完成了奇妙的交汇。

    

     望月为什么难以选择记忆,影片没有交代,只是从影片中一个同样英年早逝并拒绝做出选择的少年身上,我们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他半吊子的作风暗示了少年短暂的一生乏善可陈。

     望月不是半吊子,但他20几岁的生命在战争中像樱花般猝然而逝,谈了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打了一场算不上正义的战争,回首往事,他难道不会因虚度年华而充满怨念?

     影片中有一个小细节,是枝裕和用惯常的温馨笔触,花了很大篇幅表现“天堂中转站”的工作人员们是如何为往生者拍摄、再现珍贵回忆的——

     他们用棉花代替天上的云朵,为一位老飞行员再现他“驾着飞机,白云从机身旁掠过”的回忆;

     找来一位小女孩,教她跳舞,为一位老奶奶再现她小时候穿着哥哥买来的红裙子为哥哥跳舞的回忆……

     深受震动的望月看着眼前这一幕,发现原来我是可以让别人幸福的,我的短暂的一生不算碌碌无为,也没有年华虚度。

     于是,他选择了中转站里的回忆,作为他在过往的岁月中最为珍贵的记忆。

     就在这一瞬间,望月消失不见,在帮助无数人回顾幸福、选择幸福、重温幸福之后,他自己也终于拥有了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可以感受到的幸福,他去到了天堂,不带任何遗憾。

    

     故事在这里作结,画面变暗,音乐响起,介绍工作人员的字幕缓缓升起。

     恍惚间,竟有种错觉——荧幕上显现的电影工作人员,就如同“天堂中转站”的工作人员,故事中有现实的光影,现实里浸透故事的浪漫。

    

     现实世界里到底有没有天堂,不重要,到底能不能凭借对幸福回忆的选择登上去往极乐世界的天梯,也不重要。

     从这几个“困”在中转站里的人的故事里,有的人读出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发问:我幸福过吗?我是否曾经使别人幸福?我存在过的证据是什么?

     有的人获得了坚强前行的力量: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笃定过往所经历的、向往未来将面对的。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仍然是,从现在起,我会常常问自己:迄今为止,我这一生,最幸福的瞬间是什么?

    

     目前为止,你最幸福的回忆是什么?

    

    

     LinkedIn正在招聘新媒体运营实习生!在微信后台回复关键词“招聘”,即可了解我们最近的职位信息。

     LinkedIn欢迎你的加入!~~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周过年。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17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LinkedIn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